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天水”:通渭碧玉关又一文化层

百度编辑

文/张国藩<br><br> 自 《通渭碧玉地境》 印行后, 引起读者反响, 特别是引起广大青少年的兴趣, 起到了乡土教育的作用。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做过报道后, “碧玉” 得到更多人的注意, “碧玉” 研究热兴起。随着研究的深入, 困扰甘肃史学界千百年的“汉天水郡治平襄县址” 的问题逐渐明朗化, 问题得到了基本解决。<br> 在研究过程中, 以郭汉彪、 张国藩、 郭芳全等为代表的碧玉籍文史研究人员, 通过史书记载、 田野考察和出土文物, 找到了天水湖、三堆、 五城遗址, 再通过悬泉汉简记载, 作出“汉天水郡治平襄县址在今通渭县碧玉镇上店子” 的论断。后由张国藩在“凤凰网” 连续发表 《汉天水郡治平襄县址再现实证》 《开发“汉天水” 文化 赋能产业意义深远》 《应重视“汉天水” 文化的研究与开发》 《通渭碧玉关“保卫战”》 《汉天水郡舛误原因分析》 《西汉天水郡的设置及其沿革》 等, 受到国内各大网站的重视, 转载量单篇高达 168 家, 成功将省内外史学界的目光投向碧玉。2021 年 6 月 21 日至 23 日, 由甘肃省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张克复带领省内文史、 考古、 地质专家郎树德、 郝树声、 陈自仁、 刘刚、 张海峰等及碧玉籍文史爱好者郭汉彪、张国藩、 郭芳全组成的考察队对史书提供的重要线索“五城相接”“郡前有湖” “历三堆南” 所述三大地标“五城” “天水湖” “三堆”等遗址正式进行第一次田野调查, 并作了基本认定, 但由于地上移动文物 (秦汉砖瓦) 的消失, 使“五城” 缺乏证据支撑, 需等待新的发现后再作进一步确定。在研讨会上, 专家决定将发掘李家坪仰韶文化遗址、 碧玉来历、 寻找移动文物作为今后田野考察的重点, 以彻底解决西北史地研究上长期存在的这一“痛点”, 也为助力通渭县今后发展做出贡献。<br><br> 《通渭碧玉地境》 印行以来, 笔者并未停止考察、 研究的脚步,收集了一些以前未涉及的资料, 这次补充进来, 并对原有资料进行了修订, 插放了一些图片, 按章节体对体例作了重新安排。现印刷成书, 作为献给家乡一份礼物吧!<br><br> 本书采用了杨兴龙、 李凯莉、 刘云、 郭汉彪、 张信等人提供的照片;老同学王来成及乡谊郭文勤、 郭昌盛等展示了自己收藏的出土于碧玉的文物, 在此一并表示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