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一、教材分析<br> 本课是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第四课。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将经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系列实践活动,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节课从"小灯泡不亮”这一问题入手,引导学生分析整理可能造成小灯泡不亮的各种原因,并学习新的方法来检测电路——制作一个电路检测器。<br> 教材主要开展两个活动。<br> 1.分析电路故障的原因有哪些。<br> 2.学做电路检测器,并经历一个检测和完善电路的过程,强调问题解决的技能。</h3> <h3> 二、教学反思 <br> 本课的课件我只做了两张幻灯片,一张呈现题目一张呈现学习目标,整节课几乎全部是投影展示和黑板板书。 <br> 为了上好这节课,在给小组准备材料上着实花了不少时间和心思,我在每个小组的实验材料上都预先<font color="#ed2308">设置了一个</font>故障(故意放了没电的电池,或把不通电的旧导线放上,或把螺丝拧松等)。 <br> 上课一开始我就给每个小组分发了两套组装简易电路的材料,让学生分别组装两个简易电路,既复习了上节课《简易电路》的相关知识,又为本课学习内容奠定了基础。<br></h3> <h3> 很快就有小组发现了故障,并举手找我求助,喊着“老师我们这组电池是不是没电了,给换一节行吗?””老师我们这组的灯座螺丝没拧紧,是不是坏了,您帮忙看看行吗?“有些出乎意料,但我还是帮他们处理了故障。 <br> 于是在巡视的过程中,寻找那些没有找到故障的小组,把其中一个组的两个简易电路放在展台上展示,并询问同学们”为什么这个电路中的小灯泡亮了?”“为什么那个电路中的小灯泡不亮?”引出课题《电路出故障了》,并询问电路出故障的原因可能有哪些?</h3> <h3> 接下来就是小组讨论分析电路出故障的可能原因,我把小组汇报的各种原因分两类(<font color="#ed2308">电路连接问题和元件损坏问题</font>)板书到黑板上,然后让学生思考老师为什么这样分类,应该先解决哪种问题?怎样解决这些问题?<br> 学生们能够很快发现老师把故障原因分成了电路的连接问题和元件的损坏问题,大部分学生都认为应该先处理元件损坏这个问题,有少部分学生认为应该先排除电路连接问题,他们都进行了原因说明。查过相关资料后,我觉得这里可以引导学生从”<font color="#ed2308"><b>先简单后复杂</b></font>“这个角度去考虑解决问题的先后顺序,在不知道是哪个元件损坏的情况下,检查外观电路的连接情况应该是相对简单的问题。</h3> <h3> 在确定电路连接没问题的情况下,然后才是制作电路检测器,用电路检测器挨个检查故障电路中的各个元件,找出故障的原因。</h3> <h3> 我将上节课的简易电路贴黑板上,让学生自学课本简易电路的制作方法,并让两名同学一起到讲台上给大家演示制作过程。学生能够很快制作出电路检测器,并讲解了使用方法,台下的同学们还做了补充,不能用它检验220v家用电路。</h3> <h3> 因为有的小组一开始就把故障解决了,于是我在学生练习使用电路检测器的环节,换了种教学思路,让学生假设“灯座、灯泡、导线”其中一个环节有问题,该如何用电路检测器进行检测。这样,学生们就可以通过动手,掌握用电路检测器检测电路故障的要领。<br> 在检验小灯泡时,从灯座上拧下小灯泡有些费劲,于是有的小组在不用拧下小灯泡的情况下,想到了新方法,将电路检测器的一个检测头伸到灯泡下面,接触灯泡下面的连接点,另一个检测头接触灯泡上面的连接点,这样就可以检测小灯泡的问题了。我对学生的做法进行了表扬肯定,不知道是否科学合理,还希望专家老师们提出建议和指导。</h3> <h3> 排查故障快的小组,四个人做起了游戏,两人一组,互相制造故障,让其他两个人排查故障,感觉这节课时间过得特别快,孩子们都意犹未尽。 <br> 最后拓展环节,给孩子们展示了爱牛的导电灯的使用方法,让孩子们意识到随着科技的发展,科学技术正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h3> <h3> 三、爱牛器材 <br> 本课内容爱牛给我们提供了开关、灯座、电池盒、电池、小灯泡、导线灯等实验材料,操作方便,质量都很好,在给小组制作故障时,都不舍得弄坏,超赞。</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