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云,鼓浪情…

奇奇

<p class="ql-block">故乡是抹不去的乡愁,费翔一首《故乡的云》唱出了无数游子的心声,唱的让人感怀,令人动容,又那么让人温暖,他唱出了故乡情,唱出了微风带来的无数游子的梦,那么催泪,那么尽情!厦门、鼓浪屿是南洋游子回乡的落脚地,鼓浪屿在清末就已是闽南地区重要的金融及文化区域中心之一。是最早的通商通邮的中转站,不但有世界融合了来自本土和世界各地社会状态,文化生活。更是著名的侨乡,有着“侨胞之家"的美誉。2023年3月16日,姐妹们相约在码头,重游鼓浪屿,听鼓浪之音🎶。看海上花园,山青水秀。登日光岩,与金门隔海相望。看郑成功塑像,昐祖国统一。欣赏鼓浪屿以其婀娜多姿的自然风光和积淀深厚的文化底蕴…</p> <p class="ql-block">轮渡船启航了,回望厦门美丽的海岸风景,又有一艘轮船驶入码头。海上一望无垠翻波浪,涛声依旧。海天霞光万里,海鸟上翔,自由自在…</p> <p class="ql-block">时间不到9点,船上的乘客不多,主要都是厦门市民,登船地点是海滨道轮渡码头,鼓浪屿登岛码头是钢琴码头。外地游人登船地点是,东渡邮轮码头,鼓浪屿登岛码头是三丘田码头…</p> <p class="ql-block">船渐渐靠近鼓浪屿,你会仿佛嗅到她的芬芳,感受历史沉淀给它的魂郁气息。鼓浪屿,一个海上花园的传说…</p> <p class="ql-block">鼓浪屿钢琴码头就在眼前,站在船仓静候,遥望岸边,只见岛屿上一幢幢红房子镶嵌在绿林中,海水拍打着岸边岩石,心喜地感受这份动人和惬意…</p> <p class="ql-block">踏上这一方土地,姐妹们用眼睛去欣赏鼓浪屿街巷、民宅、庭院、别墅、万国建筑、花园、博物馆、美丽转角、海沙滩。用脚步去追寻鼓浪之波、之石、之音、之美,触摸历史文化的底蕴…</p> <p class="ql-block">美丽的木棉花开了,醉美了鼓浪屿的春天…</p> <p class="ql-block">一上岸,鼓浪屿钢琴码头的建筑就与大海浑然一体,以蓝白为主色调,使码头融入大自然海天景色,成为游人进入鼓浪屿的第一个景点…</p> <p class="ql-block">鼓浪屿海岸环岛线路的美丽风光,眺望对岸厦门海岸,风景秀丽…</p> <p class="ql-block">海滨小公园,贝壳模型的休闲椅,美观、实用、大方。不远处是鼓浪屿海底世界…</p> <p class="ql-block">鼓浪屿岛上有上百条路,除了清晨小道,每个不经意的转角,也与浪漫撞出不一样的美,网上走红的大约有15处类似美丽的转角,每个转角的建筑风格各异、独特,藏着浪漫,有着自己的故事。哇,看见了,姐妹们惊喜地笑着说,看见了第一个美丽转角,今天要数一数,能遇见多少个美丽的转角。大家开心地迎上去拍照…</p> <p class="ql-block">民宅门前的怀旧宣传画,吸引了姐妹们驻足欣赏,开心地说,好像是在昨天,劳作收工回来,拿着饭盒去食堂吃饭。岁月如歌,如今已是奔“7"的老年人。看着,说着,笑着…</p> <p class="ql-block">沿着美丽“转角"的路径前行是鼓新路,姐妹们边走边欣赏鼓浪屿的街巷,民宅、庭院、别墅、转角…</p> <p class="ql-block">鼓浪屿东方鱼骨艺术馆,位于鼓新路27号。东方鱼骨艺术馆目前我国乃国际第一家专业鱼骨艺术馆,馆内主要展示以各类鱼骨为材料所构思创作的画作,即:鱼骨画。目前,暂没开放…</p> <p class="ql-block">古宅庭院,现改为家庭民宿…</p> <p class="ql-block">鼓浪屿街道短小,纵横交错,清洁幽静,空气清新…</p> <p class="ql-block">姐妹们见到的第二个美丽转角,街巷深深,沿着这条小巷前行,就可以看到著名的景点:番婆楼、三一堂…</p> <p class="ql-block">姐妹们沿着小路径前行,见到了第二座美丽的古老庭院,春天的花开,美艳庭院的内外,芬香了自然…</p> <p class="ql-block">鼓浪屿管风琴博物馆,位于鼓浪屿中部,依山面海…</p> <p class="ql-block">面向大海,春暖花开…</p> <p class="ql-block">鼓浪屿工部局遗址是鼓浪屿历史国际社区重要的行政管理机构建筑遗存,是鼓浪屿公共地界建立发展过程,以及管理模式的重要见证…</p> <p class="ql-block">姐妹们来到管风琴博物馆参观…</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免费参观,进入博物馆内,映入眼帘的是据称“亚洲最大"的管风琴。