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花三月下扬州之瘦西湖

热爱生活的退休老师

<p class="ql-block">《烟花三月下扬州》 原唱歌词是:牵住你的手,相别在黄鹤楼,波涛万里长江水,送你下扬州。</p><p class="ql-block">真情伴你走,春色为你留,二十四桥明月夜,牵挂在扬州。 扬州城有没有,我这样的好朋友,扬州城有没有人为你分担忧和愁,扬州城有没有,我这样的知心人,扬州城有没有人,和你风雨同舟,烟花三月是折不断的柳,梦里江南是喝不完的酒,等到那孤帆远影碧空尽,才知道思念总比那西湖瘦,牵住你的手,相别在黄鹤楼,波涛万里长江水,送你下扬州,真情伴你走,春色为你留,二十四桥明月夜,牵挂在扬州。 扬州城有没有,我这样的好朋友,扬州城有没有人为你分担忧和愁,扬州城有没有,我这样的知心人,扬州城有没有人和你风雨同舟,烟花三月是折不断的柳,梦里江南是喝不完的酒,等到那孤帆远影碧空尽,才知道思念总比那西湖瘦。</p> <p class="ql-block">3月28日中午12点30分我们从瘦西湖北门入园,瘦西湖原名保障湖,乾隆年间钱塘(杭州)诗人汪沆慕名来到扬州后将其唤作瘦西湖。瘦西湖在清代康乾时期已形成基本格局,有“园林之盛,甲于天下”之誉。瘦西湖主要分为14大景点,包括五亭桥、二十四桥、荷花池、钓鱼台等。</p> <p class="ql-block">我们所在的北门进园处是叠石微观小景,微观景后面是大明寺内的栖灵塔,上午近看栖灵塔,下午远观栖灵塔。具有南方寺塔的风格,北方没有这样的塔。栖灵塔,建于隋文帝仁寿年间,距今1400多年,但是在唐武宗时期被毁。现在看到的塔,是新建的,高九层,供奉佛骨。就像武汉的黄鹤楼一样,大明寺的栖灵塔,也是毁了再建,因为北宋时期,扬州知府宋庠还登上栖灵塔并作诗。大明寺的栖灵塔,和西安大雁塔名气一样大,因为在历史上,李白,高适,白居易,刘长卿,刘禹锡等都曾登上这座塔,俯瞰扬州城。</p> <p class="ql-block">瘦西湖上有一处水中牌楼,四根用石头包裹的方柱稳稳地立于水中,中间的坊额上书“锦泉花屿”,楼顶飞檐翘角。整座牌楼高大秀气,倒映水中,波光粼粼,别具风彩。</p><p class="ql-block">牌楼的外首是瘦西湖通往平山堂的水道,里侧是个小型港湾,牌楼就是这个港湾的门户和入口。港口内的一汪青水上漂浮着一只野鸭,周边是亭台楼阁,绿树相拥,幽静清雅,有如人间仙境!</p><p class="ql-block">水上牌楼位于瘦西湖北区“锦泉花屿”景区,是乾隆年间曾经有过的景致,现根据历史记载而复建。水上牌楼,景色优雅,创意特别。</p> <p class="ql-block">石壁流淙,为清代扬州瘦西湖二十四景之一。石壁流淙黄石大山环抱中飞举的轩堂檐翼,最南为阆风堂,堂南筑有平台。</p><p class="ql-block">《扬州画舫录》在石壁流淙这段介绍中说:其下小屋数椽,露台一弓,厅事五楹,颜曰“阆风堂”。因此,阆旷、野逸。</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路上遇到二月兰花海,女人独爱花,姐两兴奋起来,开始摆拍。二月兰的花语是谦逊质朴、无私奉献。二月兰另一个名字,诸葛菜。诸葛亮总管军粮和赋税。因为刘备有千军万马,对粮草的需求量比较大,一次诸葛亮出巡暗访,见到一种野菜,称为“蔓菁”,从老农口中得知此菜浑身是宝,叶子和茎都能吃,吃剩的可制成腌菜。诸葛亮对这种菜很感兴趣,他向老农问了种植“蔓菁”的方法,便下令将士们在军中广泛种植,一方面可以补充军粮,另一方面可以作为牲畜的饲料,经济实惠,一举两得。