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清东陵·探秘乾隆裕陵营房

龙闲赏燕

<p class="ql-block">龙闲赏燕</p><p class="ql-block">美篇号1241752</p> <p class="ql-block">  清东陵位于河北省唐山市遵化市西北30公里处,西距北京市区125公里,占地80平方公里。</p><p class="ql-block"> 清东陵于1661年(顺治十八年)开始筹建,历时247年,陆续建成217座宫殿牌楼,组成大小15座陵园。陵区南北长125公里、宽20公里,埋葬着5位皇帝、15位皇后、136位妃嫔、3位阿哥、2位公主共161人。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宏大、体系最完整、布局最得体的帝王陵墓建筑群。</p><p class="ql-block"> 清东陵1961年被列入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11月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1年1月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全国首批AAAA级旅游景区,2015年10月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详细情况还是自己亲自来清东陵旅游,欣赏皇家古建筑的精髓。</p><p class="ql-block"> 裕陵是清高宗弘历(乾隆皇帝)的陵寝,位于孝陵西侧的胜水峪,始建于乾隆八年(1743年)二月初十日丑时,完工于乾隆十七年(1752年),耗用白银178万多两。</p><p class="ql-block"> 裕陵的建筑规制与景陵基本相同,营建时正值清朝的鼎盛时期,国泰民安,财力雄厚,因此建筑规模宏大,材料精良,富丽堂皇,多有创新。与景陵、泰陵相比,裕陵石像生增加了麒麟、骆驼、狻猊,共有8对,其数量在清代陵寝中居于第二位;隆恩殿内东暖阁被辟为佛楼,从此以后,凡帝陵东暖阁皆建为佛楼,成为定制;其它帝陵陵寝门前的玉带河上都建三座小平桥,唯独裕陵修建了三座规制相同的一孔拱桥,龙凤柱头栏杆两端不用抱鼓石,改用靠山龙,在清陵中仅此一例;隆恩门前的三路三孔拱桥两侧各建一座对称的平桥,自此成为定制。裕陵圣德神功碑楼仿景陵圣德神功碑楼式样,立双碑,东碑刻满文,西碑刻汉字。值得一提的是碑文由仁宗(嘉庆皇帝)颙琰撰写,而汉字则由高宗弘历的第十一子、以书法见长的成亲王永瑆书写。因此,此功德碑不仅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而且还有极高的书法价值。</p><p class="ql-block"> 1928年,发生了震惊中外、骇人听闻的孙殿英东陵盗宝案,裕陵地宫被盗掘。1975年对地宫进行过清理,1977年对裕陵建筑进行了全面修缮,1978年裕陵及地宫对外开放。</p><p class="ql-block"> 我的感悟是:裕陵最值得称道、最富文化内涵的是地宫的建筑。其地宫为传统的拱券式石结构,由九券四门构成。从第一道石门起到最后的金券,券顶、平水墙、月光石上都布满佛教题材的石雕图案,堪称庄严肃穆的地下佛堂。四道石门上有八大菩萨像,第一层门洞券内平水墙上有四大天王像,明堂券顶部有五方佛,穿堂券东西墙壁上有相同的两组五欲供,明堂券和金券东西两壁的月光石上有八宝、法杵、宝珠、喇嘛塔、执壶等图案,还有用29464个藏文和647个梵文镌刻的佛经咒语。这些石雕形象生动,布局严谨,刻技精湛,被誉为石雕的艺术宝库。