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英荟萃展风采 名师之路促成长 ——杨金花名师工作室参加“名师之路”培训活动纪实

水月儿

<p class="ql-block">   问渠那得清如许?</p><p class="ql-block"> 为有源头活水来。</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题记</b></p> <p class="ql-block">   为落实新课标教育理念,有效推进教学改革,促进“减负提质”目标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更好的发挥。皋兰县杨金花名师工作室、基小芳名师工作室一行人,赴西安参加了第二十四届“名师之路”新课标理念下的小学语文课堂实践探究教学观摩研讨活动,领略了各位名师的风采,深受震撼,真正感受到了语文课堂的魅力所在。</p> <p class="ql-block">   4月1日早上武凤霞老师执教的《古诗三首》,打破了单首诗独立教学的常规模式,把三首诗放在复合的空间进行教学。古诗群文的整合学习,让学生由被动学变为主动的探求,自学能力大大增强,学习兴趣也更加浓厚,从而使古诗教学发挥其独特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   赵志祥老师的《春夜喜雨》给我们带来了一场听觉盛宴。他通过幽默风趣的语言和各种形式的朗读挑战,营造了师生之间活跃的氛围。在学习古诗中感受到生活的乐趣,从而感悟到诗中的乐趣,情趣。最后,拓展延伸,领悟意趣美。教学得法于课内,延伸于课外。赵老师带领孩子们吟唱诗歌,感受到春雨的美好,感受作者的喜悦,让学生从教师的吟唱中得到熏陶。</p> <p class="ql-block">   赵昭老师执教的《田忌赛马》,让学生迸发思维的火花。课上,赵老师从不同维度——“人、马、赛”,来引导学生发散思维。正向梳理“人、马、赛”,逆向思维“赛、马、人”,让“有得必有失、做最好的自己、知己知彼、用人不疑”等思想随风潜入夜般浸润学生心田。他还通过自己丰富的生活体验告诉学生——语文不仅仅是枯燥的文字,更是一种文化,一种情感体验。</p> <p class="ql-block">   张学伟老师的《青山处处埋忠骨》一课。综合运用了多种素材 ,有背景资料补充,有图片冲击,有音乐渲染,指向学生对人物的理解、情感的体验。张老师把一个伟大的家庭、伟大的人物悲壮的付出和爱不着痕迹地表达了出来,学生看到了伟人背后的内心矛盾。学生最真切的感受,都在最后的“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这句诗中。整堂课以词起,以诗结。词之言长,诗之境阔。</p> <p class="ql-block">   姜树华老师的《海上日出》课例,以真实的任务情境、清晰的板块设计和深入的师生互动,展示了新课标理念下教与学方式的转变,实现了教、学、评一体化。学生在“尝、议、品”环环相扣的课堂教学中体验到语言文字的精妙。最后同学们围绕巴金的“我写文章,因为有话要说” ,准确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做到了“人文合一”,真正实现了有意义的深度学习。</p> <p class="ql-block">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追随名师的脚步! 在每一位名师的引领下,教育这条路会越走越亮,越走越宽。我们的学习仍在继续,我们的成长之路将一如既往,我们将继续通过知识的沉淀,不忘初心,努力成长。</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有一种责任叫学习,</p><p class="ql-block"> 有一种学习叫期待,</p><p class="ql-block"> 有一种期待叫成长,</p><p class="ql-block"> 有一种成长叫远方。</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编辑:魏政芸 审稿:杨金花)</p>

名师

学生

教学

新课标

学习

感受

老师

体验

工作室

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