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中的非遗之《陕北说书》

李全生

<p class="ql-block">  “陕北说书”是陕北地区一种非常重要的汉族曲艺说书形式,是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流行于延安、榆林等地。最初,“陕北说书”是穷苦的盲人走村串户,利用陕北的民歌、小调演唱一些传说、故事来维持生计的技艺。所以,“陕北说书”又称“盲人说书”,当地人称“瞎子说书”。后来又吸收了眉户、秦腔、道情、信天游的曲调,逐步形成了“陕北说书”。其演唱形式是艺人手持三弦或琵琶,自弹自唱,说唱相间,分为“三弦书”和“琵琶书”两种。延川县贾家坪镇张家河村的盲人张成祥就是琵琶说书的“代表性传承人”。</p><p class="ql-block"> 张成祥三岁时因出天花发高烧未能及时治疗导致双目失明,贫穷的家庭又雪上加霜。五岁时开始学艺,十五岁那年,为了生计,贾家坪公社书记将张成祥引荐给延川县曲艺宣传队琵琶说书传承人白志亮老师傅,并拜师学艺,从此走上了陕北说书之路,成了知名的陕北盲艺人。</p> <p class="ql-block">2015年,跟随著名摄影家李国华去陕北采风。2月24日(正月初六),我们来到了位于延川县贾家坪镇张家河村的张成祥家。这是我第一次也是唯一次见到张成祥,他喜欢蹲着与人聊天交流。</p> <p class="ql-block">张成祥说书半个世际,他是延川县曲项琵琶说书的唯一传承人。他想把陕北说书传承下去。</p> <p class="ql-block">他创办了陕北说书传习所,首批招收了8名学员,其中6名是盲人。为了培养和留住学员,把陕北说书传承下去,张成祥让学员免费吃住,还给学员发工资。</p> <p class="ql-block">张成祥说书时左腿绑上3块木板,叫“甩板儿”,用来打鼓点。</p> <p class="ql-block">右手戴上7块木板,叫“麻喳喳”,用来打节奏。</p> <p class="ql-block">第一次听陕北说书,第一次听张成祥说书,他拴好了“麻喳喳”,绑好了“甩板儿”,调好了弦子,“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有道君王安天下,无道君王害黎民……”一开口就让我感到了震撼!</p> <p class="ql-block">听张成祥说书,准确的说他不是在说,而是在“喊”,不是在唱,而是在“吼”!他那有点沙哑时儿低沉,时儿高亢若带忧伤的声音,是他对人生之路艰辛而曲折的诠释,是对生活压力的释放。</p> <p class="ql-block">家里来了山东的客人,又正逢春节,张成祥非常高兴。他一连给我们说了三段书,他的孙子孙女也围着听。</p> <p class="ql-block">说完了书,张成祥感觉意犹未尽,又拉起板胡,并与老伴合唱了一曲陕北民歌《蓝花花》。他老伴有一副天生的好嗓子,像山泉一样清澈,像银铃般的清脆,有天籁般的声音。</p> <p class="ql-block">张成祥是著名作家史铁生《命若琴弦》中师傅的原型。一位性格倔犟,又无比坚韧的知名盲艺人。</p> <p class="ql-block">难以置信,张成祥不但能说会歌,能弹能拉能吹,而且他还会制做乐器。他用的曲项琵琶就是他自己做的。</p> <p class="ql-block">每做完一道工序,张成祥都反复检查核对。他那粗糙的双手,像眼睛一样,能“看”到琵琶的制作的瑕疵。</p> <p class="ql-block">一把琵琶制做或维修完成后,张成祥都要认真调试每一根琴弦。有时音色不准还要重新返工。</p> <p class="ql-block">这些用坏了的琵琶,都是张成祥自己做的。虽然坏了,他也舍不得扔。</p> <p class="ql-block">在张成祥的床头上,有一个崭新的大木箱子,我意为是装被褥衣服用的,当他打开箱子,从里面摸出一团琴弦时我才发现,里面放的尽是琵琶配件、制作琵琶的工具、材料等。</p> <p class="ql-block">在村里,张成祥有良好的人缘。刮风下雨,冬天没事邻居都愿意来找张成祥聊天,听他说书讲故事。</p> <p class="ql-block">张成祥的老伴也是个热心人,邻居家里临时有事,他们会把孩子委托给她照看。</p> <p class="ql-block">喜欢唱歌的村民也来听张成祥说书,还经常让张成祥弹琵琶、拉板胡伴奏,来上一段陕北民歌。</p> <p class="ql-block">张成祥有二个“老伴”,一个是张娥女,一个是爱不释手的琵琶。</p> <p class="ql-block">24岁的那年,张成祥经人介绍,与邻村的盲人张娥女结婚。</p> <p class="ql-block">张成祥育有二儿一女,都已成家并生儿育女。現已是一个有12口人的幸福大家庭。</p> <p class="ql-block">调皮的外孙子,学着姥爷的样子。</p> <p class="ql-block">在孙子辈当中,张成祥最欢孙女张紫怡。不仅仅是因为小紫怡聪明活泼嘴甜可爱,还因为她表示愿意跟爷爷学习说书。</p> <p class="ql-block">命若琴弦,向天而歌。过去,说书是张成祥的唯一经济来源,是为了生存,为了生活。現在,说书是为了精神,为了传承。</p> <p class="ql-block">张成祥从5岁开始弹琵琶说书,到2017年,半个多世际,他已弹断了1000多根琴弦。</p> <p class="ql-block">2014年,张成祥获得了北京99艺术馆最佳艺术爱心奖。</p> <p class="ql-block">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2017年5月的一天,张成祥在一次煤气事故中,带着他未了的心愿(弹断1200根琴弦,上星光大道,传承陕北说书)走完了他58年的人生之路。</p> <p class="ql-block"><b>  后记:非常感谢各位亲朋挚友的关注与点赞支持!镜头中的非遗之一《陕北说书》发出仅五天,读者已破万。其实我知道“陕北说书”的图片和文字都不够完美,尤其是图片不够详实。本想等机会再去一趟陕北,一进步采访张成祥,完善一下基本资料,但万万没想到的是,他意外离世。张成祥成了最后的盲人说书的千古绝唱!张成祥去世的时候,纪录片《书匠》剧组正在张成祥的家乡拍摄,剧组听到这一消息后立即赶往現场,纪录了张成祥在生命尽头的那一刻!让人泪目……</b></p> <p class="ql-block">原创作品,版权所有!</p> <p class="ql-block">作者简介:李全生,退役老兵。解放军摄影函校毕业,中摄协会员,中艺摄影学会会员,山东省摄协会员,山东省艺术摄影学会会员,山东省新闻摄影协会会员,济南市摄协德艺双馨摄影家,济南市章丘区优秀文艺家,济南市章丘区摄协副主席。曾在《人民日报》、《求是》、《解放军报》、《中国邮电报》、《中国摄影报》、《大众摄影》、《大众日报》、《齐鲁晚报》、《济南日报》、《济南画报》、《山东通信业》等多家报纸杂志上发表作品1000余幅(组),在全国、省、市摄影大赛中有200余幅(组)获奖。曾获全国企业报好新闻评选摄影类一等奖,山东省专业报刊摄影一等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