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清晨,走出窑洞,感觉延安九月初的天气比上海凉爽些。<span class="ql-cursor"></span></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虽是初秋,这里的山山水水还是延续着夏日的盛装,处处绿意盎然,偶有几片或黄或红的藤蔓枝叶点缀其中,告诉我们,这里的秋天已悄悄来临。</b></p> <p class="ql-block">初秋红叶</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延安在我们的心里,就像北京;而宝塔山就是天安门广场,此生定要去朝拜一次,</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沿着石阶登上宝塔山,抬头仰望,宝塔巍峨耸立。从碑文可知,这座宝塔始建于唐代宗年间(766-779年),历朝历代都有修葺或重建。我们现在看见的宝塔是明神宗万历三十六年(1806年)重建的形制,八角九级楼阁式砖塔,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b></p> <p class="ql-block">延安宝塔——岭山寺塔</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站在宝塔山上,俯瞰延安,延河穿城而过。遥望西面的吴起镇,八十多年前的峥嵘岁月又重现眼前......</b></p> <p class="ql-block">长征路线图(网络)</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1935年10月,中央红军由瑞金出发,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到达吴起镇。随后,各路红军会师陕甘宁,红色根据地顿时壮大了起来,延安成了陕甘宁的中心。</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1936年6月至9月,美国记者斯诺在友好人士的帮助下,冲破封锁,骑着骡马,在陕甘宁边区跋山涉水,以自己的视角观察这里的红色政权。他采访了上至毛泽东、周恩来等共产党领导人,下至普通红军战士和农民。根据采访笔记,斯诺用英文撰写了《Red Star Over China》(红星照耀中国),并在伦敦出版,让世界真正了解了苏维埃解放区和红军。随后又译成中文,为了在国统区顺利出版,改名《西行漫记》。</b></p> <p class="ql-block">美国记者<span style="font-size:18px;">埃德加·</span>斯诺(网络)</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当时许多知识分子和有识之士读了《西行漫记》后,社会精英纷纷奔赴延安宝塔山下。宝塔似乎超越了纯粹的佛教建筑,升华为中华民族的时代灯塔。</b></p> <p class="ql-block">斯诺拍摄的红军毛泽东(网络)</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卢沟桥七七事变10个月后,毛泽东在延安作了题为《论持久战》的演讲。毛泽东分析了国内和国际形势,针对敌强我弱的态势,否定了速胜论;又以平型关大捷和台儿庄大捷等战例,否定了亡国论。毛泽东总结了抗日以来的经验,提出持久战,避免大决战,阵地战,用运动战消灭敌人的战略方针。同时告诉四万万同胞:“武器是战争的重要的因素,但不是决定的因素,决定的因素是人不是物。”号召民众:“努力团结一切力量,战胜万恶的日寇。”</b></p> <p class="ql-block">毛泽东演讲《论持久战》(网络)</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宝塔旁亭子里的明代铁制洪钟,也见证了抗日烽火和解放战争。在这里驻足,仿佛听见了悠扬的报时钟声,告诉人们时辰;又仿佛听见了响彻山谷的空袭警报钟声,通知民众,日寇的轰炸机编队来袭,赶紧躲避防空,保存有生力量。抗日战争时期,日军凭借航空部队的优势,对延安实施了17次无差别轰炸,但动摇不了延安和全中国军民的抗日信心。</b></p> <p class="ql-block">明代铁钟</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共同打击下,日本于1945月8月15日无条件投降,抗日战争取得胜利。</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解放战争初期,蒋介石拥兵430万,对解放区实施重点进攻。解放军总兵力127万,而且装备比国军差几个档次,处于绝对劣势。1947年3月,胡宗南进攻延安。根据敌众我寡的形势,毛泽东率党中央撤离延安,转战陕北。我西北野战军在运动战中牵制和消灭国军,同时与东北、中原和华东等战场呼应。至1948年,国共力量发生逆转,解放军开始反攻。在全国战局对国军不利的情况下,胡宗南只能无奈退却,我西北野战军又收复了延安。</b></p> <p class="ql-block">夜色中延安宝塔</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忆昔抚今,思绪跟随中国红色政权从瑞金到延安到西柏坡再到北京,1949年10月1日,天安门广场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新中国成立。中华民族在百年屈辱之后浴火重生,并走上了伟大复兴之路。<span class="ql-cursor"></span></b></p> <p class="ql-block">摩崖石刻:实事求是(延安精神)</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2年9月19日初稿</p><p class="ql-block">2023年4月2日修改并发布于美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