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本手不固,妙手何来</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谈规范议论文的写作</div><br>教学设想:<br><br> 通过高考作文的写作,联系《六国论》的学习,认识规范议论文的写作是高考作文写作的“本手”,从而提高学生对规范议论文写作的学习的自觉性,切实写好规范的议论文。<br><br>导入新课:<br><br> 高考作文题目一出来,网上立即有名家亲自下水,多篇名家下水作文立即疯传,老师也写了一篇下水作文,发布几天,阅读量已破万,点赞无数,同学们也跃跃欲试,彭天旭同学率先成文,在班级群里亮相。随即,班长私发了一段文字给我,并说:“我大体看了一下彭天旭的那篇,他同样也提到了基础和创新,然后我想可能这是一个普遍的立意”。我马上明白了班长的意思,立即回复:“你求稳,不要想着创新”“练好本手,方有妙手”。当天晚上,班长即交出了一篇比较规范且有亮点的高考作文。想必同学们都已经阅读过了吧。而且,这几天,只要稍有点上心的同学,我相信也一定阅读过我的下水作文,还读过不少网上疯传的下水作文吧。你们说说,在你读过的作文中,你最喜欢谁写的下水作文呢<br><br>交流分享:<br><br>1.请几个同学谈谈假期里读过的高考作文下水文,说说自己的感受。<br><br>2.老师的作文写得怎么样?有这样一些点评,不妨与大家分享:<br><br>“敢写高考下水作文者,都不是一般的牛”——湘乡市教研室语文教研员吴丽老师<br><br>“是我今天看过的下水文中顶好的一篇”——湖南师大文学院周敏教授<br><br>“您去年和今年的下水作文,审题立意和联系现实发表看法都处理得非常好!另外,文采斐然!”——湘潭县四中高级语文老师彭君早老师<br><br>“黄老师,你真妙手也,引经据典,都说到点子上,知识面非常广,高人一出手,横竖都妙手!”——退休教师何世成老师<br><br>“@黄老师 您的文章比这几篇作文好多了”(学习强国中推荐的同题作文)——白田文联群网友<br><br>“有幸拜读!明天晚上我将在我的班级群,以语音条的方式,从初一学生的角度和视野学习您的大作!”——东台中学彭英奇老师<br><br>“我在逐字逐句学习,推敲,并推荐给了明年高考的孙子和正准备考研的孙女。”“今天,我未干别的事,全部精力和时间都在看湖南高考作文范文(十来篇)。老朽并无夸耀翼新老师之意,还真是翼新老师的‘艺高一筹’。特别是语言精炼、结构严谨见长。有的看一遍便不想看了,而黄师的读几遍还想读。”——新苗中学退休教师刘国良老师<br><br>“@黄翼新 拜读黄大师下水作文,虽理工男不能品味其妙,亦觉立意高,结构严,语言精,读了几遍仍不释卷。躬耕35载,仍如少年郎文思泉涌,写出如许佳作,真才子!”“把文章打印出来了,让我班学生学习,亦作班会内容。班会主题:本手不固,妙手何来@黄翼新 ”——湘乡一中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高二年级组长陈建良老师<br><br>“我已拜读欣赏,并在局机关干部群中推介”——湘潭市教育局民教科刘汗青科长<br><br>“立意高远,文辞典雅,气韵足而论据备,形象具而致臻远!”——双峰文联主席、著名作家阳剑先生<br><br>评黄老师的高考作文——红河谷艺术交流群群主 马明<br><br>见笑了,冒昧了@黄老师<br><br>黄老师写的“高考作文”《本手不固,妙手何来》,当属立论型论说文。其论点鲜明、准确。反问句标题“本手不固,妙手何来”即为本文论点。<br><br>为让论点“立”起来,作者枚举古今名人或公众人物的典型事例做论据,论据真实、典型:通过反问、设喻、正反对比、排比等论证手法,达成论证目的。<br><br>全文采用文言文写作,语文功底深厚。全文无诘诎聱牙语句,也无晦涩难懂之处。<br><br>文中除“从此”一词似可再推敲外,其余,请作者收下我的膝盖!(“袁隆平一着妙手使水稻杂交,从此国人无饥”)<br><br>我给的评分:满分(不减1分?不减,考场作文评分里有相关规定,允许这样给分:何况还有另外两位阅卷教师)<br><br>下水作文:<br><br>本手不固,妙手何来<br><br>湘乡市东山学校语文备课组长 黄翼新<br><br>本手者,合乎棋理正法之谓也;下棋之精妙者,则谓之妙手也。吾尝闻有学棋者,热衷于追求精妙之法,终不得焉,犹画虎反类犬者也。岂不闻,本手不固,妙手何来?<br><br> 万丈高楼平地起,三尺之台起于垒土,建高楼者均知打好“基础”之重要,故自古至今,因基础不牢而倒塌之楼宇鲜有闻者。然于人生之道,本手不固,即求妙手者,屡见不鲜矣。<br><br> 君应知纸上谈兵之赵括、大言不惭之马谡者,用兵之正道不守,奇兵之“妙法”唯求,致长平惨败、街亭失守,终惹杀身之祸,此为祸之极矣。