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心“把脉”,共赴成长——推门听课纪实(五)

梁水镇镇中心学校

<p class="ql-block">  曾经有哲人说:“在事业的峰峦上,有汗水的溪流飞淌;在智慧的珍珠里,有勤奋的心血闪光”;“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3月31日,梁水镇张樊小学,秉承“勤”与“进”,开始了新的一周的“推门听课”教研活动。</p> 原滋原味的常态课 <p class="ql-block">  岳兴老师执教的习作《让真情自然流露》一课,感觉耳目一新。</p><p class="ql-block"> 第一,瞄准目标抓重点。本课教学内容取自统编教材小学语文第十二册第三单元。本单元训练重点是引导学生体会和表达“让真情在笔尖流露”。上课伊始,岳老师即通过复习,引导学生回顾本单元课文中刚刚学过的几种表达真情实感的方法——融情于景、寄情于物、列举事例,然后才揭示本课学习重点——心理描写。可见,岳老师日常的教学即能紧扣单元训练重点,一课一得,循序渐进。</p><p class="ql-block"> 第二,注重串联有方法。围绕“引导学生通过心理描写的实践来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这一教学重点,岳老师首先通过引读本单元《匆匆》和《别了,语文课》中心理描写的片段,引导学生初步体会心理描写对于表现人物情感的作用。随后,岳老师用自己创作的思维导图非常形象地揭示了心理描写的各种形式,如“自己对自己说”“自己对别人说”“一连串的猜测”等,指明有的心理描写有提示语,而有的则没有提示语,这就让学生从形式和内容上对于心理描写有了一个全景认识。紧接着,岳老师又通过展示和阅读本班优秀学生心理描写片段,让学生对于心理描写的各种类型又有了更加深入的感知。同时,通过阅读,也让学生明白,其实,不只大作家,我们自己的作文里也早已经在使用心理描写了,而且有的同学还用得很好。最后,岳老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开始了心理描写的实践训练……熟悉的课文、熟悉的作文,汇在一起,融化了学生心中那熟悉而陌生的形式之坚冰。在岳老师创设的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学生笔下那一段段饱含真情的文字汩汩而出便也就成了自然而然之事了。</p><p class="ql-block"> 当然,没有一节语文课是完美无缺的,岳老师的这节习作指导课同样也存在一些需要商榷和改进的地方。但作为一名年轻教师,能敢于主动挑战语文课堂中“有点难上”的习作课,勇气已经可嘉;能够通过自己的思考,将一节作文课演绎得如此精彩,更是难能可贵。</p> <p class="ql-block"> 郑保恩老师执教的《用反比例解决问题》一课,其高密度快节奏的教学风格,从中再次体验到高年级数学课堂的数学味道。</p><p class="ql-block">一、教师从用正比例解答问题的方法步骤入手引导学生回忆总结解题方法,为新知的学习做了很好的铺垫。</p><p class="ql-block">二、新知的学习教师采用问题导学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交流。学生学得自主,教师的问题引领恰到好处。</p><p class="ql-block">三、练习题量大,分析每道题教师都会引导学生根据方法步骤进行分析,对于学困生反复的练习会让他们很好的消化巩固所学知识。练习重解题思路的分析,只让学生列方程,不计算大大提高了练习效率。</p><p class="ql-block">四、检测练习中教师当场改题,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时也暗示了学生平时练习仔细审题。</p><p class="ql-block"> 建议:虽然是六年级了,但孩子们毕竟还小,可以多与孩子互动,调动各种感官,集中注意理解题意。引导孩子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到数学无处不在。</p> 全神贯注的听课 <p class="ql-block">  在郑延安校长的带领下,学校老师纷纷走进课堂,积极参与,一起去品味原汁原味的原生态课堂。</p> <p class="ql-block">  每位听课教师,几乎全部融入了整个课堂,或听或记或小声交流,不让每一分钟、每一个精彩瞬间在间隙中滑过。</p> <p class="ql-block">  倾心“把脉”,共促成长。这次推门听课活动,既使学校更加真实地了解到教师课堂教学的“原生态”,掌握了师生“常态课”的真实水平,又激励了教师在常规教学上下功夫,努力提高每节课的教学效率,更促进了教师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学习,达到了教师和学校的双赢发展。</p> <p class="ql-block">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相信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不断追寻理想课堂教学中,我们能看到更多的教育风景,享受到更多的精彩分享!</p> <p class="ql-block">编辑:任贵环</p><p class="ql-block">摄影:全体教师</p><p class="ql-block">审核:吴继峰 郑延安</p>

学生

教师

描写

老师

心理

引导

听课

练习

单元

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