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教师的专业成长离不开环境的熏陶与感染,离不开实践的思考与研究,更离不开专家的引领和指导。“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为了充分发挥名师的专业引领作用,努力提升野鸡坨中学教师的专业素质,2023年3月31日,《迁安教育大讲堂》第二期培训活动如期举行。</b></p> <p class="ql-block"><b> 吴老师的讲座主题是《如何开展有效的集体备课》。集体备课作为教师合作研讨的一种有效形式,对于发挥教师团队精神,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吴老师讲到,要从活动频次、活动地点、活动流程、活动人员、活动内容、管理评价六个维度审视,结合具体课例分析了两种备课体系,力求实现具备硬件配套、操作简明、时间充裕、研讨充分、结合课型、依托资源、监察有力、评价科学的集体备课制度。这为我们怎样集体备课提供清晰的目标和明确的方法。</b></p> <p class="ql-block"><b> 吴老师直接了当的提出了当前集体备课所存在的七个问题:</b></p><p class="ql-block"><b>一、时间不足。</b></p><p class="ql-block"><b>二、流程不科学。</b></p><p class="ql-block"><b>三、缺少整体规划。</b></p><p class="ql-block"><b>四、教师说课和说题能力不足。</b></p><p class="ql-block"><b>五、缺少行政参与和督导。</b></p><p class="ql-block"><b>六、备课组长的专业素养和管理能力不高。</b></p><p class="ql-block"><b><span class="ql-cursor"></span>七、缺少教学研究资源的支持。</b></p> <p class="ql-block"><b> 我们所追求的集体备课应当有完善的硬件配套,有具体完善的制度保障;学校应该安排好充裕的时间来进行集体备课,给老师们充分研讨的时间;老师们应结合课型,充分利用教育资源,高效的进行集体备课,并把备课中提出的教学方法应用于实践,重在落实;同时学校对于集体备课也应做到监察有力,科学评价。</b></p> <p class="ql-block"><b> 最后,吴老师指出要挣脱传统的思维,要构建创新的教学研究体系。并寄语大家,只有教师进行有深度的研究、有深度的备课,学生才能进行有深度的学习。</b></p><p class="ql-block"><b> 吴江林老师的讲座让教师们如沐春风,受益匪浅,意犹未尽。我校将继续组织教师们参加此类培训活动,助力教师专业成长,推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提质提效再上新台阶。</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