这架管风琴名为“卡萨翁700”,一共7341根音管、132个音拴,外表装饰简约,内部构造精密复杂,整整4层楼高,据说经过10多名世界上的管风琴大师,数10年的修复,才得以最终修复完成,我们眼前的这部分,仅仅是它的冰山一角…</p> <p class="ql-block">这座亚洲“最大"的管风琴,并不是仅作展示的花架子,而是一件实打实能演奏音乐的乐器,每天在固定时间,这里都有专业乐师为游客奏上几首乐曲。姐妹们进入管风琴博物馆内,馆内已坐了不少游客,大家都认真听乐师讲解管风琴的由来,并演奏大家熟悉的曲目,非常悦耳动…</p> <p class="ql-block">管风琴交响式的琴声,既宏伟又细腻,让每一位游客都听得如痴如醉。管风琴上百年的历史,更让这声音穿越了时空,直击听众的心灵。姐妹们都开心地说,太值了,第一次听管风琴的演奏,心情舒畅,令人陶醉在优美的音乐旋律里,不知归路了…</p> <p class="ql-block">鼓浪屿风琴博物馆,鼓浪之音,曼妙的乐音轻盈的流淌着,尾随着你的脚步,弥漫在岛屿的角角落落…</p> <p class="ql-block">胡友义,1936年出生于鼓浪屿,祖籍福建永定,倾家荡产建厦门鼓浪屿钢琴博物馆,“钢琴就像我的孩子一样”当最后一架钢琴从胡友义家搬出,送到鼓浪屿钢琴博物馆,他也曾有过伤感。但是,鼓浪屿是胡友义生命的摇篮,他说:“把珍藏的钢琴放在鼓浪屿,就像是把心爱的东西带回家一样,总让人放心。"胡友义是中国第一个钢琴博物馆的缔造者…</p> <p class="ql-block">胡友义从小与音乐结下了不解之缘,更是把钢琴的收藏视作生命的一部分,胡友义收藏世界各地的100多架古钢琴,而这些,花光了他自己和祖上的家产。</p> <p class="ql-block">眼前的“船屋",姐妹们见到了第三个美丽“转角"。座落在鼓新路48号。美丽的船屋有着它的传说:这是一座由美国建筑师,郁约翰设计的别墅。造型神似一艘船,镂空的铁门处就像是船头的甲板,时刻准备扬帆起航,乘风破浪…</p> <p class="ql-block">沿着船屋转角的右边路径下行,就到了鼓新路44号,姐妹们最想见的第4个网红打卡的最美“转角",已成了鼓浪屿地标之一。记得有部电视剧《转角遇到爱》,剧情的最佳回答是,人生最过瘾的就是因为它有很多转角,有的转角很惊险,有的转角充满惊喜,是惊喜还是惊险不走过去,当然就不知道下一个转角你会遇到什么?《转角遇到爱》就是芸芸众生中的寻觅,寻觅今生的依靠在转角处出现…</p> <p class="ql-block">姐妹四人就是在人生许多“转角”中出现,在行走间的相遇、相识,在交往中的相随、相知,相伴永远…</p> <p class="ql-block">姐妹们沿着转角左边小路上行,来到宏宁(私立)鼓浪屿医院旧址,位于鼓新路46号…</p> <p class="ql-block">鼓浪屿的岩石璧山,在船屋右边的山坡上…</p> <p class="ql-block">姐妹们沿着船屋转角右边的阶梯上行,来到第五个,鼓浪屿与八卦楼对望的最美转角(图片来自网络),汇丰银行旧址,因故当日未开放,姐妹们就在旧址旁边游览,欣赏周边美景…</p> <p class="ql-block">姐妹们在汇丰银行旧址的小花园赏花时,可以看到不远处的八卦楼红帽顶,大家也感到很开心…</p> <p class="ql-block">参观完汇丰银行旧址,姐妹们沿山路下坡,来到鼓浪屿外文书店,一个优雅别致的鼓浪屿文化旅游地标。外文书店位于中华路21号,原亚细亚火油公司的旧址。亚细亚火油公司旧址,始建于1920年…</p> <p class="ql-block">前行的路…</p> <p class="ql-block">鼓浪屿第6个步步高升的最美“转角”,四落大厝,四落大厝位于中华路25号,是鼓浪屿古老的民居。老宅具有闽南地区的独特建筑风格一红砖厝。而红砖古厝是红砖墙、红砖瓦、红地板,烘托出喜气…</p> <p class="ql-block">鼓浪屿360度无死角的最美转角,三一堂…</p> <p class="ql-block">沿着三一堂小路径下行,来到网红打卡点,潘婆楼…</p> <p class="ql-block">潘婆楼,落成于1927年。是福建晋江菲律宾华侨许经权建造的,造价4.8亿。该楼色泽鲜丽,造型别致。某些洛可可的特点与中国的传统工艺结合非常和谐巧妙,这在鼓浪屿别墅群里,并不多见。