在明堂券内东西平水墙下设有四组册宝座。金券内设有石制的须弥座形的棺床,棺床正中安设高宗的梓宫,棺下有金井一眼。高宗棺柩左右为孝贤、孝仪两位皇后以及慧贤、哲悯、淑嘉皇贵妃的棺椁。裕陵地宫对于研究清代陵寝、乾隆皇帝的生平以及佛教石刻具有极为珍贵的价值,而裕陵地宫的未解之谜更吸引着人们不断地探求。</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此图来源于网络】  </p><p class="ql-block">《乾隆大阅图》是郎世宁的重要作品之一。描绘了乾隆皇帝于京郊南苑举行阅兵式时的情景。乾隆皇帝戎装骏马,英姿勃发,体现了这位极盛时期皇帝的精神气质。</p><p class="ql-block"> 这是一幅画在绢上的绘画作品,长2.3米,高3.3米,画中的乾隆帝头戴金盔、身穿铠甲,骑在骏马上,精神抖擞、表情中带有帝王的威严和自信,整幅作品具有强烈的写实风格、人物五官凹凸有致,立体效果明显,身上的盔甲描绘得十分细致,具有极强的金属质感。</p><p class="ql-block"> 《御制大阅第三图阅阵》,手卷 设色描金绢本,纵68厘米、横1550厘米。也就是上面面这幅,2009年在苏富比拍出。</p> <p class="ql-block">裕陵营房卫星地图</p> <p class="ql-block"> 【裕营房村平面图】</p><p class="ql-block"> 一、概况</p><p class="ql-block"> 裕营房村位于遵化市西25公里长城脚下的马兰峪镇,村北紧临许家峪村,南部相连定营房,始建于清乾隆年间。村行政区面积2368.7亩,共有274户,1136口人,汉、满、蒙古、壮多民族聚集区。其中少数民族占95.4%。耕地1154亩,山场1095亩。建成区面积204亩,村民收入以板栗、核桃种植和粮食生产为主。</p> <p class="ql-block">裕陵营房卫星地图</p> <p class="ql-block">二、建村时间 </p><p class="ql-block"> 裕营房原为守护胜水峪(乾隆皇帝)裕陵(始建于乾隆八年,公元1743年)的八旗官兵和礼部营房,妃园寝不单建营房,其兵、礼部员役都住在同一帝陵营房内,事务由帝陵衙门管理。后繁衍成村,故取名为裕陵营房,后简称裕营房。</p><p class="ql-block">三、人员设置</p><p class="ql-block"> 裕陵礼部衙署二十九间,郎中1员、员外郎2人,各给房四间;读祝官2人、赞礼郎4人,各给房三间;笔帖式4人,各给房二间;(乾隆四十六年奏准,裁减笔帖式2人,官房四间。)执事人役151人及牛羊圈共房一百六十一间;牛羊圈九间。(乾隆四十三年奏准,裁减校尉4名、屠户3名、细户1名、果户1名、鹰手1名、喂牛羊人5名,官房十五间。)</p><p class="ql-block"> 裕陵八旗总管1人,给房七间;翼长二人,各给房五间;防御16人,各给房四间;骁骑校2人,各给房三间;笔帖式2人、领催马甲80名,各给房二间。</p><p class="ql-block"> 裕陵皇贵妃园寝礼部:读祝官2人、赞礼郎3人,各给房三间;执事人役44名,各给房一间。(乾隆四十三年奏准,裁减骑校4名,官房四间。)</p><p class="ql-block"> 裕陵皇贵妃园寝八旗防御8人,各给房四间;骁骑校1人,各给房三间;领催马甲40名,各给房二间。</p> <p class="ql-block">【钦定大清会典事例记载截图】。</p><p class="ql-block">四、职责</p><p class="ql-block"> 陵寝礼部: 陵寝设的礼部与国家的礼部不一样。