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河南支边青年: 六 (17)</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作者: 陈付山</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转战煤海盗天火 扎根矿山为潞安</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一九六二年,在国民经济大调整中,潞安矿务局在建的宋村、五阳、王庄几对矿井,均属于前苏联专家参与援建的项目。前苏联对华援建项目停止工作,陆续撤走了他们的专家,使潞安在建的几对矿井和煤炭工业生产遭受了不同程度的影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一九六二年五月二十六日潞安矿务局党委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精简职工和减少城镇人口的决定》,和山西省委制定的《关于减少职工和城镇人口的宣传要点》精神,部署了全局的精简工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潞安矿务局在执行“六二压”政策,被精简压缩的主要对象为:一是从一九五八年以来参加工作的来自农村的新职工;二是针对前苏联专家援建项目出现缓建或停建的宋村、王庄、五阳、机厂这几个单位,进行人员精简压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潞安矿务局从五月三十一日,在全局范围内开始了精简工作,截止六月十四日全局精简工作完成,共精简职工1067人;其中工人1044名、干部23名。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一九六二年,机厂、五阳这两个单位,受“六二压”影响较大,“河南支边青年”约有六百人被压缩下来,其中约有二百五十人被迫取消公职,放弃工作,回到原籍河南省虞城县的老家务农去了。剩下的约有三百五十名女职工,被迫取消公职,放弃工作,留在了潞安随丈夫成了家属。</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一九六二年,石圪节、漳村两矿属于生产矿井,在此上班的“河南支边青年”受“六二压”影响不是太大,压缩了约有10人左右,他们被迫取消公职,放弃工作,回到原籍河南老家务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一九六二年,潞安矿务局建井二处,在宋村参与建井的“河南支边青年”约三百人,随建井二处一起被调到山西省的阳泉矿务局,被分流后从此定居在了阳泉矿务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一九六二年三月王庄矿井停建,在这里有八百多名支边青年,对愿意从事下井工作的一部分人员,分流到矿务局内部其他几个生产矿井,女职工基本要求是全部辞职,愿意回原籍的给予一次性生活补助,不愿意回原籍的随丈夫做随矿家属。</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一九六三年七月,潞安矿务局决定走自力更生道路,不等不靠,挖潜内部技术力量,依靠自已的人才队伍,在内部组建成立了建井三处和十处两个单位,使王庄矿再次获得上马建设,到一九六六年十二月八日建成投产。至此,潞安矿务局建井三处和十处被国家煤炭部收编,改称为煤炭部第十工程处,在以上两个单位工作的“河南支边青年”,自然划归于煤炭部第十工程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由于人事关系归属煤炭部第十工程处管理,王庄煤矿建成投产,一九六七年一季度内,煤炭工业部要调十处到四川省渡口矿务局(1987年更名为攀枝花市矿务局)参加矿井生产建设,其中约有五百五十人,随煤炭部建井十处调到了渡口矿务局。建井十处在后来的建井生产中流动性较大,被分流的这部分人目前大部分生活在十处的基地河北省武安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六二压”对“河南支边青年”的整体影响较大,被调配到潞安矿务局的二千五百余名“河南支边青年”,经压缩,调入外单位的约有八百五十人,回原籍务农的约有二百六十人,留在潞安当家属的约有三百五十人。经过“六二压”以后,在潞安能够保留住工作岗位的还有约一千零五十人左右,加上留在潞安的家属三百五十人,“河南支边青年”这个群体仍然还有一千四百多人工作生活在潞安矿务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最终剩下的一千四百余名河南支边青年留在潞安继续工作生活,寒来暑往,历经春夏秋冬和时代的变迁,时至今日,已经过去六十个多个年头。这期间,他们在潞安矿务局的各矿、处(厂)亲历了潞安不同时期的建设工作,在潞安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这一批“河南支边青年”及其他们的后裔,每时每刻都以我是“潞安人”为荣,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勤俭办矿”的企业精神,以“艰苦创业,热爱潞安,献身潞安,建设潞安”为己任,为潞安的开发建设,无私地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在这个群体里,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河南人”。他们当中,有担任过矿处级的领导干部;有劳动模范,有先进生产者,也有多人因抢险救灾、或在生产工作中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在不同时期为潞安的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象李昌芝等人,曾担任过政府公职的领导干部,来到潞安后,业务上由原来习惯了行政工作,在转入企业管理后,工作性质和工作环境都发生了改变,一时难以适应煤矿的环境和工作,加上受到“六二压”政策的冲击和影响,一部分人离开了潞安,去了更适合他们工作和生活的地方。(未完,待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注: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