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狂飙》游江门(四)

行影不离

<p class="ql-block"> 开平碉楼,位于广东省江门市下辖的 开平市 境内,是中国乡土建筑的一个特殊类型,是集防卫、居住和中西建筑艺术于一体的多层塔楼式建筑,其特色是中西合璧的民居,有 古希腊 、古罗马及 伊斯兰 等风格多种。</p> <p class="ql-block"> 2001年6月25日,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2007年6月28日,“开平碉楼与古村落”申请世界文化遗产项目在新西兰第31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获得通过,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35处世界遗产,中国由此诞生了首个华侨文化的世界遗产项目。</p> <p class="ql-block">此行到访凤仪里古村落,又名“女儿村”,是塘口镇四九村委会下属一条自然村,已经有400多年的历史。凤仪里古村落占地面积约500多亩,由碉楼、晒谷场、乡间田野、古井、鱼塘,翠竹环绕等组成,是典型的开平碉楼古村落展示旅游区。</p> <p class="ql-block">开平碉楼大规模兴建的年代,正是中国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过渡的阶段,外来文化对传统文化的冲击方式各不相同。</p> <p class="ql-block">在开平建筑中,汇集了外国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建筑艺术,古希腊的柱廊、古罗马的柱式、拱券和穹窿,欧洲中世纪的哥特式尖拱和伊斯兰风格拱券、欧洲城堡构件、葡式建筑中的骑楼、文艺复兴时期和17世纪欧洲巴洛克风格的建筑等。</p> <p class="ql-block"> 开平碉楼按建筑材料不同可分为钢筋水泥楼、青砖楼、泥楼、石楼等。</p> <p class="ql-block"> 钢筋水泥楼多建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是华侨吸收世界各国建筑不同特点设计建造的。整座碉楼的用料全部用水泥、砂、石子和钢筋建成,建成之后,极为坚固耐用,但由于当时的建筑材料靠国外进口,造价较高,为节省材料,也有的在内面的楼层用木阁组成。</p> <p class="ql-block"> 青砖碉楼包括内泥外青砖、内水泥外青砖和青砖砌筑3种。内泥外青砖。这种碉楼,实际上就是上面说的泥砖楼,不过,它在泥墙外表镶上一层青砖,这样,不但美观,而且可以延长碉楼的使用寿命。内水泥外青砖。这种碉楼的墙,表面看上去是青砖建筑,其实是里、外青砖包皮,中间用少量钢筋和水泥,使楼较为坚固,但又比全部用钢筋水泥省钱,且保持美观的特点。青砖楼。全部用青砖砌成,比较经济、美观、耐用,适应南方雨水多的特点。</p> <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 碉楼按功能不同可分为众楼、居楼、更楼等,其中居楼最多。  </p> <p class="ql-block">众楼建在村后,由全村人家或若干户人家集资共同兴建,每户分房一间,为临时躲避土匪或洪水使用。其造型封闭、简单,外部的装饰少防卫性强。在三类碉楼中,众楼出现最早,现存473座,约占开平碉楼的26﹪。 </p> <p class="ql-block">居楼也多建在村后,由富有人家独资建造,它很好地结合了碉楼的防卫和居住两大功能,楼体高大,空间较为开敞,生活设施比较完善,起居方便。居楼的造型比较多样,美观大方,外部装饰性强,在满足防御功能的基础上,追求建筑的形式美,往往成为村落的标志。居楼数量最多,现存1149座,在开平碉楼中约占62%。 </p> <p class="ql-block">更楼主要建在村口或村外山岗、河岸,高耸挺立,视野开阔,多配有探照灯和报警器,便于提前发现匪情,向各村预警,是周边村落联防需要的产物。更楼出现时间最晚,现存221座,约占开平碉楼的12%</p> <p class="ql-block">国内一些沿海沿江大城市的西式建筑,主要是被动接受的舶来品,而以开平为中心出现的碉楼群,则是中国乡村民众主动接受西方建筑艺术并与本土建筑艺术融合的产物。不同的旅居地,不同的审美观,造就了开平碉楼的千姿百态 。</p> <p class="ql-block">开平碉楼是中国社会转型时期不可多得的主动接受外来文化的重要历史文化景观。</p> <p class="ql-block"> 开平碉楼为多层建筑,远远高于一般的民居,便于居高临下地防御。开平碉楼的墙体比普通的民居厚实坚固,不怕匪盗凿墙或火攻,窗户比民居开口小,都有铁栅和窗扇,外设铁板窗门。碉楼上部的四角,一般都建有突出悬挑的全封闭或半封闭的角堡 (俗称“燕子窝”) ,角堡内开设了向前和向下的射击孔,可以居高临下地还击进村之敌。</p> <p class="ql-block">登上楼顶,感受乡村气息,领略田野風光,碉楼、野花、参天古树将景区内各个建筑有机结合,移步换景,景景相连,景在人中,人在景中,让人仿如置身于一幅精美画卷中。</p> <p class="ql-block">开平碉楼融合了中国传统乡村建筑文化与西方建筑文化的独特建筑艺术,成为中国华侨文化的纪念丰碑,体现了中国华侨与民众主动接受西方文化的历程。</p> <p class="ql-block">开平市内,碉楼星罗棋布,城镇农村,举目皆是。少则一村两三座,多则一村十几座,连绵数十公里。鼎盛时期有3000多座开平碉楼,现存1833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