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祭祖】先祖来自阊门

畫趣

<p class="ql-block">忽忽悠悠600年,苏州西北的一个城门名叫“阊门”,对于成千上万的苏北人来说,具有不同寻常的特殊记忆。</p><p class="ql-block">江淮地区无数的先辈们,何以都说自己的“根”在苏州?又为什么扬州、淮安、盐城、泰州的人,把晚上睡觉说成“上苏州”?其实,就是希望能在睡梦中,回到曾经的遥远的故土。有这种说法,苏北人的小脚趾裂开,是阊门移民共同的基因。这种根深蒂固的记忆,就跟山东人所说的祖籍是山西洪洞县“大槐树下”的背景雷同。</p> <p class="ql-block">扬州文化学者黄继林,曾做过梳理,在苏北很多家谱族谱中,都有“先祖来自阊门”或“由苏州迁来”的文字记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纵横数百公里范围内,既然大批苏北人都一口调的声称祖先来自苏州阊门,那也就成了不争的事实。那么,为什么在元末明初,会有大批江南百姓要迁往苏北?那就得从“洪武赶散”说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363年,张士诚以苏州为都城建立政权,自称吴王。后居功自傲,独断专行,亲信佞臣,疏远忠良。而朱元璋的地盘就在他的旁边,以南京为都城。两人各领风骚,争夺地盘,相互攻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到1366年,朱元璋以徐达为大将军,常遇春为副将,率精兵20万强压湖州、嘉兴、杭州等,苏州城被包围。张士诚陷入绝境,被困11个月左右,次年兵败被俘,自缢身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建立明朝。为巩固政权,下令将苏州城内原来支持、拥戴张士诚的士绅商贾没收家产,责令全家迁徙外地垦荒屯田。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洪武赶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张士诚盘踞苏州为王时,得到士绅商贾百姓的拥戴,明军攻打苏州城时,同仇敌忾进行抵抗,致使朱元璋怀恨在心。于是,对张士诚的拥护者惩罚性移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张士诚乐于结交文人,给予知识阶层比较好的待遇,施耐庵、罗贯中都曾效力于张士诚。这些人掌握着话语权,自然会替张士诚歌功颂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相形之下,朱元璋对文人不怎么待见,吟诗作赋都有危险,搞不好还会被砍头,于是文人们难免会怀念张士诚。在这种背景下,从阊门迁往苏北的人大约四十万左右。那阊门又哪来那么多的人去迁移呢,这里面就有个流传的小故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话说,朱元璋打败张士诚后,命刘基将苏州城中的人杀光。刘基跪求说,最好留下一门生灵吧,不然,苏州就成了一座空城。朱元璋觉得也对,但又说,哪门的人少,就留下哪门。刘基说,是阊门。其实,当时苏州八大城门之中,阊门人最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刘基接圣旨后,立即派人偷偷告知苏州府和全城百姓。他们听闻后,连夜紧急逃至阊门。一夜间,阊门人满为患。后来,便从阊门陆续逃离出苏州。路上如若遇有人问及,逃离者都说是阊门的,也就顺顺妥妥蒙混过关。</p> <p class="ql-block">然而,这场阊门大迁移,在苏北、在阊门的上空,不知不觉笼罩了六百多年。文字记载却少得可怜,成了历史的疑云,但传说一直在。苏北一带的人,也就承载了太多的乡愁。</p><p class="ql-block">话得说回头,宏才大略的朱元璋是什么人,只要懂点历史的人都很清楚。如果朱元璋仅仅是要惩罚拥戴张士诚的苏州百姓,就实施如此残暴的大规模移民,理由绝对站不住脚,也没有多少人会相信。其实,朱元璋下令移民,更多的应该是以巩固统治、发展一方经济为目的。</p><p class="ql-block">对于那时候背井离乡的移民们而言,阊门就是曾经在江南的最后一站,或许,也是最后依依不舍的回眸。悠悠梦里回故乡,那座江南的古城门,也就成了思念故乡、寄托乡愁的载体。苏州阊门,已成为移民后裔心中的“根”。</p><p class="ql-block">我的先祖是阊门,悠悠梦里回故乡。六百年前的苏州是移民心中的故乡,六百年后的苏州,只剩下了一个遥远又模糊的梦。■粤梅摄影</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转自济宁日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