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在这样阳光明媚的日子里, 泗张镇朱晓苇“开放课堂”工作室三月份的活动继续采取“一个主题、三次活动”的培养模式,开展”理论引领、课例提升、经验交流”三步走的培养方式,围绕着“单元整体教学研讨”展开活动。</p> 理论引领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作为教师,只有不断地去学习,才能不断扩展自己的知识范围,及时更新知识,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进而更好地搞好自己的本职工作。</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3月1日-20日,工作室各成员结合本学科课程标准,根据教学实践,就“任务驱动下的单元整体教学研讨”完成理论读书笔记。</p> 课例提升 青年教师模拟课堂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刘贞贞老师带来的四年级下册《巨人的花园》。在课堂开始,引导学生想象画面,质疑课题,并紧扣单元整体,回顾单元主题和要素。在教学过程中,刘老师设计读书任务欣赏巨人的花园和寻找巨人花园里的春天,紧抓巨人的动作、语言描写,在灵活开放的阅读实践活动中引导学生感受童话语言的魅力,分析巨人的形象,刘老师精彩的点评也有利于树立学生的信心,鼓舞学生积极踊跃的回答。</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周群老师的模拟课堂是六年级下册的《那个星期天》。周老师准确定位习作单元课文的功能,紧扣单元要素设计课堂,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总结时间的写作顺序,从随着妈妈做事的变化,梳理“我”的心情变化,从而顺利的概括课文内容。在精读环节,利用表格的形式,抓住描写心情的句子,就是描写阳光的句子,与学生一起探究作者融情于景的写作方法,并链接课后初试身手,请学生练习仿写,加强了阅读与表达的联系,促进了读写结合。</p> 主持人点评交流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主持人朱晓苇老师对两位教师进行了深度点评,并从导入、初读、精读,甚至是板书、模拟状态都进行了详细点评。并以这两节课为依托,与工作室成员共同探讨“无生课堂”与“有生课堂”的不同,各成员积极发言,进行自评和互评,同时将自己的困惑提出来,共同解决。</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研讨交流中,朱晓苇老师提醒各成员要谨记即使“课堂无生”,也要做到“心中有生”,把课堂作为我们的舞台,展现别样的精彩。模拟课堂作为真实课堂的缩小版,一定要展现完整的课堂过程,有始有终,教师在展示过程中也要注意时间的把控。</p> 总结经验 学以致用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学记》有云:“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3月23日下午,工作室成员观摩泗水县教研中心课例展示和教学经验分享交流活动。县教研中心语文教研员李老师针对新课标的学习、实践作了题为《构建核心素养下的任务驱动型教学方式》的精彩报告,为教师们答疑解惑。</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工作室各成员,根据自己的理论学习以及课例提升活动所吸收的经验,设计一课“任务驱动下的单元整体教学”。</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各位老师的教学目标明确,教学设计合理,重点、难点突出,符合学生认知。能有效创设学生自主、合作的情境,重视学生学习过程的体验。</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善积跬步,以研促教”,通过三月份的教研活动,每一位老师都收益颇丰。帮助老师们在任务驱动下的单元整体教学的道路上,明确了努力的方向,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路虽远,智必坚。朱晓苇“开放课堂”工作室的全体成员将继续且行且思。</p> 撰稿:蒋林余<div><div>审核:朱晓苇</div></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