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回顾】沈阳徒步安徽印象活动简记

七六七

<p class="ql-block">2023.3.15-27疫后开放,春暖花开之际,沈阳徒步网首发安徽印象之旅。十几天里在烟花三月的江南,登了大山(天柱山、九华山、黄山)爬小山(木坑竹海、敬亭山、采石矶、琅琊山),西递宏村、三河古镇、徽州古城、龙川古镇…成了登山休整的间歇景点儿😊用小桥流水的烟雨江南串联起雄伟壮观的名山古刹,走的那叫一个酣畅淋漓!这里照片和文字都无法表达旅途中的美好感受-那些经历过的阴晴雨雾,回头看,没有了雨和雾,就没有那些非人间的惊喜!感恩一切🙏🙏🙏</p><p class="ql-block">同行的驴友:东北虎、青竹、真水无香、无言、众友、悟心依然、白姐、小草、竹心、别致、红蜡烛、独来独往、夏天雪、守备七师、清水、竹、小芳、金子、逍遥、心语、七彩虹、净心、娟娟、劲风、嘉宾、大圣、朋友、林大姐、玲珑、玉明、七六七</p> <p class="ql-block">1,李鸿章故居:</p><p class="ql-block">参观李鸿章故居</p><p class="ql-block">作者 东北虎</p><p class="ql-block">庐州犹记半街长,</p><p class="ql-block">一代风流赋史章。</p><p class="ql-block">功过是非咱莫论,</p><p class="ql-block">如今可有李中堂?</p><p class="ql-block">这是此行的第一站,出合肥站合影,直奔地处合肥市商业街的李鸿章故居。</p><p class="ql-block">李鸿章晚清军政重臣,1823年生于合肥,官至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1901年卒于北京,后归葬合肥。李鸿章家族住宅视模宏大,时称“李府半片街”,现李鸿章故居仅为其一部分,是典型的江淮地区晚清民居建筑。布局含理,雕樑画栋,占地面积3500平方米,分为东西两院。西院由南高北依次为门厅、前厅、中厅(福寿堂)、走马楼(因供李氏家倦居住,称“小姐楼”)东院为淮军展馆,陈列有:《近代洋务自强之路--晚清重臣李鸿章》、《李鸿章墨宝》、《李鸿章与招商局》、《淮军与近代国防》等展览。</p> <p class="ql-block">2 古逍遥津</p><p class="ql-block"> 夜游逍遥津</p><p class="ql-block"> 东北虎</p><p class="ql-block">肥水悠悠自向东,</p><p class="ql-block">消遥津渡又花红。</p><p class="ql-block">英雄多少随潮逝,</p><p class="ql-block">只有张辽仍挽弓。</p><p class="ql-block">当晚住合肥商业街附近的酒店,解决晚餐并顺便游览了古逍遥津,正值桃花盛开,绿柳依依。大东北人看的如痴如醉,初识梦里徽州。</p> <p class="ql-block">3张辽墓</p><p class="ql-block">逛古逍遥津,大半是因为张辽墓在这里,</p><p class="ql-block">张辽(169年~222年)字文远,雁门马邑(今山西省朔州市)人。汉末三国时期曹魏名将,聂壹的后人。起初担任雁门郡吏。又先后跟随丁原、何进、董卓、吕布,恪尽职守,厉尽坎坷。吕布败亡后.张辽归属曹操。此后,立下众多显赫的功勋。曾长期镇守合肥。建安二十年(215年)合肥之战,张辽率领八百将士沖击东吴十万大军一直冲杀到孙权的主帅旗下,差点活捉孙权。经此一役,张辽威震江东。张辽止啼成为流传千古的典故。</p><p class="ql-block">张辽为历代所推崇,为古今十四大名将之一。</p> <p class="ql-block">4 包公园</p><p class="ql-block"> 谒包公园</p><p class="ql-block"> 东北虎</p><p class="ql-block">春雨潇潇落旧居,</p><p class="ql-block">高风岳立不言虚。</p><p class="ql-block">包河七孔无丝藕,</p><p class="ql-block">今日犹思铁面鱼。</p><p class="ql-block">包公园,简称包园,位于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芜湖路72号,始建于北宋嘉祐七年(1063年),是为纪念北宋著名清官包拯而修建的园林。