陵寝礼部主要负责供应做供品所用的面、油、粮、果、酒、畜;主持祭祀礼仪并监礼、赞礼、读祝文、焚化纸锞;宰杀牛羊,制作太牢、少牢;打扫地面、清除杂草;管理金银器皿库。陵寝礼部主要为祭祀服务,所以也叫奉祀礼部。</p><p class="ql-block"> 护陵八旗:清延对皇陵的防护极为重视,派遗最亲信的八旗兵进驻各陵。护陵的八旗兵也称兵部。值班的八旗官兵驻守在陵院门外的东西班房内、昼夜巡逻。</p><p class="ql-block"> 陵寝祭祀之日,值班的八旗官兵配合内务府、礼部司员启闭宫门、隆恩殿门,抬撤桌张、支领金银器皿、掌管礼部金银器皿库房的外门钥匙。不值班的八旗官兵平日驻扎在陵园外的营房内。护陵八旗的官印称关防,铜制,满汉两种文字,篆文,阳刻。</p><p class="ql-block"> 陵园外围园寝中,只有端慧皇太子园寝驻有八旗兵,额设同妃园寝,其他园寝均由绿营官兵保护。</p> <p class="ql-block">【照片文字:裕營房村修理關帝廟工程完竣會首等合影紀念 民國二十八年十月 興隆辦事處五營房聯保辦公處】。 </p><p class="ql-block">五、建筑设施和归置 </p><p class="ql-block"> 营房内除两系统官兵员役居住的房院外,兵部营房内都建有关帝庙一座,为兵、礼部人员顶礼膜拜和集体活动的场所。清朝帝王为了保护陵寝的安全,永祚皇图,江山万代,不仅从物质上以较高的俸禄换取护陵人员的忠孝,而且在精神上还利用关帝庙教化护陵人员,以提高他们的“皇权神授”意识,增强“忠孝结义”精神,所以在护陵营房中广修关帝庙。裕陵营房关帝庙前殿五间,后殿三间,有山门一间,均无钟鼓楼和配殿。有西耳房三间,殿前主位正中是“汉寿亭候”。</p><p class="ql-block"> 关圣帝君坐像一座,左边关平抱印,右边周仓持刀站像一座。裕陵营房关帝庙的文臣武将神像还有廖化、马良、华佗。座。裕陵营房关帝庙的文臣武将神像还有廖化、马良、华佗。后殿供奉关帝的祖上三代神像。关帝庙的山门、大殿,挂有匾额“万事人极”,大殿两楹挂有对联:“关夫子,孔夫子,二位夫子;读春秋,写春秋,一部春秋。”各殿四周墙上绘壁画,前檐额枋上是“苏式彩画”。关帝神像前供放着神牌,神牌上的文字是清朝各代皇帝加封给关帝的谥号,从顺治九年到清末光绪朝,关帝的谥号累增到22个字,全称是:“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护国保民精诚绥靖诩赞宣德关圣帝君”。</p><p class="ql-block"> 住在营房的护陵人员除了参加陵寝祭祀外,其次重要的祭祀活动就是顶礼膜拜“关圣帝君”偶像。关帝庙每年有三大祭祀,关帝的圣诞五月十三日是固裕祭日,逢二月、八月都是选择吉日做为祭祀日期。每次祭日,不值班官兵全部参加,祭祀人员于前一日斋戒一天,这一天,不祭神、不还愿、不上坟、不作乐、不会筵席、各衙门不办公,护陵人称五月十三日为“祭科”。比二、八月祭日更为隆重,人们就像过节一样,祭祀礼仪结束后,各在本营房关帝庙集体会餐一次。这些关帝庙平时是护陵人员班余时间集中的地方,他们在这里论文比武、切磋技艺、说书聊天、谈今讲古;也有上香讨签、求神还愿的。这里既是护陵人员学文练武的公共场所,又是宣扬忠孝仁勇思想、传播关帝神灵功德的圣地。每到晚上,各殿堂灯火辉煌,更是人们晚饭后向往的地方。关帝庙在各营房所居方位一样,都在兵部主门之内,裕陵营房的关帝庙原址就是现在的裕营房村委会院址。此庙于1967年“破四旧”时被拆毁。</p> <p class="ql-block"> 【裕营房村平面图】</p><p class="ql-block"> 兵部营房内,还建“兵部衙门”一座,是处理本陵及所属的皇后陵和妃园寝保护事务的负责机关。礼部营房内设“奉祀礼部门”一座,是处理本陵奉祀事务的负责机关。