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为践行新课标理念,全面提升校本课程研修活动实效,切实改变以往“一人上课、众人旁观”的教研状态,专家引领老师们卷入式、沉浸式参与教研,让每一位教师深度参与到教研活动中来,实现教师专业的“真”成长。四年级语文组于3月28日下午在语文教研中进行成果展示。</p> 集体备课 <p class="ql-block"> 从接到任务开始,四年级语文备课组全体老师从学情出发,最终选定古诗三首中的《芙蓉楼送辛渐》。</p><p class="ql-block"> 确定好课题后,许微老师担任主备人,带领大家积极投入到集体备课中:钻研教材、研读新课标、设定教学目标、选定教学方法,确定教学点,设计教学过程、预设教学情境,为试教做了充分准备。</p> 接力试教 <p class="ql-block"> 第一次试教之后,针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思路不清、教学手段不能达成目标等问题,备课组全体成员对教学设计进行了再次研讨。 </p><p class="ql-block"> 第二次试教后,备课组再次组织了进行集中研讨,对目标达成、学情反馈、环节优化、方法使用、教学评价的统一性与适切性进行研讨,用集体的智慧寻找教学的最优方案。</p><p class="ql-block"> 每一次试教都是正式的公开课,根据试教情况,组内再次交流,再进行下一次试教,而后继续修改教学设计和优化课件。老师们也积极听课,并把自己的见解毫无保留地说出来。</p> 协同改课 <p class="ql-block"> 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一群人可以走得更远。全部试教结束后,试教老师们提出试教后的想法,整个备课组老师也再次进行思想碰撞,精耕细磨,最终定稿。</p> 成果展示 <p class="ql-block"> 在成果展示环节,学生从一数到十喊停,随机抽取上课教师,最后赖富平老师得到上课展示的机会。</p><p class="ql-block"> 赖老师的课堂中,每一个环节的拓展都恰到好处, 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课堂上随机应变,围绕语文要素,突出教学重点,以读贯穿古诗教学,精美的课件、亲切的话语吸引着在座的师生们。从王昌龄的这首诗中我们能感受到言辞深切,从这节课中,我们同样能感受到赖老师的“诗教之情”,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古诗,她精心创造一个又一个场景,这既是对古诗意象的再现,也是对古诗意境的还原。</p> 分享备课历程 <p class="ql-block"> 四年级语文备课组老师分享了备课、磨课过程中的困惑、收获及反思,赖老师对本堂课进行了说课和自我反思。</p><p class="ql-block"> 听课老师们认真倾听,积极思考,从是否抓住教学点、教学重难点及学情特征展开了思与辩,真正促进了教师业务能力的提升。</p> 集体评课 <p class="ql-block"> 教而不思则浅,思而不言则空。随后,各年级语文教师分组讨论交流,你一言我一语,思维在这里碰撞,智慧在这里闪烁。各年级依次代表发言,侃侃而谈。他们回顾课堂,聚焦教学点是否完成,和大家分享对这节课的评价感受和不足,皆言获益匪浅。</p> 活动小结 <p class="ql-block"> “盲盒”教研,盲选而不盲上。这种沉浸式的教研活动大大提高了教研的实效,改变了以前“一人上课,众人旁观”的状况,让每个教师卷入其中,促进了教师间的互助和专业成长。</p><p class="ql-block"> 同时,在王博的专家团队指引下,对古诗的教学点把握得更准,教学目标更明晰,教学环节更清晰,能够依据教学点选择教学手段,采用板块式的任务驱动来推进课堂的教与学。我们相信,只要老师们不断更新理念、勇于尝试、大胆创新,就一定会逐步在专业成长的道路上行稳致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