让读书成为习惯 让书香伴我前行——《书润朝夕 阅见未来》主题阅读培训会有感

东城岳彩丽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读书能启迪人的智慧,因为书中有精神粮食;读书能使人明理,因为文章是哲理的经络;读书能给人带来财富,因为书中自有黄金屋。为了培养教师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倡导从阅读中汲取知识,从阅读中提升个人素养,2023年4月3日下午,我们东城小学一行15人奔赴凌源中学,参加凌源市教育局主办的《书润朝夕 阅见未来》主题阅读培训会。</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会上,江西省金太阳教育科学研究所金牌讲师徐芝英老师以《书润朝夕 阅见未来——书卷多情似故人 晨昏忧乐每相亲》为主题,分如下四个部分展开讲座:</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明晰导向,力推阅读;</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二)立足课堂,延伸阅读;</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三)与生共情,激趣阅读;</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四)阅见未来,浸润阅读。</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讲述过程中,徐老师以自身真实的教学经历、丰富的教学案例为依托,深入浅出,引人入胜。</p> <p class="ql-block"><b>一、导向阅读</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变聪明的最好方法,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讲座伊始,徐老师由新疆棉花事件为切入点,强调读书乃修身之道。同时她以中考为导向,以中考题目为案例,提出阅读对于正处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来说的重要性。除此之外,徐老师分享了女儿背诵《诗经•芣苢》的故事,给讲座增添了不少趣味。由此得出:教学过程中,我们要与学生一起阅读,与学生一起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加强学生的学法指导的同时,让学生掌握阅读的有效方法,而且教学中要注重课堂内外相结合,聚焦学生学习思维的发展,如此能聚沙成塔,知时政要闻、结乡土情结、扬传统文化、植立德树人。</p> <p class="ql-block"><b>二、延伸阅读</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紧接着徐老师给我们介绍了她的具体做法:每接手一个班级,她都会要求学生去准备五个本子:名言警句本、名著阅读本、观影有感本、乡土掠影本、古诗词摘录本。然后通过这五个方面扩展学生阅读的范围。例如:早读时间朗读背诵文本好词;课前三分钟时给全班分享名言警句;利用黑板报、或者课间唱歌的方式演绎诗词摘录;在阅读课上让学生通过各种方式分享素材积累和名著阅读。系列的讲解过后,我们不难发现,徐老师在推进阅读的时候,利用的都是碎片化的时间,而且她的方法也是我们经常在用的:比如课前演讲,好词好句摘录、读后感等等。</p> <p class="ql-block"><b>三、激趣阅读</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是教学过程中如何让学生自主产生阅读欲望?讲座中,徐老师从说文解字的角度形象生动地解读了“阅读”这两个字的深刻内涵:“阅”抓习惯,即用好便利贴,制定每日计划;“读”开口读(老师伴读 学生表演、演唱、经典诵读、配音秀、配乐读)。看似很简单,但实施起来却是要坚持,在系列活动的开展中,徐老师带领学生从“课内阅读”延伸至“课外阅读”,这也让我们真正品味到了阅读的魅力。同时,她分享了“一日一记”“摘录”“读后感”“唱诗歌”“演名著”等一些实用的、具有可操作性的评价方法,并针对老师们关注的“如何协调课后作业与课外阅读的时间分配”等问题,提出了明确、具体的解决方案。例如:在阅读完一首诗或者一首词,她会让学生就阅读的内容画一幅画;或者用吟唱的方式将诗歌吟咏出来;有时,她还会给学生布置书签的任务,当一枚枚精美的书签悬挂在窗栏之上时,我想学生们自豪的心情溢于言表了吧。而每每与此,徐老师从不吝啬给孩子们赞美,不但有糖果、零食这些物质上的奖励,更有精神的慰藉。在她分享学生一日一记的时候,我看见满是爱与鼓励的评语,“好萌的小胖啊!”“小胖,我也觉得你的父亲一定很爱很爱你……”“小胖,你的努力,你的上进就是对父母最好的回报。加油!加油!加油!”……一句句暖心的话语不是评价更像是聊天,写出了作为老师、作为大朋友看到日记后的心里话;那一颗爱心、一个棒棒糖……诸如此类的表情包也正表达着一个大朋友的细心关怀。</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想作为徐老师的学生是幸运的,也是幸福的,因为在徐老师的眼中,学生所说的话可以有人倾听,可以得到肯定。也难怪他们班的孩子对于作文是不抗拒的,甚至有的学生的作文本一个学期可以用掉20本、24本。当然,要求学生读的书,徐老师自己也在读,她说:“不要用自己的经验代替孩子的阅读体验。”要想和孩子在同一频道上,我们需要做双向奔赴,同时她的独家阅读方法也正悄然来临:养少时之习,创开口之言,启个性之言,开启智之门,铸春耕之犁。这25字箴言无一不在践行着培根铸魂的重要性!</p> <p class="ql-block"><b>四、浸润阅读</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人生没有白走的路,人生没有白读的书。你读过的书,会悄悄帮你擦去脸上的无知和肤浅……”在这里,徐老师例举了多个因读书而改变的名人,同时徐老师也分享了阅读带给她的益处,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作为老师,我们要广泛涉猎,更要有选择的去读书。俗话说:经师易为,人师难为。作为一线教师,我们要从教的角色转变为学的角色,我们不但要去读关于课堂教学的书籍,也要去读情绪管理的书籍、如何和孩子们沟通等等书籍,因为读好这些书我们才能更加从容地去和青春期的孩子相处。此外,我们还要善于变身,变成大河奔腾不息,变成春雨润物无声;变成普罗米修斯引燃火种;变成农人灌溉生命……因为我们是和学生一起学习成长的共同体,所以我们担负的使命更为重大。</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读经典之书,树有德之人;享阅读之乐,养浩然之气。短短两个多小时的讲座在徐老师行云流水般的语调中娓娓道来,使每个与会的教师如沐春风,豁然开朗。这也让我忆及自己的读书时光,因为年少,我对陆游、唐婉的《钗头凤》而心怀感伤,也曾为杜甫的《登高》那豁达的胸怀而心生感慨。因为席慕容的《一棵开花的树》心生欢喜,也曾为她的《做最好的自己》而信心满满。</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说实话,以往的自己总会徜徉于散文优美的意境之中,留恋诗句的豪情奔放、婉约清丽,却不曾关注理论,不过今天的阅读培训会如同给我当头棒喝,因为没有理论支撑的实践是苍白无力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今后,我将以学习作为自己最有福的状态,不仅读让自己怦然心动的散文、诗歌,更要关注理论,用读书所得去生活,用生活所感去读书,让读书成为习惯,让书香伴我前行!</p> <p class="ql-block">撰稿:岳彩丽</p><p class="ql-block">摄影:岳彩丽</p><p class="ql-block">审核:杨丽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