它至今仍风姿绰约,风采不减当年。因被电影导演屡屡选中,曾在这里拍摄了《廖仲恺》、《春天里的秋天》、《土楼人家》等电影。</p> <p class="ql-block">小小的,不经意,不起眼的小转角。别看它小,但就这小小的转弯,一步之差的选择,你可能会迷路的,这就是鼓浪屿街巷口的特点,有错杂感哦…</p> <p class="ql-block">鼓浪屿第7个,位于笔山洞顶的最美“转角",安海路56号。这个转角,我去鼓浪屿3次都没找到,准备再去,目睹它的美丽…</p> <p class="ql-block">岛上树木苍翠,繁花似锦,这是通往日光岩的路径,路径下面又可通达海边的菽莊花园…</p> <p class="ql-block">鼓浪屿第八个,不爱酷暑爱清凉的最美“转角",日光岩古避暑洞…</p> <p class="ql-block">福音堂…</p> <p class="ql-block">菽莊花园…</p> <p class="ql-block">人生的快乐…</p> <p class="ql-block">看自己的风景…</p> <p class="ql-block">海上花园酒店…</p> <p class="ql-block">鼓浪屿在旧社会,曾经是十几个国家共同租界的岛屿,岛屿面积虽小却领事馆林立,我身后建筑是:英国原领事馆。建造:1870年,位于漳州路五号,是鼓浪屿早期殖民地建筑风格的代表,是鸦片战争后中英签定《南京条约》后,厦门正式成为通商口岸的产物…</p> <p class="ql-block">美国原领事馆是在1893年修建,原址毁于1903年大火,眼前的美国原领事馆是1930年翻建的,所见的红砖全部从美国进口,带有浓烈的美国古典复兴建筑色彩…</p> <p class="ql-block">日本原领事馆建于1897年,是鼓浪屿完整存留下来的19世纪外国领事馆建筑。1902年, 《鼓浪屿公共地界章程》在此签订,1928年,日本人在领事馆南侧增建警察署及宿舍。厦门沦陷后,这里成了日军拘禁、迫害中国人的场所…</p> <p class="ql-block">德国原领事馆,开馆于1864年(清同治三年),位于鹿礁路,与英国原领事馆临近…</p> <p class="ql-block">西班牙原领事馆,在鼓浪屿天主教堂旁,很不起眼,容易被忽略,现在是畲族民俗馆,免费参观…</p> <p class="ql-block">鼓浪屿天主教堂位于鹿礁路34号,供奉耶稣教,教堂建筑面积232平方米,可容纳200人左右。游人知晓的不多,天主教堂也是鼓浪屿第9个,热衷收集祝福的最美“转角",细看教堂的屋顶,至上而下的全貌,结合所处位置。该址原为西班牙领事馆,后西班牙领事馆撤消,改为法国领事馆。该建筑为典型的哥特式建筑,西班牙建筑师设计。天主教堂当天没有对外开放,姐妹们在天主教堂后面小广场上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鼓浪屿协和礼拜堂,具有古典主义风格,建于1863年。位于鹿礁路,与天主教堂相邻,时称“国际礼拜堂”,是鼓浪屿最早的教堂…</p> <p class="ql-block">姐妹们行走在鼓浪屿的大街小巷,赏风景,观别墅,享快乐。感恩、知足、微笑、简单…</p> <p class="ql-block">鼓浪屿毓园,位于鼓浪屿东南部复兴路的一座公园,即林巧稚大夫纪念园。毓园占地5700平方米,为了纪念鼓浪屿的优秀女儿、人民医学家林巧稚大夫, 厦门市政府于1984年5月修建此园。林巧稚大夫于1901年12月23日诞生在日光岩下一个教师之家…</p> <p class="ql-block">皓月园,位于鼓浪屿东部,座落在鼓浪屿东南,濒临鹭江。是一座郑成功纪念园,覆鼎岩海滨,占地二万平方米。为了纪念郑成功驱逐荷夷,收复台湾的历史功绩,福建省政府和厦门市政府,在此建造了郑成功纪念园…</p> <p class="ql-block">姐妹们来到鼓浪屿最早的邮局门口,看着曾经熟悉、工作过的地方,感慨万千,而今天,已变成回忆。月飞逝,青春易去心难老,愿年年有今日,岁岁有今朝,愿不老青春如一曲悠扬唯美的曲子,时刻都焕发着活力…</p> <p class="ql-block">鼓浪屿街心花园,最大转角…</p> <p class="ql-block">故乡的风,故乡的云,为浪迹天涯的游子抚平创伤,归来吧!归来哟!浪迹天涯的游子,祖国是“根”!祖国是“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