</p><p class="ql-block">包公园占地34.5公顷,其中水域面积15公顷,总体布局为开放式,主要由包公祠、包公墓、清风阁、浮庄等景点组成。是一座位于市中心好大的一座花园式园林。其中包公祠为省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宋,太平天国时尽毁,李鸿章个人出银6000两重修;包公墓建国后发掘考证,迁移至此,新建墓园及陈列馆;清风阁及浮庄为上世纪末所建。</p> <p class="ql-block">清风阁:清风阁景区是为纪念包拯诞辰1000周年而建的大型仿宋建筑群。主体建筑清风阁高42米,明五暗四,共九层,登顶可俯瞰城市风光及整个包公园的秀丽景色。</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安徽名人馆位于安徽省合肥市滨湖新区,从远古、秦、汉、唐、宋、元、明、清到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汇聚了八百多位安徽名人及特色文化风采。</p><p class="ql-block">除了安徽籍的名人外,在安徽留下重要足迹的人物也有展出。有巢氏、姜子牙、曹操、包拯、朱元璋、李鸿章、陈独秀…这些赫赫有名的人物在安徽名人馆内集中“亮相”。</p> <p class="ql-block">6渡江战役纪念馆</p><p class="ql-block">渡江战役纪念馆坐落在名人馆对面,两馆之间是巨宽阔的广场。主体建筑风格独特,体现的是水与战舰的主题,巨大的馆身像两艘雄伟战舰并排行驶在水面,向前直指南方的长江。整个馆体地面南北长107米、宽39米,舰首跨度35米、悬挑高度44米[2];馆身以49°角向前倾斜,象征1949年渡江战役胜利。不身临其境,照片从哪个角度都无法完整表达。</p><p class="ql-block">站在纪念馆门前,极具视觉冲击力的建筑就是胜利塔。塔高99米,以“九九八一”的寓意代表“八一”军队的胜利;整体建筑从空中俯瞰呈五角星的形状,矗立在巢湖岸边,仿佛巨型战舰的桅杆。胜利塔是一座纪念塔,也是巢湖岸边的灯塔,指引船只的方向。</p><p class="ql-block">塔与馆的中间广场上矗立着一座群雕-“五前委”雕塑。为全铜铸制,从左到右依次为粟裕、邓小平、刘伯承、陈毅、谭震林。</p> <p class="ql-block">7 三河古镇</p><p class="ql-block"> 游三河古镇</p><p class="ql-block"> 东北虎</p><p class="ql-block">飞檐翘角老城斜,</p><p class="ql-block">玉砌雕栏碧水纱。</p><p class="ql-block">处处廊桥怀旧月,</p><p class="ql-block">香煎米饺透千家。</p><p class="ql-block">三河古镇,古名鹊渚、鹊尾(渚)、鹊岸,位于安徽省合肥市肥西县,地处肥西、庐江、舒城交界处。</p><p class="ql-block">三河古镇原是巢湖中的高洲,因泥沙淤积,渐成陆地。南北朝后期称三汊河,明、清置三河镇。</p><p class="ql-block">三河古镇有丰乐河、杭埠河、小南河在境内汇合,经新河向东流约15公里入巢湖。镇内有古城墙、古炮台、太平军指挥部旧址、英王府、一人巷、万年台、李府粮仓、鹤庐、刘同兴隆庄等历史遗迹,是庐剧的发源地。三河古镇古建筑文化是南北两方综合的产物,现保存有体现明清至民国时期历史风貌的独特建筑。街区内的文物、古建筑、古街道等历史遗存是研究三河发展史、皖中建筑史的实物资料。</p> <p class="ql-block">7-1.六尺巷</p><p class="ql-block">访六尺巷遇封闭维修</p><p class="ql-block">东北虎</p><p class="ql-block">到访桐城只为墙,</p><p class="ql-block">真容未见又何妨。</p><p class="ql-block">心中若有张英意,</p><p class="ql-block">堪比当年秦始皇。</p><p class="ql-block">三河古镇往潜山的路上特意拐了个弯,到访桐城著名的六尺巷。不巧,封闭维修。徒步人越障踏泥,终得窥见。