从此之后,军粮充足,为了纪念他,后世就叫这种菜为诸葛菜。</p> <p class="ql-block">游船穿梭,让游客感受着“船在水中走,人在画中游”的独特意境,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踏青赏花,享受美好春光。</p> <p class="ql-block">二十四桥包括玲珑花界、熙春台、单孔石拱桥及望春楼四部分组成。其中,石拱桥呈玉带状,长24米,宽2.4米,24根玉石栏杆围以两侧。看来,这一新建景区是采用桥名“二十四”之说了。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诗:“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这首诗已流传了一千多年,可谓妇孺皆知。诗因桥而咏出,桥因诗而闻名。</p> <p class="ql-block">单桥名就引动多少文人学者打了一千多年的笔墨官司。《扬州鼓吹词》说:“是桥因古之二十四美人吹箫于此,故名”。据说二十四桥原为吴家砖桥,周围山清水秀,风光旖旎,本是文人欢聚,歌妓吟唱之地。唐代时有二十四歌女,一个个姿容媚艳,体态轻盈,曾于月明之夜来此吹箫弄笛,巧遇杜牧,其中一名歌女特地折素花献上,请杜牧赋诗。</p><p class="ql-block">传说是优美的,也有野史说成是隋炀帝的作为,二十四桥即炀帝以歌女数改名,但无以稽考,只能留给后人鉴赏。宋代沈括是以严谨著称的,他在《补笔谈》中,对二十四桥一一考证,论证扬州确有二十四桥,证明了扬州无愧于“桥乡”的称号。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借黛玉思乡之情,特别提到:“春花秋月,水秀山明,二十四桥,六朝遗迹……”。文学家朱自清也曾满怀激情地追忆故乡“城里城外古迹很多,如‘文选楼’、‘天保城’、‘雷塘’、‘二十四桥’。</p> <p class="ql-block">沿阶拾级而下,桥旁即为吹箫亭,亭临水边桥畔,小巧别致,亭前有平台,围以石座,若在月明之夜,清辉笼罩,波涵月影,画舫拍波,有数十歌女。淡妆素裹,在台上吹箫弄笛,婉转悠扬,天上的月华,船内的灯影,水面的波光融在一起,使人觉得好像在银河中前行。桥上箫声,船上歌声,岸边笑声汇在一起,此时再咏诵“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你定会为唐代诗人徐凝的精妙描写抚掌称绝。 </p> <p class="ql-block">唐高宗时,宗室画家李思训,受封为右武卫将军,人称大李将军,他儿子李昭道曾任扬州大都督府参军,人称小李将军。小李将军画本轩”是按李昭道的画意设计的,“大李小李”开创了唐代“金碧山水画派”,富丽堂皇。将军这个称呼让后人容易记,所以,后人多以将军名之,其本名倒被忽略。</p> <p class="ql-block">在瘦西湖的二十四桥景区,望春楼粉墙黛瓦,飞檐翘角,在杨柳丝中静静依水,西向临山而成山庭,东面临水而成水院,山水景色皆被引入室内,与坡翁那“庭下月如积水空明,竹柏之影于中藻荇交横”之景有异曲同工之妙。</p> <p class="ql-block">二楼悬匾“望春楼”,有郑板桥书楹联曰:</p><p class="ql-block">飞阁凌芳树,双桥落彩虹。此联乃是原望春楼屋后小卷的楹联,集张九龄、李白诗句而来。“飞阁凌芳树”出自唐代张九龄的《三月三日申王园亭宴集》:“飞阁凌芳树,华池落彩云。”。