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柳依依折不尽

子溪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母亲离开后的第一个清明节,碰上闰二月。老一辈的人认为,闰二月是虚无的,故有“闰月无月”、“地下无闰月”的说法,这个时间上坟,故去的亲人无法收到,因此有了“闰月清明不上坟”的讲究。这些我曾听母亲讲过。不过,祭拜是传承孝道寄托哀思,只要有心,任何时间都可以上坟。查到清明当天天气不好,我便和妻在四月的第一天回老家了。</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路上妻发了个朋友圈:“一年一清明,一岁一追思,几回回梦里执手泪涟涟。一半是遇见,一半是怀念,愿天堂有梦两世相安。” 不一会儿有朋友回复:“儿孙无恙,北湖水涨,依然梦里故时样:木雕廊,矮篱墙。 桃花似旧枝头放,故事从头柳树讲:春,一柱香、秋,一树香。” 值此时节,炎黄子孙情感更相通。</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很多事情,才开始有胆量回忆。</p><p class="ql-block">母亲下葬那天,我扛幡引棺把母亲送到墓地,确定了棺椁朝向以后,作为长子,我被安排在墓坑的四角各抓一把黄土,用衣襟包着带回母亲生前住的院子,撒在四角,给母亲的魂魄引路。带土回家的路上,不能回头,不能与人交谈。为了不让母亲的迷路,我认真地遵从了这些“讲究”,所以直到母亲头七上坟,我才真正见到坟墓的模样。</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母亲的坟墓坐落在一片芦笋地中,芦笋和文竹是亲戚,文竹英文直译就是芦笋蕨。芦笋长大了,就是一棵放大版的文竹,只是欠缺一点文竹秀美。即便如此,大片的芦笋依然能给人宁静致远的感觉。祭拜完回去的路上,见一片菜地,很多玉蝶于其中自由的上下翻飞。头七的缘故,我想:7是一个充满灵性与自由的数字,母亲有一颗自由的灵魂,希望在这样的环境中,母亲能够得以安息。</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柳枝寄情。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弟弟把新柳插在坟上,摆好花环,我拿起铁锹添土。妻则摆好贡品,烧起了纸钱。她边烧纸钱,边絮絮叨叨汇报家中近况,儿女的平安。最近一段时间她总是梦见我母亲,于是又询问着老人是否还有所挂念……这大概中国人是清明扫墓惯常内容吧。当然还有很多的不如意是不敢在坟前提及的,怕只怕泉下人听见了,无法安息。</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家里正在盖房子。旁边的青砖青瓦是从老房子上拆下来的,也是母亲用木质架子车一车一车拉土,然后再和泥、制坯、晾晒、筑窑、烧制而成的。主屋和整个院落所需的砖瓦,因为父亲在外地工作,全部落在母亲身上。我在放学以后去帮着扶车、装土。在那个还很爱玩泥巴的年龄,和泥制坯也乐在其中,不过多是用母亲和好的泥巴摔土窝窝,在母亲制好的砖坯上刻画涂鸦,期待看到烧制好以后的形变,不添乱已经不错,别提帮忙。</p><p class="ql-block">制坯的模具有两个箱的,有三个箱的,母亲就是这样或两个或三个的把砖坯磕在地上晾晒,一天下来常常累到连话都不想说。最怕遇到阴雨天,土坯遇水即粉,整摞垮塌,让母亲的心血付诸东流。烧窑请到好的技师自然是运气,请到不好的技师,满窑土坯或者烧制不熟成了豆腐渣,或烧制过火成了琉璃头。遇到这种情况,母亲也是欲哭无泪,自认倒霉。</p><p class="ql-block">母亲得病后,病情迅速恶化,和她年轻时候过度透支体力、伤了元气有着莫大的关系。</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家里人口增多后,盖新房成了母亲最牵挂的事情。曾经那么多的房子都由她一手而起,所以她总认为盖房子就是下个决心的事情。但是她的那两个拖延症的儿子,总还认为不到时候,以至于母亲离世也未能见到新房落成。受了刺激的弟弟决定不再外出,一定要把新房盖好,给母亲一个交代。只是不知泉下的母亲还能否知晓,能否感应。</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家里的大黑——一条母亲养了十几年的狼狗——见到我依然激动,摇尾吠叫,只有抚摸它的头才能让它平静。耳边似乎传来一声:摸摸小狗头啊,一生不发愁啊。那是母亲的声音。前年大黑被偷狗贼砍伤后腿,逃回家时皮肉外翻好不可怜。确定伤势来源之后,母亲说了一声”作孽呀”,便去给大黑上药,药物刺激,大黑吃痛,转头咬了母亲的手背。母亲只用一句”它也疼啊”,便原谅了所有的”背叛”。我要感谢大黑,近十几年它陪伴母亲的日子远远多过我们一众子女。</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大白们——三只母亲养了许多年的大鹅——很悠然的在院子里踱着步子,很难想象它们三个愣是把我带回老家的柯基多多欺负的无处可钻。”你们还是把多多带走吧”,母亲可舍不得训斥大白。我要感谢大白,以往每次回家母亲总要我带走新鲜的鹅蛋,如今父亲和弟弟一家也这么做,让我觉得依然徜徉在母亲的恩泽里边。</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小羊咩咩长高了很多,也多了一些稳重,不再像小时那般蹦跳连连。去年它出生的时候身体最弱,吃奶的时候总是争不过它那些强壮的兄弟,母亲买来了奶粉和奶瓶,在咩咩吃不上母乳的时候给它单独加餐。我要感谢小羊咩咩,孙子孙女不在身边,咩咩享受着母亲转移过来最真的关爱,也让母亲不觉孤单。</p><p class="ql-block">画面历历鲜活,现实残酷冰冷,毕竟已是天人永隔。触景生情,泪水涟涟。我闭上眼睛,不敢继续遐想。回忆的勇气正在离开,而我,又将选择逃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天有清明雨,</p><p class="ql-block">吾有佳酿醇。</p><p class="ql-block">茫茫来时路,</p><p class="ql-block">欲语向何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清明丝丝雨入魂,</p><p class="ql-block">杨柳依依折不尽。</p><p class="ql-block">哀思缕缕阴阳诉,</p><p class="ql-block">青烟袅袅绕茔坟。</p> 2023年清明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