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消失的美味——安阳三不沾

小玩子

<p class="ql-block">安阳三不沾</p> <p class="ql-block">在河南的最北部——安阳,有一道美食正在走向消失。它原本身价高贵,曾一度是皇室宠儿,成为宫廷御菜,并亲得乾隆皇帝赐名。它就是安阳名吃——三不沾。</p> <p class="ql-block">三不沾原名桂花蛋,以蛋黄为主料,加淀粉、糖和水混合,过滤后在锅中加适量猪油炒至定型装盘,外表金黄、色泽诱人,故名桂花蛋。后乾隆皇帝路过安阳,品尝了桂花蛋,对其味道、色泽、口感、形状赞叹不已,又因其不沾盘子、不沾筷子、不沾牙齿而赐名为“三不沾”。</p> <p class="ql-block">如此高贵的出身,并没有让三不沾的食客趋之若鹜,今日的安阳,三不沾的食客跟扁粉菜、粉浆饭的远不能比,甚至很多安阳本地人并没有没吃过三不沾。究其原因,大概有以下几方面。</p> <p class="ql-block">第一,三不沾看似用料简单,但实则最考究厨师的功底和技艺。原材料的配比、火候的把握、捶打的力度会都直接影响到三不沾的口感。一盘合格的三不沾从外观看形态圆润、色泽金黄、晶莹欲滴,食之:香、甜、软、糯、滑并兼具筋道之口感。</p> <p class="ql-block">第二,三不沾是一道耗时菜,热着吃口感最好。在如今这个快节奏的时代,花上半小时等待一道类似于甜品的菜显然是不值当的,并且三不沾的用料都是日常生活中最为常见的食材,但它确实算得上中国少有的难做的菜肴之一了,因此它的价格算不上亲民,甚至可以说是菜品中的“贵族”。如此耗时又食客偏少的三不沾对于把经济效益放在第一位的饭店经营者来说显然是不划算的。即使在安阳,能做并坚持做这道菜的饭店已屈指可数。</p> <p class="ql-block">第三,三不沾它的用料跟这个时代人们的认知有些脱节。这道曾经备受皇室和达官贵人青睐,据有开胃、益脑功效、营养全面的传统美食,在现代人看来不是这样的,他们每天吃一个鸡蛋都担心胆固醇会超标,白糖和食盐需要拿勺子量着吃,猪油也不像过去那么健康。每一道菜肴的存在都有它的意义,衡量它意义最重要的尺度就是食客,三不沾缺少食客。</p> <p class="ql-block">风靡大街小巷的各种美食中,糯唧唧是一枝独秀的存在,麻薯、糍粑、雪媚娘、驴打滚、青团等备受年轻人的喜爱和青睐。安阳的三不沾或许可以考虑进军糯唧唧行列,三不沾虽然不沾盘子、不沾筷子、不沾牙齿,但它实则是沾的,它专沾人的味蕾,一旦吃过三不沾,便再难忘却它的似糕非糕、似粥非粥的诱人形态,软香油润、清甜可口的顺滑滋味。这道传承了百年的豫菜,是巧思和巧手的完美融合,它承载的是安阳人的智慧和特征,见证了安阳百年来的变迁,是甜蜜的象征,因此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三不沾都该有一席之地。毕竟连老外吃了都直呼“太牛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