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坛双环亭

暖风

<p class="ql-block">  天坛,在北京市南部,东城区永定门内大街东侧。占地约273万平方米。天坛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清乾隆、光绪时曾重修改建。为明、清两代帝王祭祀皇天、祈五谷丰登之场所。 </p><p class="ql-block"> 清乾隆、光绪时曾重修改建。天坛是圜丘、祈谷两坛的总称,有坛墙两重,形成内外坛,坛墙南方北圆,象征天圆地方。</p> <p class="ql-block">南起永定门,北到钟鼓楼,这条纵贯北京城的中轴线大家绝对不会陌生。前门、紫禁城三大殿、景山,几乎北京城最重要的几大建筑都压在了这条中轴线上。但是,可以明显发现:天坛的位置有点偏,在中轴线往东一点。</p><p class="ql-block"> 要知道,天坛和故宫一样,都是在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的。那会儿的北京城,还没有地坛、日坛、月坛和先农坛,作为北京独一无二的祭祀建筑群,天坛的选址完全可以在故宫附近挑个压着中轴线的显要位置,而不是现在的南二环边上。</p><p class="ql-block"> 那么,作为古代皇帝祭天的神圣场所,天坛这么重要的建筑,为什么偏偏选在了南边,又不建在中轴线上呢?其实,这其中的根源不在于永乐皇帝和天坛的设计者们,而在于天上的太阳。因为按照《易经》的说法,东南方向是皇宫的巳位,是至阳之位,是太阳光线最充足的方位,当然也就是建造祭天之地的最佳场所了。所以天坛就被古人选在了北京城南中轴线靠东一点的位置。</p> <p class="ql-block">  位于天坛公园西北侧有一处名为“双环万寿亭”的景区:双环相套、蓝瓦黄剪边,两个直径近10米的重檐圆亭相互套合。</p><p class="ql-block"> 此双环万寿亭在1976年由中南海迁入天坛公园内。同时由中南海迁入的还有方胜亭及扇面亭等。</p><p class="ql-block"> 据介绍,最初天坛公园整体规划偏向公园功能,由于园内地面相对平整、比较空旷,因此将几个亭子迁入,“也可填补景观空白”。</p><p class="ql-block"> 起初工程师们并不知道亭子的原样及名字。迁过来的时候亭子已经拆卸,天坛公园接收的是亭子的零件。随后,其在北京大学图书馆找到与亭子相关的说明及六张老照片,于是按照设计重新组装。组装后基本保持原貌,只是将连接亭子的游廊延长一倍,达到约110米。双环万寿亭为全国唯一的单体木质双环相套古亭。</p> <p class="ql-block">  双环万寿亭是由一对重檐圆亭套合而成,结构奇特严谨,造型端庄匀称,屋面覆孔雀兰琉璃瓦,色彩明快,为国内古建仅存一例。据传清乾隆六年(公元1741),乾隆皇帝弘历为其母祝贺五十大寿所建。平面形状寓意一对寿桃,亭前台阶形若两个桃尖,取意“和合、吉祥、长寿”之意。</p><p class="ql-block"> 据了解,双环亭、方胜亭及扇面亭三者始建于1741年,距今275年,是乾隆为母亲五十大寿送的礼物。双环亭截面恰似双环相套,又似两只寿桃,取和合、吉祥、长寿之意。</p><p class="ql-block"> 徐志长曾翻阅《三海见闻录》,该书介绍,这组亭子名为海棠亭,因周边曾种植海棠。迁入新址后,双环亭周边也种了海棠。重装此亭时看到一件写着“万寿”的旧零件,加上亭子“双环”的造型,双环万寿亭由此而来。</p> <p class="ql-block">“双环亭”的两个唯一</p><p class="ql-block"> 据介绍,双环亭上檐蓝瓦黄剪边,下檐黄瓦,加上两环相套,内部结构相连。这样的古代建筑在国内是唯一的。它的唯一性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孔雀蓝琉璃瓦黄剪边,下层檐为黄瓦是唯一。另外,两环从内部结构相套,历史上也是唯一。</p><p class="ql-block"> 环绕在周围的“方胜亭”则为方形套方形,在官式建筑中,这种样式也较为少见。</p> <p class="ql-block">  天坛的亭子当中有从别处迁移来的古建,其中百花亭就是其中之一。百花亭在斋宫北百花园内,因亭子以苏式彩画为彩绘装饰,且彩画多绘以花卉兰草而得名。百花亭为黄瓦蓝剪边重檐六角攒尖建筑,黄琉璃宝顶,上檐单翘单昂三踩斗拱,下檐—斗三升交麻叶头斗拱。檐柱间置硬膛坐凳,下置花岗岩台明。铺汉白玉牙石,四面设如意踏跺各2级,环亭都种着黄杨树,每年都剪修枝叶,整齐如墙。</p><p class="ql-block"> 百花亭原建于东城区西总布胡同,为清末重臣李鸿章家祠堂的慈禧太后御碑亭,原为黑琉璃瓦顶。1978年拆迁,选址于天坛百花园,迁建到这里,改为现有瓦色及彩画。</p> <p class="ql-block">  从别处移来的还有扇面亭。扇面亭在双环万寿亭东南,座落于假山之上,亭形状犹如打开的折扇,为飞檐大脊长亭,东南向,3间,灰瓦红柱,一斗三升斗拱,饰以苏式彩绘。扇面亭间有叠石,玲珑剔透,是取于东城区同福夹道原北洋官僚曹汝霖的私邸。石间有松、连翘、榆叶梅诸种花木绿植,有小径绕树穿出。&nbsp;&nbsp;</p><p class="ql-block"> 扇面亭不仅造型耐人欣赏,中国折扇的形象,也让人产生了文人雅士、清风明月的联想。拾级而上登临扇面亭,顿感视线开阔,东可遥望祈年殿,南可俯览百花园,还可近赏双环亭。这里是眺远、俯览、近观的极好去处。它既是景区的景观,更是便于观赏景区内外观景的好去处。</p> <p class="ql-block">百花亭</p><p class="ql-block"> 原建于北京东城李鸿章家庙内,是“慈禧皇太后御碑亭”,1978年迁建于天坛百花园,该亭重檐六角黄琉璃瓦兰剪边,梁、枋彩绘均为花草,定名“百花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