还建有为完成礼部任务而设置的附属设施:有金银器皿库、祝版房(俱储存祭祀器具)、果楼(上下二层)、暖果窑(俱储干鲜果品)、冰窑各一座;有加工祭祀供品的油面房、糖酱房、磨房各一座,酒房(烧酒)二座;有为饲养祭祀牲畜的铡草房、牛圈、羊圈、黑牛(做整牛供即“太牢”用)房,乳牛(挤奶用)房各一座。这里的牛房并不是一般的牛棚,黑牛、乳牛房各自为院,院墙面阔十一丈,进深十一丈七尺,高九尺,厚二尺二寸。用旧样城砖灰砌。有瓦门楼一座,面阔一丈一尺八寸,进深五尺一寸,高九尺,装棋盘大门(有明显横竖门带)两扇。门楼至房门前铺甬路,长四丈七尺五寸,宽三尺二寸,其规制超过下层官员的房院。</p> <p class="ql-block">  裕陵营房建有大门三座:其中西南门通往旧太营房;东南门(南面)通往定营房、北门通往许家峪村的仓房。营房的大门房均单间,朱门两扇,豆渣石制的门槛有两个半尺宽的豁口,以便大车通行。</p><p class="ql-block"> 据营房建筑工程销算《黄册》记载,裕陵营房大门阔丈四尺,进深一丈六尺,檐柱高一丈五寸。大门外都有石平桥一座,长九尺,宽一丈,自装板(桥洞下铺墁的石板)上皮至过梁(桥梁)上皮高五尺,与金刚墙(桥洞两侧墙)、四雁翅墙(桥洞两端的八字形迎水墙)俱豆渣石成造,见缝下生铁银锭、熟铁扦。围墙外开挖泄水沟一道,与各石平桥(此桥也是在1967年时被拆毁)桥洞相通,上口一丈九尺,下口宽一丈八尺,均深九尺,形似护城河。各大门内有看守房一座,二间。迎面有影壁一座,长一丈九尺,至拔檐高九尺五寸。</p><p class="ql-block"> 营房内的街道纵横有序,形似棋盘,横向是数条小巷,纵向是一条主街从当中贯穿,街巷似蜈蚣形状,所以人们称之为“蜈蚣街”,每条主街有水井两眼。营房外围大墙用豆渣石的阶条石和旧样城砖成砌,一般高一丈五尺,厚二尺八寸,八字形砖砌堆顶。</p><p class="ql-block"> 另外,各系统的官兵员役都携带家眷在营房居住。住房按等级分配,以家庭为单位,独户为院。</p><p class="ql-block"> 各等级的住房规制都有严格区分,据销算《黄册》记载,裕陵营房等级最高的八旗正、副总管,每院大门一座,柱高八尺,进深一丈,面阔八尺五寸;二门一座,檐高六尺八寸,进深四尺二寸,面阔八尺五寸;主房三间,柱高一丈,进深二丈二尺,各间面阔一丈,前廊深四尺,后廊深五尺。正总管厢房二座,每座二间,为四合院 ;副总管厢房一座,二间。以下内府郎中的大门、主房、厢房都比总管小,并无二门,大门檐高七尺二寸五分,进深一丈九尺,各间面阔 一丈,前廊深三尺,后廊五尺;厢房一座,一间。以下逐级分别为三间带耳房(无廊)、三间、二间带耳房。等级最低的八旗披甲内府拜唐阿、礼部差役人,大门檐高七尺一寸,台基进深三尺九寸,面阔七尺四寸;每名给房二间,柱高八尺,进深一丈二尺,每间面阔九尺。等级最高的院子占地三亩,最低的占地二分五厘。以上各等级的大门,二门都装棋盘门,门内建影壁。官员院无二门的,大门内影壁呈直角形,称曲尺影壁,各凑长三丈,最低等级的大门内影壁长八尺。凡各房院的大门、二门至主房堂门,厢房、耳房门都有甬路相通。五品以上官员院的甬路宽四尺,铺墁三路(三趟)一尺二寸方砖,用沙滚砖镶边,八旗兵六品以下官员院的甬路宽三尺二寸,礼部差役人院甬路宽二尺八寸,俱用沙滚砖铺墁地。</p> <p class="ql-block">六、满族老姓氏考</p><p class="ql-block">  满族人的姓氏是其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的反映之一,在满族共同体形成时期,其姓氏是多音节的,用汉字写就是二个或二个以上汉字共同组成。现将居住在此地的满族姓氏对照表整理如下:【敖】满族老姓包括:敖佳氏、鄂济氏、瓜尔佳氏、乌西勒氏等。