“双桥落彩虹”出自唐代李白的《秋登宣城谢脁北楼》:”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上联描写绿树开花,亭阁高耸,飞檐越过树梢。诗人用对比和映衬手法,写出了园林建筑的豪华壮丽,使亭台楼阁平添了几分雍容华贵的风姿。</p><p class="ql-block">下联说这两座桥梁架在溪上,倒影水中,从高楼上远远望去,缥青的溪水,鲜红的夕阳,在明灭照射之中,桥影幻映出无限奇异的璀璨色彩。这哪里是桥呢?简直是天上落下来的两道彩虹。</p> <p class="ql-block">旧时有广池,多植白莲,唐内玉花点点,莹珠滴滴,故名 "玲珑花界",这里也是广陵芍药的观赏之地。自古以来,广陵芍药就与洛阳牡丹齐名。古人把牡丹称为"花王",把芍药称为"花相"。金带围的芍药花最为有名,花朵中间长出一圈黄色的雄蕊,如同一袭红袍中间束了一条金色的腰带,故称“金带围”,据说带过这种花的人都做了宰相。韩琦将这四朵金带围摘下,分别簪在自己和三位好友的头上,算是一种雅趣吧!但造化弄人,后来韩琦和这三位好友(王珪、王安石、陈升之)都先后官至宰相。这就是“四相簪花”的故事。 我们来早了,芍药花还没有开,但是高大的黄色玉兰,粉色玉兰等花吸引了我。</p> <p class="ql-block">网上图片</p> <p class="ql-block">金科状元芍药</p> <p class="ql-block">五亭桥(Wuting Bridge),别名莲花桥,是中国江苏省扬州市境内的一座桥梁,位于瘦西湖水道之上,是扬州市的地标建筑之一,是中国古代十大名桥之一,有“中国最美的桥”之称。</p><p class="ql-block">五亭桥始建于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仿北京北海的五龙亭和十七孔桥而建的。</p><p class="ql-block">国最古老的桥是赵州桥,最壮美的桥是卢沟桥,最具艺术美的桥就是扬州的五亭桥</p> <p class="ql-block">清人黄惺庵赞道:“扬州好,高跨五亭桥,面面清波涵月镜,头头空洞过云桡,夜听玉人箫</p> <p class="ql-block">《扬州画舫录》中有记载五亭桥:“每当清风月满之时,每洞各衔一月。金色荡漾,众月争辉,莫可名状。</p> <p class="ql-block">如果把瘦西湖比做一个婀娜多姿的少女,那么五亭桥就是少女身上那条华美的腰带。五亭桥不但是瘦西湖的标志,也是扬州城的象征;五亭桥联系了东方独具的刚柔之美,具有独特的历史意义,也是让人们铭记的原因之一。(中国网评)</p> <p class="ql-block">《扬州画舫录》点明,该塔是“仿京师万岁山塔式”。但型制已大有区别。北海的白塔是寺庙塔,肚大头细,高35.9米,下为高大的砖石台基,塔座为折角式的须弥座。扬塔虽取喇嘛教寺院的塔制,但在瘦西湖仅为点缀,系园林塔,另则扬州的建筑都以柔秀见长,因此取其形式,改换面目。 著名建筑家陈从周在《园林谈丛》中曾将北海塔和扬州的搭进行对比,说:“然比例秀匀,玉立亭亭,晴云临水,有别于北海塔的厚重工稳。”可见北方之景到了南方也随乡入俗,雄壮之气锐减,窈窕气质倍增了</p> <p class="ql-block">  杨柳依依,微风习习,亭台楼阁,倒映成趣,姹紫嫣红的花朵开遍景区的各个角落,大好春光里,和齐姐姐享受瘦西湖美景,陶醉其中,流连忘返…</p> <p class="ql-block">  僻静处,呼吸着新鲜的空气,聆听着鸟儿的叫声,温嗅着百花的味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