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樱花雨,惊艳了一个小世界!

飘雪

<p class="ql-block">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樱花季,申城的大街小巷,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樱花开。一簇簇的粉嫩的樱花挂满枝头,远看是一片片粉白的云朵,落在摩天大楼和绿树红墙之间。比起国色天香的牡丹来,樱花更贴近大众审美,更接地气,更受市民的喜爱。花开时节动京城!🈵城的人都出门赏花啦!😁😁</p> <p class="ql-block">  小楼昨夜听春雨,清晨出门踏落花。</p> <p class="ql-block">樱花一枝春带雨</p> <p class="ql-block">  淅淅沥沥的春雨中,看路边满树樱花,粉红的花蕾吸足了雨水,晶莹剔透,梨花带雨分外惹人怜爱。随着微风轻轻摇曳,粉粉白白的花瓣缤纷飞舞,星星点点,落红满地,有人称之为“花吹雪”,还真是活色生香,风情万种!</p> <p class="ql-block">著名學者、作家原《新民晚報》高級編輯曹正文(米舒)先生发了召集令,組織我們米友團探访一位奇人,一位从事微缩艺术的工艺美术大师。哈哈哈😃难道是孙悟空,变!变!变!金箍棒变成了绣花针?好奇又神秘😄😄😄</p> <p class="ql-block">  来到陆家浜老南市牌楼路一幢不起眼的老小区,我们走进了黄跟宝先生的工作室。啊,小小的陋室里面别有洞天!</p> <p class="ql-block">先上图!</p> <p class="ql-block">三个大玻璃厨摆满了各种微雕微缩艺术品!</p> <p class="ql-block">开眼啦!</p> <p class="ql-block">大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p><p class="ql-block">黄跟宝是上海市工艺美术大师,上海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p><p class="ql-block">魔都这位爷叔,四十多年如一日,就在这个小小的工作室,潜心制作各种微缩艺术品。他制作的微缩乐器和微缩明清家具、微缩石雕多达几百件,受到国内外多家媒体的关注……</p> <p class="ql-block">微缩艺术”是在“微雕艺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独特综合民间手艺,把原有的作品严格按比例缩小,用精微的制作手法,使作品变成了“迷你”的小玩意儿。😁😁</p> <p class="ql-block">谈起做微雕的初衷,黄大师说,过去家里条件不好,又特别喜欢乐器,就跟着父亲学木匠手艺,动手做了自己喜欢乐器,慢慢就迷上了做微雕。</p><p class="ql-block">一张图,让你感受微雕有多小(虽然乐器变小了,但它们还是能发出声音)</p> <p class="ql-block">手里这个古琴,高度只有12厘米,宽度也不过一个硬币的直径。</p><p class="ql-block">本来已经很迷你了,还要在上面雕刻出精美的纹路,有多难可想而知。这不仅要细心,更要耐心。</p> <p class="ql-block">来看看他的艺术成就:</p><p class="ql-block">1989年以来,按意大利名琴“斯特拉利瓦利”的1:100、1:225、1:800比例微缩的小提琴曾三次打破吉尼斯世界纪录。</p> <p class="ql-block">微雕作品</p> <p class="ql-block">上过中央电视台!</p> <p class="ql-block">上过湖南卫视直播的《妙手神探》</p> <p class="ql-block">1994年,“美国提琴协会”破例为其举办“特邀黄跟宝微型乐器展”。</p><p class="ql-block">1996年3月,在日本东京电视台举办的“世界巧手锦标赛”中获得冠军。</p><p class="ql-block">2004年,随上海文广代表团赴法国参加“中法文化年上海周”的文化交流。</p> <p class="ql-block">5:1微缩民族乐器古筝、古琴、扬琴、月琴、琵琶、二胡等。</p> <p class="ql-block">2016年,作品《微缩文案》获国匠杯金奖</p> <p class="ql-block">2018年,微缩作品《清代中堂》入选当代中国工艺美术双年展。