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石桥中学2023.3.27—3.31各教研组活动记录</p> <p class="ql-block"> 教研活动的开展是教师互相切磋学习的摇篮;是开展教学研究、研讨、交流教学经验的阵地;是教师共同成长的桥梁和纽带。</p> <p class="ql-block">活动主题 "阅读成就未来”世界读书日活动方案 </p><p class="ql-block">活动时间:4月8日一4月23日</p><p class="ql-block">活动形式:班集体活动</p><p class="ql-block">活动一:</p><p class="ql-block">①4月3日一4月7日</p><p class="ql-block">②学习“好书推荐词”的写法.</p><p class="ql-block">③七八.九年级根据本学期阅读任务,设计“推荐词并在班中朗读,评选优者.</p><p class="ql-block">收集文字、视频资料等。</p><p class="ql-block">活动二:</p><p class="ql-block">①4月10日-4月14日</p><p class="ql-block">②“好故事、好情节、好段落”翻读</p><p class="ql-block">③餐厅、客厅中与家人分享。</p><p class="ql-block">④收集朗读视频,照片,亲子阅读的感受。</p><p class="ql-block">活动三:</p><p class="ql-block">①4月17-4月21日</p><p class="ql-block">②读名著“写心得”“绘手抄报”、“设计思维导图”</p><p class="ql-block">③班集评比,推选优者。</p> <p class="ql-block">石桥中学英语组主题教研</p><p class="ql-block">时间:2023年3月30日</p><p class="ql-block">主题:探讨八下第一单元整体教学实施以及达成评价</p><p class="ql-block">教研过程:坚持以评促学,以评促教,将评价贯穿英语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引导学生运用评价结果改进学习。我们以八下第一单元单元为抓手,基于上周的研讨出的单元目标从课堂评价,作业评价,单元评价三个方面进行了研讨:郑红艳老师和刘梦娇老师提出课堂评价一定注重过程性评价,让学生来评价学生的成果,找出不足,提高自己以及他人水平。在作业评价方面王雪姣老师提出依据教材第二页图标根据授课期间天气实际情况做词卡并实际运用,采用谁展示谁讲解,其他人补充的形式进行,再针对反馈找到问题,教师随时进行指导,激励学生不断进步。邢媛媛老师提出单元评价方面以口语书面形式进行,属于结果评价,要对声音,肢体语言等方面进行评价,最终讨论形成report ,王海丽,杨俊红老师在评价中认为要基于学情也就是学前学情和学后学情结合进行评价,最终大家在这几方面达成一致。</p> <p class="ql-block">3.31日数学组教研总结</p><p class="ql-block">教研主题:数学课堂的教学方法</p><p class="ql-block">在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与学生共建轻松,愉快的教学平台教师通过引导.启发学生能积极地学习,使整个教学阶段所学到的知识得以巩固和深化从而提高教学质量。</p><p class="ql-block">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p><p class="ql-block">一方面,让学生认识到数学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的,是无处不在的:一方面,就是老师积极的融入到学生中去,耐心的和学生探讨学生提出的貌似单纯的问题,和学生探讨各种题型,研究解题思路,满足学生探索知识的渴望,总的来说,这两个方面都是很有效的激励学生对数学感兴趣的方法。</p><p class="ql-block">2 积极设置情境教学</p><p class="ql-block">教学中教师既要关心学生,平等合作建立朋友式的新型师生关系,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又要优化教材 创设情境,寓教于趣,以趣促思,开发心理潜能使学生以良好的认知情绪和深厚的学习兴趣投入到学习中去。</p><p class="ql-block">3.转变教学方式</p><p class="ql-block">要想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果,必须转变原有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用自己的激情去诱发孩子的激情,用自己的热情情感染孩子,使学生和你心心相印、协调一致,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创立良好的教学情境,师生在和谐的氛围中学习,才能提高学习效率。