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江老河床

老骥

2022年初,一则“汉江惊现古河床”的消息不胫而走,引得众多市民、游客和摄影爱好者前往古河床游玩、拍摄。 古河床位于汉江桥闸向东大约两公里处,东西向长约800米、南北宽约200米,东西走向沿水流方向平行排列,其中沟壑均匀分布,河心处凹槽最深达2米。古河床主体呈黄褐色,少量呈青灰色,远远望去蔚为壮观。 据专家介绍,除因枯水期汉江水位下降致使古河床显露以外,与上年夏秋季节的洪峰过境及桥闸提闸放水使淤泥等覆盖物被冲刷掉也有关。 古河床位于冷水河汇入汉江干流的下游,冷水河河道狭窄,汉江河道宽,冷水河汇入汉江后河流流速减慢,河流挟沙能力下降,流水携带的碎屑物质在此处大量沉积。 据网上介绍,河床深槽沿水流方向平行排列,河床深槽是水流侵蚀作用的结果。流水中携带的碎屑物质,在水动力作用下增强了水的侵蚀能力。<br> 深槽景观侧蚀面上部分区域形成上窄下宽的景观,是由于颗粒较大的岩石进入相对低洼地带,并被“囚禁”于这一狭小地带,受流水冲击作用不断向下、向侧面侵蚀而形成。<br>  这就是一个特征非常明显的沉积间断,下部以粗砂和砾石沉积为主,上部沉积粉砂和黏土,这些沉积物质地比较松散,并未固结成岩。<br> 据专家介绍,老河床的形成与汉江水文环境的改变相关。很多年前,汉江水流量较大,可行船,这就意味着河流挟沙能力强,颗粒较大的物质被搬运得距离更远。而近些年来随着水利工程建设等人为因素的干扰,水流量变小,河流挟沙能力减弱,且水库等相对稳定的水环境接纳了更多的泥沙沉积,导致河道的泥沙环境发生变化;此外汉江上游水土流失状况持续好转,这些都是促使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 专家推测:河水不能为古河床的持续沉积作用提供源源不断的原材料,若干年后,古河床可能会因为沉积速度赶不上大自然的侵蚀而消失。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给我们带来了绝佳美景,科学的解读可以帮助我们理解、预测自然现象的形成及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