</p> <p class="ql-block">  说起他的宝贝,黄跟宝大师如数家珍,娓娓道来: </p><p class="ql-block"> 微缩器具制作技艺是一项结合传统雕刻和木雕榫卯技艺的综合技艺,通过微缩技艺手法将作品按比例缩小,完全复原物件的结构与技法。使用相同的材质原料,从选材、加工、榫卯、组装、抛光,数十道工序,每个环节逐一复刻,将作品缩龙成寸,精细雕刻,细致打磨,将各种生活中的器具用微缩手法做成精美的艺术品,展现精湛的传统手工技艺。</p><p class="ql-block">黄跟宝数十年的时间制作了各类微型明清家具及乐器数百种。其制作的微型明清家具,完全采用传统工艺结构,具有很高的欣赏和收藏价值;其制作的乐器均以1:100的比例微缩,并都能演奏。其作品技艺精巧、结构紧俏、玲珑秀气、巧夺天工</p> <p class="ql-block">画家董之一先生也来了,内行看门道,和黄跟宝先生一起研究技法。看这个小琴台,三下五除二拆成了一个个小零件了。哈哈哈,乐高算什么?</p> <p class="ql-block">上海收藏协会副会长陈克涛先生也到场参加了活动。</p> <p class="ql-block">陈克涛先生给予黄跟宝大师很高的评价!</p> <p class="ql-block">最让人难以置信的,是他厨柜里的一幅在一根十几厘米的牛骨上,刻出了等比缩小的《清明上河图》!上面足足有800多个人物!我们看到花了眼,怎么也看不清。黄先生拿出来放到了显微镜下,我们才看清楚。绝对的精品!</p><p class="ql-block">我惊奇的问:这也是您雕刻的?老爷子说:这是个大工程,耗费了我几个月的功夫。我惊叹不已,难道您有“十八般武艺”?收藏家陈克涛先生骄傲的说:“我们工艺美术师就要🈶十八般武艺!</p> <p class="ql-block"> 老爷子热爱微缩微雕艺术,亲力亲为,每道工序都不含糊,也不售卖,所以每一件都是孤本!甘居陋室的魔都老爷叔坚守的是什么?可能这一代的年轻人永远不会懂!满屋子的宝贝如果变了现……我数学是体育老师教的,算不过来😁😁</p> <p class="ql-block">隐藏在魔都各行各业的能工巧匠知多少?不由得感叹:高手在民间!</p> <p class="ql-block">今天的领队米舒先生是沪上著名作家,七十年笔耕不辍,出书七十余部,深受读者喜爱。左一是画家董之一先生,曾任《新民晚报》美编主任,也是一位沪上知名的画家。右二的陈克涛先生是一位收藏名家,书画、瓷器、金石多个领域研究广泛,造诣之深,在收藏界是首屈一指的大佬👍🏻👍🏻右边的黄先生是电视台退下来的老记者。今天的“老记”来好几位,就不一一介绍了</p> <p class="ql-block">左二的董先生也是一位勤奋的画家,画簿随身带,走到哪里画到哪里。</p> <p class="ql-block">随手拿出来的都是一个金奖!</p> <p class="ql-block">大家参观提问拍照,忙得手忙脚乱眼不够用,争相和大师合影留念。让我们和大师一起坚守!</p> <p class="ql-block">米舒先生嘱偶与和黄跟宝大师同框拍照,并作文留念😁😁</p> <p class="ql-block">中午有“地主”柳志峰先生安排好的在德兴馆喝春茶,尝春菜,草头圈子、荠菜年糕烧什锦、八宝鸭、小黄鱼、肺头汤……还能吃到浓油赤酱地地道道的本帮菜,完美!</p> <p class="ql-block">《新民晚报》老报人</p> <p class="ql-block">米友團老友再相聚总是有说不完的话,劫后余生更是唏嘘🤫</p> <p class="ql-block">老记者协会,剪称“老记”😁😁</p> <p class="ql-block">又认识了几位新朋友,大家都是同道中人!相逢何必曾相识😁😁😁</p> <p class="ql-block">朋友中柳老朱老最高寿,我们也沾沾他们的福气!</p> <p class="ql-block">回程时特意弯到最美公交车站,樱花季的车站🈶多美?</p> <p class="ql-block">疑是在京都还是大阪?</p> <p class="ql-block">公交站还设了打卡点,贴心!</p> <p class="ql-block">再见待来年!</p> <p class="ql-block">好想留住三月,留住三月樱花绽放美丽的季节,留住那一朵朵花开的真实和一个个逝去凄美的故事。春去秋来,花开花落,我们怀念过去一年逝去的生命,也许<span style="font-size:18px;">生命就像这樱花般短暂,我们无能为力……我们热爱生活,我们为了让世界变得更美好而默默努力。我们为勤劳的小蜜蜂大声讴歌,因为他们是最值得敬重的人!绚丽的樱花为了这些平凡又真正伟大的人而绽放……</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