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幼儿生活自理能力</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是幼儿独立性发展的第一步,</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它不仅能够促进幼儿自信心,</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又能为幼儿一生奠定良好的基础。</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呢?</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今天,我们从5个方面说一说</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如何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请家长学会“懒惰”</b></p><p class="ql-block"> 很多家长会觉得带孩子太累,吃饭穿衣样样都得自己来,其实只要家长学着“懒惰”一点,很多事情让孩子自己学着做,放手让他们尝试,可能会收获意想不到的惊喜哦。</p><p class="ql-block"> 在保障安全的范围内,给孩子动手尝试的机会,成功带来的快乐也可以是双倍,在孩子学习的过程中我们要减少催促,耐心指导,这样孩子成长了,家长也可以省心省力很多。</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请家长学会“坚持”</b></p><p class="ql-block"> 对孩子自理能力的培养不是几天就可以完成的,这需要一个长期持续的练习过程。如果家长不能一以贯之坚持自己的教育方法,那么任何教育都看不到效果。好的习惯需要家园的长期配合才能帮助孩子逐渐形成。所以,请家长坚持同步幼儿园中的常规教育,不要因为宠爱孩子或嫌孩子做事慢就事事包办。</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请家长学会“计划”</b></p><p class="ql-block"> 家长可以帮助孩子制作一份每日作息表,充分利用每天的时间。</p><p class="ql-block"> 每天从起床开始,自己需要完成的事情有:穿衣服、洗漱、入厕、吃饭、整理图书和玩具等,中大班的幼儿除了每天这些基本的自理内容,还可帮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例如:洗手帕、摆碗筷、洗水果、浇花等,家长将这些“小任务”制定到计划之中,孩子既有事情做,自理能力又得到了锻炼,一举两得。</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请家长学会“鼓励”</b></p><p class="ql-block"> 当家长放手让幼儿尝试学会每件事时,请给予他们足够的耐心和鼓励。对成人来说轻而易举的事,孩子可能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掌握,因此我们要顺应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在幼儿自理能力培养的道路上,请不要吝啬自己的“鼓励”,鼓励能够给与孩子更多的信心和勇气!</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请家长学会“畏难”</b></p><p class="ql-block"> 如果家长想让孩子做某件事情的时候,可以适当地表现出“畏难”的样子,装做不能完成的样子,其实这就是给孩子一个锻炼的机会,当孩子帮助家长完成了这件事情的时候,孩子是非常自豪的。例如:当家长收拾好洗干净的衣服,可以对孩子说:宝宝,咱们来个比赛,看谁叠的又快又好,在比赛的过程中,家长若故意的“畏难”放慢速度,孩子就有机会“赢”了家长,其实在这种比赛“畏难”的过程中,家长的“不可能”成就了孩子的“可能”。</p> <p class="ql-block"> 在生活中,我们也可以运用一些儿歌、故事的方式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提高孩子的自我服务。</p><p class="ql-block"> 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能够提升孩子的责任感、自信心以及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孩子今后的发展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亲爱的爸爸妈妈们,大家行动起来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