【关】满族老姓包括:瓜尔佳氏、官佳氏、卦尔察氏、舒穆禄氏、乌苏氏、洪佳氏、洪鄂氏、洪鄂春氏、索尔济氏等。【奎】满族老姓包括:奎佳氏等。【刘】满族最早使用的汉字姓,老姓包括:伊喇氏、伊里氏、伊拉齐氏、刘佳氏、宁古塔氏、查佳氏、钮祜禄氏、钮图氏、吴库哩氏等。【付】满族老姓包括:富尔库鲁氏、傅察氏等。【赵】满族最早使用的汉字姓,老姓包括:爱新觉罗氏、伊尔根觉罗氏、舒舒觉罗氏、呼伦觉罗氏、阿颜觉罗氏、阿哈觉罗氏、察拉觉罗氏、通颜觉罗氏、西林觉罗氏、嘉穆瑚觉罗氏、格林觉罗氏、哈尔哈觉罗氏、舒善觉罗氏、兆佳氏、兆尔佳氏、董鄂氏、鄂卓氏、鄂岳氏、喜塔喇氏、刁落氏、觉尔察氏、蒙鄂络氏、乌喇纳喇氏、希卜鲁氏、塔察觉尔察氏、吴鲁哩氏、钮祜禄氏、伊拉里氏、佟佳氏、巴雅拉氏等。【舒】满族老姓包括:舒佳氏、舒穆禄氏、舒舒觉罗氏、舒尔都氏、舒墨哩氏、书玛哩氏、舒穆哩氏等。【孙】满族老姓包括:孙佳氏、喜塔喇氏、觉尔察氏、舒穆禄氏、精格理氏等。【谭】满族老姓包括:傅察氏、他塔喇氏等。【那】满族最早使用的汉字姓,老姓包括:纳喇氏、那拉氏、那木都鲁氏、乌勒理氏、查喇拉氏、那勒加氏等。(其余姓氏正在整理中)</p><p class="ql-block"> 解放后,随着农村新房的不断发展,原建筑已寥寥无几。裕营房拥有悠久的守陵文化,历史源远流长,民族风俗独特,人文内涵丰厚。裕营房村1961年4月属于原营房公社,1984年3月改建营房满族乡,1989年4月,原营房满族乡撤销,并入马兰峪镇至今。</p> <p class="ql-block"><b> 【</b>杨二在裕营房当时结婚住的房屋】</p><p class="ql-block"><b>七 、烈士英名录</b></p><p class="ql-block"> 1985年末统计,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中和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他们为了人民的解放和幸福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其死重于泰山,应该青史留名,永志不忘。兹按烈士原籍的村分列如下:<b>裕营房村:付瑞珍。</b></p><p class="ql-block"><b>【历史人物简介】</b></p><p class="ql-block"> 杨二,满族,1889年出生在遵化马兰峪古楼后的一间小草房里。他初小文化,幼年叫杨玉庭,被逼造反后曾叫杨森、杨占山,抗日暴动后叫杨振荣。他排行老二,为此人称杨二,绰号“野山鼠”。</p><p class="ql-block"> 1938年10月14日至16日,在遵化城内,阁楼南面大门口处,停放着一具尸体,尸体蒙着黑纱,头前摆着一张八仙桌,上面设有香烛纸马和供品。尸体两旁悬挂着一幅非常醒目的对联,上联是“京东野山鼠”,下联是“绿林杨二爷”。对联的含义有褒有贬,据说这是出自日本驻遵司令渡边之口。</p><p class="ql-block"> 许多黎民百姓和具有爱国之心的人不惧荷枪实弹的日本兵,他们满腔悲愤,利用各种不同形式,默默悼念这位在遵化、兴隆一带遐迩闻名的由反抗封建压迫到反抗民族侵略的绿林英雄——杨二。</p><p class="ql-block"> 1924年,杨二在<b>裕营房</b>结了婚。其妻阎氏,是马兰峪孝陵内务府圈(西沟村)的满族人。杨二为生活所迫,婚后几天就到兴隆太平村一带砍板。一年四季,除雪覆山峦外,很少回家,马兰峪、东陵一带是清朝的封建领地,当时,八旗人中一些身为千总、郎中的大小头目还颇有势力。其中裕营房的谭庆丰,乳名小贵子,就是个八旗浪荡子弟。他是郎中春三老爷的孙子,其家富庶,又与护陵警察和一些头面人物瓜葛较深。