</p><p class="ql-block">4.新旧知识连接</p><p class="ql-block">首先,要讲清每个概念的来龙去脉确保知识的融会贯通。其次,备课要认真备教材。每一节课的内容要根据学生水平由浅到深,循循善诱让学生参与到公式的推导过程中来。使学生即能掌握好基础,又能无所畏惧地攻克学习的难关。最后,要引导学生学会复习。学生经历一个阶段的学习后,需要复习一下,否则知识容易忘记。</p> <p class="ql-block">3.27理化生教研组主题教研</p><p class="ql-block">教研主题:讨论教学评一体化理念下的学习目标</p><p class="ql-block">教研内容及总结:</p><p class="ql-block">目标是学生预期的学习结果,即完成学习任务或学习活动所要达到的要求和质量标准,它为设计教学活动和教学评价提供依据。“教学评一体化”课堂主张以学习产品(成果、结论)为固着点,组织递进性学习活动,把学习产品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即教学评一体化理念下的学习目标更关注学生学习成果和成就标准。教学评一体化理念下的学习目标与传统教学目标比较,强调突出学生产出思维成果,强调目标的可操作、可测评性、突出成果性。可操作、可测评即通过什么样的方式,观测出学生确实已经完成了本课的教学目标,即用学生学习结果进行描述。目标的可操作性和可测评性一般是相辅相成的,动词表达具有可操作性,一般即具有可测评性,反之亦然。但两者在侧重上又有所区别,可操作和可测评性都注重对外显动词的选择,可测评性还要求行为条件的情景化和表现程度的具体化。</p> <p class="ql-block">史地政组教研 3.29日 </p><p class="ql-block">主题:</p><p class="ql-block">从知识学习到素养发展—大概念的教育意蕴</p><p class="ql-block">内容:</p><p class="ql-block">一、大概念的内涵与不同表达视角</p><p class="ql-block">大概念是指可以适用于一定范围内物体和现象的概念,与此相对应,我们将只运用于特定观察和实验的概念称小概念。</p><p class="ql-block">大概念的不同视角:从外延看,大概念适用于一切学科知识,不同领域也会有不同的概念,而大概念是对世界本原的认知,跨学科内容的组织,核心概念则侧重于学科内的知识。</p><p class="ql-block">二、大概念的特征及其他知识的关系</p><p class="ql-block">特征:中心性,可持久性,网络状,可迁移性。</p><p class="ql-block">大概念与其他知识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从位置上看,大概念处于学科知识的中心,大概念的“大”不是宏大、广大、基础,而是“核心”。大概念与其他学科概念、知识具有密切联系,可以与其他学科概念、知识组合成完整的知识结构。</p><p class="ql-block">通过本次研讨老师们对大概念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为今后教学奠定基础。</p> <p class="ql-block">教研组:音体美微教研组。 </p><p class="ql-block">教研时间:2023.3.29 </p><p class="ql-block">教研主题:如何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p><p class="ql-block"> 首先学会模仿,学会延伸相关知识来启发自己的联想力和想象力,其次要丰富知识经验,用扩展训练激发自己的联想力和想象力,再次要提高自身文艺修养,培养多种爱好,培养丰富情感,最后要善于进行观察,丰富表象储备要懂得模仿,你模仿得越像,说明你的再造想象能力就越强。模仿的过程就是你抓住事物的外部和内部特点的联系过程,通过摹仿.你就能逐渐认识事物之间的某些必然的联系。</p><p class="ql-block">掌握了模仿这种方法,你就会自觉地把一种事物与和它有联系的另一种事物进行对比,这就是想象了。想象是客观外界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它不是凭空产生的,必须以丰富的知识经验作为基础。当我们想象某事物时,就是捕捉该事物与头脑中经历过的事物之间的特征和属性的关联,而头脑中事物特征和特性的获得首先得靠观察。广泛的兴趣和多方面的爱好可以使你思路开阔,想象也就有了广阔的天地。想象的水平是依一个所具有的表象的数量和质量为转移的:表象越贫乏,其想象越狭窄、肤浅,有时甚至会完全失真,表象越丰富,其想象越开阔、深刻,其形象也会越生动逼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