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在“双减”背景下,为落实“信息技术2.0项目”校本教研与校本培训计划,发挥骨干教师示范带头作用,搭建锻炼成才、展示自我的舞台,促进教师深入学习“自学•议论•引导 ”法、“情境教学”法,重研究、多交流,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业务能力,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兰州市第四十五中学在3月13日至4月7日在五楼报告厅举行了“学科与信息技术2.0相融合”中坚骨干教师教学基本功说课比赛。</p> <p class="ql-block"> 第一阶段共有八位教师进行说课比赛。说课教师及说课内容分别为:刘莉老师的《简单的轴对称图形——线段》、<span style="font-size:18px;">李翠芳老师的</span>《圆柱的表面积》、郝琼老师的《用科学计数法表示较小的数》、<span style="font-size:18px;">郑丽老师的</span>《第一单元B部分Let’talk》、张亚娟老师的《古代诗歌阅读策略》、<span style="font-size:18px;">徐峰峰老师的</span>《三角形的面积》、牟丽蓉老师的《How can we become a good learner?》、<span style="font-size:18px;">李岩老师的</span>《人体的血液循环》。</p> <p class="ql-block">刘莉老师的《简单的轴对称图形——线段》。</p> <p class="ql-block"> 刘莉老师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简单的轴对称图形——线段》。这节课经历探索简单图形轴对称性的过程,进一步体验轴对称的特征,发展空间观念;探索并了解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有关性质;应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在过程与方法中经历探索线段垂直平分线定义及性质的过程,体会数学活动充满了探索性和挑战性。本节课着重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空间观念,结合教学进行审美教育,让学生充分感知数学美,激发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p> <p class="ql-block">李翠芳老师的《圆柱表面积》。</p> <p class="ql-block"> 李翠芳老师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第二课时《圆柱表面积》。这节课是在学生认识了圆柱的基本特征的基础上教学的,进而让学生理解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含义,掌握圆柱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一些简单实际问题:初步学会运用“观察、比较、分析、抽象、判断、概括、推理”等方法获得知识的能力;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操作,观察、比较、推理、归纳等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从而获得成功的喜悦,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p> <p class="ql-block">郝琼老师的《用科学计数法表示较小的数》</p> <p class="ql-block"> 郝琼老师说课的内容是《用科学计数法表示较小的数》是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第二章第三节第二课时。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是建立在学生是数学学习活动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教育理念上的。整节课让学生合作学习,共同探索、共同研究,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小的数》从教学内容上看是非常枯燥的,在教学过程中老师通过加强了活动教学,在活动中增强了学生的学习积板性,强化了教学目标,因为教学素材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减少了学生的学习困难。通过情景创设使新课程成为数学活动的场所,引导学生通过思考、探索、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渗透德育,学会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生动活泼地、自主地、富有个性的学习,使学生的知识技能得到全面发展。</p> <p class="ql-block">郑丽老师的《第一单元B部分Let’talk》</p> <p class="ql-block"> 郑丽老师说课的内容为PEP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B部分Let’talk》,她是以整单元为主题说课的。本节课要求学生能听懂、理解、会读单元核心语言及相关语篇内容;能正确运行比较级书写“四会”单词并能围绕话题如变化的影子、我们身体的不同等完成相关语篇书写,能合作归纳形容词比较级的转变形式,促进记忆与运用;能在恐龙的体型,我们的身体、生活中的趣味事物等主题中准确运用形容词比较级进行对比;能小组合作用完整的语篇总结主题比较结果,并进行汇报;能在单元学习中得到学习兴趣、沟通合作、综合、评价、分析、想象、审美、信息技术运用、敏感等能力和素养的发展。</p> <p class="ql-block">张亚娟老师的《古代诗歌阅读策略》</p> <p class="ql-block"> 张亚娟老师的说课内容是《古代诗歌阅读策略》。她从课标要求、考情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及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环节进行了精彩的说课。她的说课让大家再次体会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的精神遗产,展现了前人的生活态度、思维方式和价值追求,是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是五千年文明史中蕴含的正能量。在浩如烟海的经、史、子、集中,诗词就是我们触摸前人心跳和脉搏的途径。阅读诗歌可以陶冶情操,鉴赏诗歌可以提升自身修养。本节课她教会了学生如何能读懂灿若星河的诗词?如何鉴赏诗歌呢?</p> <p class="ql-block">徐峰峰老师的《三角形的面积》</p> <p class="ql-block"> 徐峰峰老师说课的内容是《三角形的面积》,本节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多边形的面积” 中的第二课时内容。在本节课使学生经历操作、观察、讨论、归纳等数学活动,通过图形的拼摆,渗透图形转化的数学思考方法,在活动中探索、学习和解决实际问题情感目标体验成功的乐趣,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锻炼意志力,建立自信心,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渗透转化的思想,培养了学生积极动脑思考的学习习惯。</p> <p class="ql-block">牟丽蓉老师的《How can we become a good learner?》</p> <p class="ql-block"> 牟丽蓉老师的《How can we become a good learner?》。本节课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需求为目标来开展。首先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导入,在教学过程中对知识的重点难点创新的突破点,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过渡语,对学生做出的合理赞赏的评价语等;强调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形成一种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开展的过程。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促进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p> <p class="ql-block">李岩老师的《人体的血液循环》。</p> <p class="ql-block"> 李岩老师的说课内容是《人体的血液循环》,本节课是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第10章第2节的内容,归属于《新课程标准 (2022) ,第五个学习主题人体生理与健康,第五个大概念“人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各系统协调统,共同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下的第二个重要概念,共有2个次位概念。根据新课程标准,本节课教学主要内容为“5.2.1 血液循环系统包括心脏、血管和血液”。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学习了血浆、血细胞、血型等知识,为本节课继续学习血管、心脏的结构和功能等知识做了铺垫。同时,本节课内容也是下节课教学内容«人体的血液循环»的重要基础。本节课通过描述动脉血管、静脉血管和毛细血管的结构和功能,比较心脏四腔结构特征和功能,初步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念;引导学生完成本节课学习内容的思维导图,锻炼学生运用比较和分类、归纳和演绎、抽象和概括、分析和综合等思维方法认识事物的能力;最后播放“最贵是健康”歌曲,为学生渗透健康生活的态度价值观。</p> <p class="ql-block"> 所有参赛教师立足“双减”精神要求,精心准备,以积极饱满的精神状态,结合信息技术进行说课。教学理念贴合新课标要求,学情把握准确,教材处理得当,教法学法灵活,作业设计层次分明,有效地提升了课堂教学效率,推动了教学改革的发展,真正地起到了减负、提质、增效的作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