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春风送暖花香远,满眼新绿诗意浓。在这美好而充满生机的季节,实验小学音乐组的听评课活动如期举行,几位音乐老师立足新课标,深耕课堂,全心投入,开展了基于核心素养的大单元教学实践活动,为本学期的教研和教学注入了满满的活力。</p> <p class="ql-block"> 左红宁老师教学五年级下册音乐《编花篮》一课。这是一首活泼欢快的河南民歌,具有非常浓厚的河南民歌的韵味,并带有地方戏曲的元素。左老师在教学中采用了丰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课堂环节衔接巧妙,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个性及教学特色。课前导入,她用河南话和大家问好,并欣赏了一段河南话的视频,营造了浓郁的地方话氛围,顺其自然导入河南民歌《编花篮》。在教唱过程中,老师引导学生用河南话读歌词,感受方言音调与歌曲旋律的关系,并通过歌曲中倚音和滑音的练习,凸显地方音乐的特色。在教唱歌曲结束的衬词“那哈依呀海”时,左老师与学生一道运用豫剧中的亮相动作和甩腔的方法,表达出河南人豪放与爽朗的性格,突出河南民歌的演唱特色。</p> <p class="ql-block"> 《三轮车》是一首充满童趣的中国童谣。歌词简洁生动,拟声词诙谐幽默,具有鲜明的形象,旋律明朗流畅,描绘出三轮车富有动感的画面和老太太可爱有趣的形象。 </p><p class="ql-block"> 汪亚南老师从音阶和柯达伊手势入手开始高声部的教学。本课是二声部合唱歌曲,对于低声部的歌词“依歪歪,轱辘轱辘猜”,汪老师创设了骑三轮车的情境,让学生初步感受二声部的魅力。教唱时,首先读谱唱歌,引导学生用自然的声音轻声歌唱,最后采用教师轻声加入二声部的方式,再一次感受二声部的旋律美。在汪老师的引导下,学生自编动作,边唱边演,体验音乐活泼、风趣的情绪,享受音乐所表达的快乐,最后在一种很自然的状态下演唱这首童谣。汪老师在教学中以落实核心素养为主线,采用丰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充分营造了和谐、互动、探究、创新的良好学习情境和氛围。</p> <p class="ql-block"> 中国古代诗词是祖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咏鹅》这首歌就是根据唐代诗人骆宾王同名诗篇创作的古诗新唱歌曲,曲调清新隽永,充满童趣,极富形象性与音乐性。上课伊始,谢利曼老师就为同学们创设了与作品情绪相适应、与孩子生活相关联的情境和氛围,帮助学生借助直观性的感性体验理解音乐,进而轻松、自然地表现音乐。整节课以歌唱为主,融合诵咏、演奏、声势、即兴表演等多种表现形式及活动内容,以趣味化游戏方式开展音乐活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歌唱、表演、创编等各个环节。教师不断鼓励学生大胆地展示自我,节奏练习、旋律模唱和反复跳越记号的学习也巧妙融入互动之中。师生和谐,教学相长,生动展示了“鹅戏清波”的艺术形象。</p> <p class="ql-block"> 歌曲《箫》是一首2/4拍、抒情优美又轻松愉悦的江南民歌。导入环节,陈文文老师先请学生欣赏箫演奏的乐曲,让学生做好思想和情绪的准备,在饶有兴趣的情境中投入学习。揭示课题后,通过初听整体感知、复听哼鸣模唱熟悉全曲旋律,接着通过聆听老师范读歌词,让学生记住歌曲的结构,理解歌曲的情感。陈老师用自己的示范表演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引导学生加深对音乐的理解,充分挖掘作品所蕴含的音乐美,让学生在艺术的氛围中获得审美体验,做到以美感人、以美育人。</p> <p class="ql-block"> 赵艳老师教学《小溪流水响叮咚》这首优美抒情、富有田园风格的儿童歌曲。她以听赏歌曲入手,开门见山地讲解歌曲的内容,设置问题,为学生进一步感受、体验,表现歌曲做好了铺垫。在学唱的过程中,采用划旋律线的方式,说一说旋律进行的方式,让学生体会旋律进行在音乐中的表现作用,更好地理解和表现歌曲。她采用丰富的教学策略,让学生有目的地听,循序渐进的唱,从而感受生活的美好,抒发对美丽祖国的深情厚爱。</p> <p class="ql-block"> 凭案析理,就课论道。课后,刘智慧副校长和组内教师面对面交谈,老师们分享了课堂实践中的亮点和收获,也探讨了音乐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技能和方法。刘校长就如何践行新课标细致耐心地对老师们进行指导,并希望大家继续学习探索新的音乐教学理念,实现自己的教育理想。</p><p class="ql-block"> 春之美,在于生机与勃发;教之美,在于专研与提升。相信在未来音乐教与研的路上,老师们能够不断锤炼自我,凝心聚力,向美而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