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共育、伙伴携手、守正创新一一葛店开发区新华中学

天涯为客

<p class="ql-block">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把学校和家庭比作两个“教育者”,认为这两者“不仅要一致行动,要向少年儿童提出同样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这足以说明家校共育非常重要。家校共育,是教者共识,是大势所趋,更是教育成功的关键!</p> <p class="ql-block">  自去年秋季学期以来,新华中学在张德伦校长带领下,以“教学质量提升年”活动为载体,以转变教育观念为突破口,以家校共建为主题,在学校管理、家庭教育、家校共育等方面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p> <p class="ql-block"><b>一、以家长会为突破口,开创家校共育新局面</b></p><p class="ql-block"> 张校长上任伊始,以“唤醒”为主题,分三步开展了唤醒老师、唤醒学生、唤醒家长系列主题教育活动,旨在转变新华学区家长教育观念,赢取家长对学校教育工作的理解和支持,真正改良这一片的教育土壤。为此,我们精心筹备了新华中学第一场家长会——九年级家长会。本次家长会家长到会率超过95%,会场气氛活跃,收到了良好的社会反响。</p> <p class="ql-block">  有了此次家长会的成功组织经验,我校顺势推进了初中部其他年级及小学部家长会的召开,正式拉开了家校共育的新篇章。</p> <p class="ql-block">  此后,我们利用各级段期中质量分析之机,再次以班为单位再次召开家长会,让家长真正参与学校和班级的管理中来。以后,我们将利用开学前的通报会、期中诊断座谈会、期末总结会等形式进一步发挥家长会的作用,强化沟通,增强家长对学校教育的认可与信任。</p> <p class="ql-block"><b>二、以家委会为纽带,拓展家校共育广度。</b></p><p class="ql-block"> 为了让家长充分享有对学校班级教育的知情权、评议权、监督权和参与决策权,进一步增强学校班级、家庭、社会共建力度,促进学校班级与家庭、社会的沟通和联动,真正实现家校和谐共振,根据校委会指导意见,我们向每一位学生家长发出了《家委会成立告家长书》,通过推荐和自荐,各班推选出3名心系新华情牵教育的热心家长组成了班级家委会,进而组建出新华中学家委会。</p> <p class="ql-block">  家委会的成立,发挥了“点动成线,线动成面”的辐射效应,吸引了更多家长积极参与到学校及班级的教育管理中,极大地拓宽了家校共育的广度,给家校共育带来了勃勃生机。譬如九年级的月考、期中考、期末考,家委会成员充分发动学生家长参加学校监考工作,让家长亲身见证了学生每一个阶段的进步,共同督促九年级考风学风的转变,家校同频共振,校风学风焕然一新。</p> <p class="ql-block"><b>三、以三方会谈为抓手,增加家校共育的深度。</b></p><p class="ql-block"> 为增进对学生的全面了解,唤醒学生家长对孩子学习成长的关注,增进家校协同度,我们在每学期都设立了校园开放周,组织家长进校园,以一对一、一对二、一对多的形式,全面展开家校生三方会谈活动,班主任分批次对学有潜力的学生、学习成绩下降学生、心理情绪不稳定学生、学困生、家庭情况特殊学生、经常违纪学生进行了三方会谈,让家长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督促者,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导者,老师成为学习的辅导者。</p> <p class="ql-block"><b>四、以访万家为着力点,加大家校共育的力度。</b></p><p class="ql-block"> 家访是对学生个案有针对性的研究和教育,是密切联系学校和家庭的一个重要环节。我校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以落实“万名党员教师家校协同行动”工作指示为契机,组织党员教师参与家访,向支部提交家访暖心故事。进而发动骨干教师、班主任参与家访活动,最后全面推进和落实全校教师参与“访万家,不让一个学生掉队”活动。由此建立起教师全员家访制度,做到家访实施有方案,家访对象有重点,家访活动有记录,家访过程有档案,家访结果有考核。</p><p class="ql-block">1、落实三级联动</p><p class="ql-block">2、抓住两个关键:心理健康教育、生命安全教育</p><p class="ql-block">3、利用两个时间点:学生归家教师入户,学生双休教师不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4、突出四类学生:留守学生、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就读学生、随班就读残疾学生、贫困家庭学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通过家访,切实加强学校和家庭,教师和家长的联系。教师进一步了解到学生的成长环境、思想动态及校内外表现。同时宣传了正确的家庭教育思想,传播了教育子女的科学方法;营造出关爱学生、教育学生的良好氛围,提高社会与家长、学生对学校教育的满意程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上下同欲者胜,风雨同舟者兴”。只要家校双方目标一致,以“共”为导向,同心同德,一切为了孩子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只要家校双方协力同行,各负其责,以“育”为行动指南,我们一定能真正构建起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形成家校共育的整合优势,新华中学就一定能实现华丽蜕变,新华片区必将成为葛店教育的一方热土!</p> <p class="ql-block">文稿:柳超</p><p class="ql-block">图片:政教处、教务处提供</p><p class="ql-block">编辑:田裕稳</p><p class="ql-block">审核:张德伦</p>

家校

共育

家访

学生

家长

教育

家长会

学校

家委会

新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