</p><p class="ql-block"> 小贵子终日提个鸟笼子,游游荡荡,眠花宿柳。他见杨二之妻长得俊俏,便生淫邪之心,常用物质进行引诱调戏,后勾搭成奸。杨二知道此事后,气得心肺欲裂,怒不可遇。1924年春节前一天,杨二从兴隆县太平村回到裕营房,佯装不知此事。杨二在家住了一夜,次日清早便和其妻说回太平村。他从家出来,转身到本村老万家开设的赌场打牌,一直要到深夜,杨二退出赌场,悄然回家。他见屋内灯光闪灼,遂隔窗窥望,见其妻正和小贵子寻欢作乐,怒火直冒三丈。他一脚踢开房门,从锅台上抄起一把菜刀,快步闯人屋里,将小贵子从坑上拎下,用脚踩住,斥道:“你欺人太甚,竟敢霸占我妻,叫人忍无可忍了!”杨二说罢举刀便砍。其妻阎氏跪在地上,拉住杨二苦苦哀告。杨二推倒其妻,朝小贵子连砍数刀,当场砍死,转身朝其妻额上砍了一刀。杨二砍死小贵子后,见柜上放着小贵子的一支六轮手枪,抓起往腰一插,拔腿就走了。</p><p class="ql-block"> 第二天,小贵子家里知道此事后,到官府告杨二,官府通缉捉拿。从此,杨二被逼上“梁山”,开始了绿林生涯。</p><p class="ql-block"> 杨二刀劈小贵子后,逃到兴隆莲花瓣子山。起初在姚永兰手下干了一月有余的土匪勾当,以后见姚永兰与另一名匪首矛盾重重,便决计自己拉杆子,另立门户。</p><p class="ql-block"> 1925年初,杨二带领10多个志同道合的弟兄,离开莲花瓣子山,先在兴隆县倒流水二店子山上的一座大庙里呆了两个月。这时,杨二带领几十名弟兄转移到兴隆县金山子锅台杖子山,不久又到兴隆县牛筋洞安盘子,在此地上树起一面半边红半边黄的三角大旗,上书“杀富济贫替天行道”,并为自己的队伍规定了条纪律:一不许抢劫贫民百姓;二不许奸淫妇女;三不许将钱入私人腰包。杨二为人义胆侠肠,经常将缴获的钱粮周济当时的贫苦农民,因此颇得人心。</p> <p class="ql-block">  1929年初春,杨二在滦县一带招兵买马,聚集200多人。半年之后,他率队转移到玉田县、队伍发展到300多人。1930年初,杨二率部来到遵化平山登,在此安营扎寨,又树起了那面“天下第一团富人都献钱”的三角大旗。</p><p class="ql-block"> 1938年7月,冀东人民抗日暴动风起云涌。杨二在冀东抗日暴动的热潮影响下,于7月中旬在遵化县花椒园宣布抗日起义。</p><p class="ql-block"> 起义的那天上午,杨二改了旗号,在那面半边红半边黄的三角大旗上,书写了“民众抗日救国军”7个大字。400多名战士列队集聚在那杆大旗下,聆听杨二宣读暴动宣言。他最后说:“我杨振荣抗日不成功,誓不为人,永不出世!”</p><p class="ql-block"> 杨二部队暴动后进行了整编。杨二任司令,杨振吉任副司令,黄乐之任参谋长,部队分为两个团,一团长丁贺,二团长刘贺勤。</p><p class="ql-block"> 杨二率部队暴动后,遵化、兴隆的贫民百姓纷纷前来投军。仅半个月的时间,队伍扩大到1000多人。队伍壮大,军饷日艰,杨二没有死吃死嚼黎民百姓,而是着眼于日本人开的金矿。经侦察,得知汤泉日本据点存有黄金白银、他和副司令杨振吉周密运等,决定攻取。</p><p class="ql-block"> 袭击汤泉据点后,在遵化、马兰峪、平安城、兴隆半壁山等处多次与日伪军作战,横扫敌酋。</p> <p class="ql-block">  1938年10月13日清早,600多名日寇偷偷摸进了洞沟。杨二得到情报后,急忙率部撤走,敌人穷追不舍,时近中午,杨二被日寇围在兴隆县双关铺旁的老君台。杨二见没有退路,便组织队伍据险与敌决一死战,下午1时,敌人开始围攻,杨二身先士卒,抱起机枪,猛然扫射,敌人死伤无数。下午3时,穷凶极恶的敌人集中火力,发起冲锋。