<br><br> 至于频遭国人嘲骂之国足者,脚下功夫不加苦练,而求冲出亚洲走向世界,可赛场无情,根基不稳,欲求妙手岂可得乎?<br><br> 余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本也。天下大道,莫不如此。本手不固,妙手何来?<br><br> 昔康肃之怪卖油翁者,不知射箭本领无他,惟手熟而已。手熟之功,非遵循正道而苦练达成乎?<br><br> 若无“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苦吟,又何来如他诗赞李白“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杜甫?若无一画三年水珠浪花的苦练,又何来美术史上“吴带当风”的吴道子?若无“头悬梁,锥刺股”的苦读,又何来身执六国相印的苏秦?无论何人何业,若要有令世人惊羡之妙手,必是于其道得正法然后方可求也。<br><br> 人生如棋,本手不固,妙手难求。<br><br> 袁隆平一着妙手使水稻杂交,从此国人无饥,世界粮荒因之缓解,何也?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田间地头,锤炼杂交水稻之“本手”也。<br><br> 屠呦呦一着妙手提取青蒿素,从此告别疟疾,西方因之不敢小觑中医药,何也?千百方药精选,无以数计实验,缘于正道,所以出妙。<br><br> 学习者,求道也。众妙之门,唯在基础。观今学子,各科资料堆积如山,各种“妙招”“技法”“秘籍”唯恐不全,各种刷题唯恐不多,而成绩难有提高者,比比皆是,何也?不重书本之基础者也。须知本手不固,妙手何来?人生路漫漫,我等正处于学习固本之时,惟埋头苦读,钻研教材,方可举一反三,一通百通也。诸君信之乎?<br><br>欣赏示范:<br><br> 老师的“下水作文”示范的就是考场规范议论文的写作。规范的议论文我们不妨参照刚刚学过的《六国论》:<br><br>开篇提出中心论点: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br><br>接着从“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两个方面论证中心论点。<br><br>最后总结六国灭亡原因,并借古讽今,警告宋统治者勿蹈六国灭亡的覆辙。<br><br>老师的“下水作文”到底示范了什么?<br><br>1.标题:关键词语添加法。抓住关键词:“本手”“妙手”“俗手”。若有两个分句,则使用整齐句式。恰当使用修辞手法,如反问。“本手不固,妙手何来?”<br><br>2.结构:<br><br>(1)开篇点题;中间反复点题;结尾点题。(逐个查看点题句:点标题、点关键词、点主题)<br><br>(2)材料作文“引——议——联——结”的规范结构。(逐段明晰结构呈现)<br><br>(3)议论顺序:自然之道——人生之道——学习之道;先反后正;先古后今;先议后联。(逐段明晰结构呈现)<br><br>3.语言:<br><br>(1)句式灵活多变。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判断句、反问句;直引句、间引句、活引句、仿拟句;整散句、长短句;由因及果句、由果溯因句;……<br><br>(2)使用古白话写作,语言更胜一筹。句式既统一又多变,形成强烈的节奏感。古白话是考场作文中非常受欢迎的一种语言,特别能锤炼我们的语言能力哦!<br><br>(3)用词精当,特别善于运用关联词,副词等,文句精练,富有表现力。<br><br>4.材料:<br><br>(1)材料从哪里来?从学过的课文中来、从读过的书报中来、从熟悉的经典中来、从时事热点新闻中来……<br><br>(2)材料怎么使用?分类整理(正反、古今、门类、行业、中外、详略、单独与综合……<br><br>(3)材料怎么做到丰富?材料的数量、材料的详略、材料涉及到的面……<br><br>课堂总结:<br><br> 一篇作文,能从以上四个方面做好,就一定是一篇“优秀作文”了。今天我们通过对老师写作的高考下水作文分析欣赏,知道了规范的议论文——“本手”练好了,就能获得阅卷老师的好评,成为写作“妙手”。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议论文习作中,多向经典学习,力求使自己的文章合乎“规范”,这样坚持下去,相信同学们一定会个个成为写作妙手的。<br><br>下课。<br><br><br><br>欢迎转发!敬请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