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扬天下的褒禅山,变法失败的王安石

一剪梅

<p class="ql-block">  说褒禅山是天下第一游记名山一点也不为过。如果不是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我肯定不会知道褒禅山,也不会知道褒禅寺,更不会来此游览。马鞍山之行第二天3月5号慕名而来。</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千年古刹褒禅寺</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褒禅寺坐落在安徽省含山县褒禅山中,宋代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云游至此,写下千古名篇《游褒禅山记》。游记被历代文学界推崇,当代被选入高中语文教材,所以广为流传。</p> <p class="ql-block">  沿着这个门往里走,走了很远,才到了褒禅寺。<span style="font-size:18px;">褒禅寺在我所见过的寺院里算不上最大,但依然可以用</span>雄伟壮丽,气势恢宏来形容。</p> <p class="ql-block">  据记载,唐贞观年间,高僧慧褒禅师结庐于此,潜修二十余年,圆寂后获五色舍利若干粒,遂名声遐迩。后有其弟子改原山名华山为褒禅山,并在慧褒禅师结庐处兴建寺宇,谓之慧空禅院。</p> <p class="ql-block">  虽是第一次到此,却有故地重游之感。也许是对《游褒禅山记》这篇讲过无数次的文章特别熟悉的原因。</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这是重修后的褒禅寺舍利塔</i></p> <p class="ql-block">  逼真的石龟旁边有重建褒禅寺碑,介绍了石龟的故事:寺院重建时,挖大雄宝殿地基,于地下五米深处见一巨石,巨石平卧,长近四米,请人用起重设备将巨石整体吊起,剥去泥土,方见是一活脱脱的巨形石龟。据传,起初众人欲碎巨石以作基石,请爆破手前来爆破,晴天丽日,倏忽间乌云翻滚,电闪雷鸣,只好作罢。第二天,又欲爆破,复见晴空遂变,于是整体起吊,原来是一石龟,想来也是个圣物保护着这个千年古刹。</p> <p class="ql-block">  出了褒禅寺,经过题有慧空禅院的大门,我们直奔去褒禅山景区而去。</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褒禅山风景区</b></p> <p class="ql-block">  到达褒禅山风景区已经是下午两点多,景区前是圆形广场,褒禅山大鼎高居中央,环绕着唐宋八大家塑像,因为时间关系,没有驻足停留,直奔华阳洞而去。</p> <p class="ql-block">  途径王安石雕像 ,雕像上王安石左手执《上仁宗皇帝言事书》昂首挺胸,雄视远方,一副风流潇洒的样子,和我所了解的历史上那个的衣服肮脏,须发纷乱,仪表邋遢的王安石,一点都不一样。</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王安石雕像</i></p> <p class="ql-block">  喜欢王安石是从《泊船瓜洲 》这首小诗开始的。“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一个“绿”字生动形象地把春风拂过,万物复苏,千里江岸一片新绿的景象变化呈现出来。那气派,那表现力,让我一下子喜欢上了他。</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初步了解王安石源自于中学语文和历史教材: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年少时对改革变法有种天然的崇拜,于是对王安石除了喜欢,又多了一份崇拜 ,也就成了一个文学少女心目中的英雄。</span></p> <p class="ql-block">  后来读书读的多了,知道王安石不仅<span style="font-size:18px;">外表邋遢</span>,性格也乖戾,与天下人无可相处。生活上更是恶习众多。</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5px;">“三不足”的话最体现王安石的性格</i></p> <p class="ql-block">  后来读书读的多了,知道王安石变法其实就是把百姓手中的财富转到政府的手中。按理,百姓的财富转到政府的手中,朝廷应该获利很大,事实上,朝廷税收锐减到了惊人的程度,青苗法让农民家破人亡,流离失所,私人营业几乎完全停顿,贸易和商业大为减少,皇帝在百姓的眼里已经成了贩夫走卒,与民争利。八年后天怒人怨,危及王权,最后演变成政治危机,变法以失败告终。</p> <p class="ql-block">  王安石不乏雄才伟略,写过一些好诗文,有才干,有创建,善于言谈,在时人都视之为奇才的时候,透过他古怪的外表,能够看穿他,将成为国家一大害的,寥寥数人之中,就有苏轼的父亲苏洵。为此,苏洵写了那篇著名的文章《辨奸论》,我也是通过这篇文章更深入地了解了王安石,少女心中的崇拜不在了。</p> <p class="ql-block">离王安石雕像不远处一面墙上刻有《游褒禅山记》全文,站在那里职业病犯了,忍不住给画友们讲了起来。</p> <p class="ql-block">  华阳洞是褒禅山旅游区的主景观,据说洞深1600米,有10大景区、102个景点。可以坐船也可以徒步,了解了一下船行是很短的一段水路,所以我们选择了徒步。洞内五颜六色的彩灯照明,已不复王安石当年探险的感觉,路也好走,从前洞进来后洞出去,走走停停,一路欣赏拍照也很快逛完了。</p> <p class="ql-block">  出了华阳洞就是知青林场,我们坐接驳车回到停车场,结束了一天的行程</p> <p class="ql-block">  行程结束了,我的脑子里盘旋不去的依然是王安石那场天怒人怨,危及王权,演变成政治危机的变法。趋利避害是人的本能,后代为什么还不能吸取教训?任何一个社会想得到百姓的信任、支持,难道不是让利于民,惠民于心?!黑格尔的名言:“历史给人的唯一教训,就是人们从未在历史中吸取过任何教训。”多么沉痛的总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