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渡过黄河险滩、翻过天堑吕梁山,穿越了日伪顽的重重封锁线。1939年7月,抗大毕业的林溪与300多名中央从延安组织的支援太行兵工建设的技术,技能,管理,政工等各类骨干组成的“行军营”经过三个多月的千辛万苦,终于到达了八路军总部武乡县砖壁村,见到了朱德总司令。林溪曾回忆说,当时,看到这么多优秀的有知识有文化的年轻人,朱德总司令满面春风,非常高兴。</p><p class="ql-block"> 初见朱总司令,总司令的一身打扮给林溪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是一位英勇善战,名震中外,让敌人听到名字就胆寒的朱德将军。他那一身洗的发白的军装,两个膝盖上都打着一块长方形的补丁,体现着官兵一致,艰苦朴素的作风,他表情和蔼,但气派庄严,两道浓浓的眉毛,一双炯炯的眼睛高兴的看着风尘仆仆赶到华北抗日前线的同志们。</p><p class="ql-block"> “同志们,你们响应党的号召来建设兵工厂,我欢迎你们,你们的工作是十分重要的,战士们没有武器,怎样抗日啊?希望大家努力工作。”</p><p class="ql-block"> 朱总司令的讲话不长,但是份量很重,那洪钟一样的声音使林溪久久不能忘记,特别在她遇到大的困难的时候,那声音就似乎又响在耳边,心里就有一股说不出的劲儿。</p> <p class="ql-block"> 林溪,1914年出生于湖北武昌,1937年毕业于武汉大学纺织机械系。她通过八路军办事处董必武介绍去了延安参加革命,在抗日军政大学学习。</p><p class="ql-block"> 林溪之子、原解放军海军司令部作战部副部长张涛大校回忆说:“我妈妈原名李静贞,当年离开家乡武汉奔赴延安,历经艰险终于到了陕北,过一条小河就要进入解放区,她就以那片小树林和小河为背景,改名林溪。”</p><p class="ql-block"> 林溪到了军工部后,分配在一所任四队指导员,每天除参加生产劳动外,就是队员的思想政治工作,帮助工人们学文化,她虽然很忙,却总是带着一股用不完的劲儿,后来,日本鬼子发现了黄崖洞兵工厂,三番五次的派重兵扫荡,为了保护工厂,工人们组织了自卫队,拿起枪就是战士,站到车床前就是工人,敌人来了大家就掩埋好机器和物资,组织转移,敌人扑了空也只能乱烧一下厂房宿舍,可是鬼子们面对石头房子,石板瓦,他们也无计可施,等他们走了,工人们又转回来,房子只要修理修理门窗又照样住,当然,生活和生产条件都是很差的,是和平环境中的人们无法想象的,但越是在那样的环境中越是锻炼人的意志。</p> <p class="ql-block"> 1940年,我八路军与河北地方顽军张荫梧作战时,抓到了一批俘虏,其中有几个会修枪的,就送到了黄崖洞兵工厂,被分配到四队,有个姓赵的,三十多岁,大个子,大家都叫他老赵。一开始老赵过不惯八路军的生活,受不了革命纪律的约束,经常说怪话,发牢骚,有一天吃饭的时候,他端起一碗高粱米,就说:“八路军好,就是不给白面吃,张荫梧不好,可我从来没有吃过这玩意儿”,其他同志听了非常气愤,说,“枪杆子请来的没个好东西,不想干就滚蛋!”林溪发现这个情况后,没有简单的处理这件事,而是先找老赵谈话,讲张荫梧的反动本质,激发他回顾在反动队伍里所受的迫害,给他讲八路军的官兵一致、平等待人,将应该怎样认识过去,看待现在,怎样为将来而奋斗……而后,她又对其他同志说,老赵刚从土匪军队里来,旧思想、旧意识不可能一下子去掉,我们大家要多帮助他,他是穷人出身,是我们的阶级兄弟,现在又在抗日队伍里工作,是我们的同志,有的同志说,枪杆子请来的,没有好东西让他滚蛋,这话不对,让他滚到哪里?滚到国民党队伍里继续受压迫吗?他是我们的阶级兄弟,是我们的同志,我们要爱护他,帮助她,关心他。老赵听了十分感动。“同志”,这是多么真切的温暖。这是他从来没有过的感动。从此,老赵工作非常积极,经常找重活累活干。在反扫荡中表现的很勇敢。</p> <p class="ql-block"> 林溪婚后不久怀了孕,正碰上敌人来扫荡,她和大家一起爬山涉水,不幸在途中小产了!他不愿意使同志们知道情况就忍着剧痛,奔走着过河,血水顺着裤腿流了下来,在她的身后留下了一道殷红的血痕。兵工厂教导员熊杰是爬雪山过草地过来的老红军。他发现林溪的情况后,硬把她叫到担架台上,但林溪她说啥也不让同志们去抬,然后又给她一匹马骑,但是她却让给了伤员,林溪只是靠着一只小木棍硬撑着走着走着,她想起了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的艰苦艰辛,虽然她两腿发软,但是她却坚强的走的,而且还是走的很带劲儿。然而,由于小产又着了凉水,受了大罪,林溪也因此多年没有生育。</p><p class="ql-block"> 有一次,敌人突然袭击,以至于兵工厂来不及组织集体转移,当大家手忙脚乱的掩埋好机器和物资时,敌人已经攻进了山口,大家变化成三五人一组,分散突围,林溪带领几个工人同志攀登悬崖,躲进了一个山洞,敌人开始搜山了。不时有吆喝声,从附近传来,敌人的队伍,一阵阵从他们躲藏的洞顶上走来,大家每个人都屏住呼吸,紧紧握着手中的枪,准备着,如果敌被敌人发现就和敌人以死相拼。</p><p class="ql-block"> 终于,他们还是被敌人发现了,日本鬼子又是打枪又是喊话,但因为他们躲藏的山洞很险,一时半会儿,敌人无法靠近,林溪想到,她还携带着重要文件,于是她急中生智,三下两下就把这些文件吃到了肚子里,然后命令其他三个同志赶紧撤走,她和老赵掩护射击,由于带的子弹少,打了一阵只剩下两颗,情况十分危急,林溪对这个工友老赵说:“我们不能让敌人捉活的”老赵果断的点点头说,“指导员,我听你的!”“跳崖,”于是她们把最后一个手榴弹甩了出去,只听到“轰隆”的一声响,浓烟四起,两人借着浓烟掩护,纵身向山崖下跳去!</p> <p class="ql-block"> 然而,庆幸的是,两人从崖顶跳下去的崖底,由于冬天的积雪覆盖在长年累月积聚的衰草和落叶上,软软和和,林溪她们不但没有牺牲,而且毫发未损,这也真是没有想到的幸运!后来鬼子撤走了,林溪爬起身来对老赵开玩笑的说,“我们现在还不能去见马克思,马克思也不让我们去,马克思肯定会说你们不能来,鬼子还没有打走,新中国还要你们去建设,你们要做的事多着呢。”说完,两个人哈哈大笑起来!</p><p class="ql-block"> 1942年,林溪被调至军工部柳沟铁厂二分厂与“工人发明家”石成玉搭班子任指导员,这期间被八路军军工部政治部评为“模范指导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