杨二指挥战士英勇阻击,他怀抱机枪,将仇恨的子弹凶猛地射向敌群,正在激战之时,怀中机枪戛然而止,他低头一看,子弹没有了,气得将机枪叭地摔在一块岩石上。敌人乘机逼近,火力越来越猛。杨二清点一下队伍,只剩下41名战士了。敌人越逼越近,摇旗呐喊,要活捉杨二。</p> <p class="ql-block">  杨二被迫率领剩下的战士退到一所木栏牛圈里,日军离牛圈只有几十米的时候,杨二命徐志中等18名战士突围,徐志中等人不肯,要掩护杨二突围。杨二不容分说,下了死命令,带领23名战士,集中所有的火力猛然向敌射击。徐志中等18名战士无奈,乘敌慌乱之机,杀出重围。敌人见杨二没有撤退,又集中向牛圈围歼。杨二和余下的23名战士与敌激战一阵后,子弹殆尽,杨二命战士把枪摔碎。敌人听不见枪声,立刻肆无忌惮地冲了上来,喊叫声此起彼伏,敌人离牛圈10几米的时候,杨二用最后一发子弹,射进了自己的胸膛,倒在了血泊中,鲜血染红了岩石。杨二,这位抗压迫、反侵略的绿林英雄,为抗击民族敌人流尽了最后一滴血。</p> <p class="ql-block">  疯狂的敌人冲进了牛圈,将23名战土用铁丝穿上锁骨,连同杨二的尸体,一同押送到马兰峪。到马兰峪后,23名战士全部遭敌枪决。日寇为炫耀胜利,将杨二的遗体运到遵化城里阁楼墙外陈尸示众。</p><p class="ql-block"> 抗日军民闻听杨二牺牲的噩耗,心情悲痛,默默悼念这位抗日英雄。原冀东军分区司令员李运昌同志,在《冀东抗日大暴动》一文里,高度评价了杨二:“在抗联起义的影响下,绿林英雄杨二也拉起了一支2000人的部队,活动在兴隆、遵化一带,打日本很坚决。”烟尘远逝,长城作证,杨二以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为民族解放事业做出的贡献永垂青史。【2015年8月24日,被列入民政部公布的第二批6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p> <p class="ql-block">八、古槐树</p><p class="ql-block"> 裕营房村建村后,就在关帝庙东的大街上栽植了几棵槐树,到1958年大搞钢铁时,把一棵槐树砍伐了。之后,顽强的槐树根奇迹般的长出了幼芽,到目前为止正好六十年,长成了现在的大槐树!</p><p class="ql-block"> 古树保存着弥足珍贵的物种资源,是记录生态变迁的“活文物”,上百年的国槐古树更是见证着裕营房发展的历史,是裕营房历史文化最有力的佐证,国槐看着一代又一代的裕营房人民奋斗,陪伴着裕营房人民经历成长,承载着裕营房人民的乡愁。</p><p class="ql-block"> 上百年的古槐树寄托的是裕营房几代人的念想,人们都说“背靠大树好乘凉”,很多槐树附近的居民几代人都在这古槐树下,伴着日出日落,聊天打牌,散步遛狗,喝茶下棋,展望未来,计划现在,古国槐树便是凝聚人心的象征。</p><p class="ql-block"> 盘根错节的古国槐,见证岁月沧桑,演艺生命传奇,展现旺盛蓬勃的生命力,用它挺拔的身姿,激励一代代人用勤劳的双手,创造幸福美好的新生活。</p><p class="ql-block">古槐树经历上百年的风雨,依旧枝繁叶茂,屹立不倒,承载着裕营房人民的敬畏和敬仰。很多居民会在特别的节日,来古树下祈愿,给古树系上红绳,裹上红布,烧香祈福。</p><p class="ql-block"> 历经沧桑巨变的上百年的古树依然傲立,离不开一代代人的保护,保护古树、善待古树,也是裕营房人民的情怀,展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也让裕营房的人民的乡土记忆不断延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