</p><p class="ql-block">六尺巷位于安徽省桐城市的西南一隅,全长100米、宽2米,建成于清朝康熙年间(1662年—1722年),巷道两端立石牌坊,牌坊上刻着“礼让”二字。</p><p class="ql-block">“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这首“让墙诗”就出自六尺巷的一段历史典故。史料记载:张文端公居宅旁有隙地,与吴氏邻,吴氏越用之。家人驰书于都,公批书于后寄归。家人得书,遂撤让三尺,其后邻人见状,亦让三尺,故六尺巷遂以为名焉。</p> <p class="ql-block">8古南岳-天柱山</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天柱山因独特的自然景观,名列安徽省三大名山之一(黄山、九华山、天柱山)。早在汉武帝时就封为“南岳”,历代都有人文活动。其位于</span>安庆市潜山市西部山地,又名潜山、皖山、皖公山(安徽省简称“皖”由此而来)、万岁山、万山等。为大别山山脉东延的一个组成部分(或称余脉)。其主峰天柱峰海拔为1489.8米。呈现出奇峰、怪石、幽洞、峡谷等自然景观,以雄、奇、灵、秀而著称于世。天柱山内植被繁茂,享有“空气维他命”美称的负氧离子是国家最高的Ⅰ级标准的三倍。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题天柱峰》一诗中赞美:“天柱一峰擎日月,洞门千仞锁云雷。</p><p class="ql-block">天柱山拥有全国唯一、全球揭露面积最大、暴露最深的超高压变质带,尤其以崩塌堆垒地貌景观而被地质学家誉为世界上最美的花岗岩地貌,又被称做“地球的泄密者”。文学家形容其为“山峰丛林”和“石头宫殿”。2011年9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成为世界地质公园。</p><p class="ql-block">我们很多人魂牵梦绕去黄山,却被天柱山所震撼!</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9安庆-清末民初古建筑遗址</p> <p class="ql-block">10.安庆-太平天国英王府遗址</p> <p class="ql-block">11安庆-陈延年读书旧址</p> <p class="ql-block">12安庆-迎江寺</p><p class="ql-block">安庆迎江寺位于安庆东门外,濒临长江,占地3万余平方米,始建于北宋开宝七年(974年),历代均有整修。</p><p class="ql-block">迎江寺两大特色:1.大铁锚。迎江寺”匾额下大门两侧各置铁锚一个,重约3吨,这是该寺有别于其他寺庙的独特之处。据民间传说,安庆地形如船,塔为桅杆,若不以锚镇固,安庆城将随江东去,故而设之。</p><p class="ql-block">2.振风塔,有万里长江第一塔的美誉</p> <p class="ql-block">范熊二烈士专祠</p> <p class="ql-block">振风塔</p> <p class="ql-block">13严凤英纪念馆</p><p class="ql-block">严凤英纪念馆又称黄梅阁。位于安徽省安庆市菱湖公园湖中半岛。1986年建,以纪念黄梅戏表演艺术家严凤英。</p> <p class="ql-block">14独秀园</p><p class="ql-block">独秀园是以陈独秀墓为核心的大型人文景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安徽省安庆市十里铺乡林业村境内。</p><p class="ql-block">陈独秀是中国近代历史上最具争议,也是最具人格魅力的人物,是《新青年》的主编,新文化运动的旗手,“五四”运动的总司令,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中共一至五届总书记。</p> <p class="ql-block">15九华山:古称陵阳山、九子山,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位于池州市青阳县境内,素有“东南第一山”之称,传说因唐朝李白《望九华赠青阳韦仲堪》诗:“昔在九江上,遥望九华峰。天河挂绿水,秀出九芙蓉。”而更名为“九华山”。相传为地藏菩萨应化的道场,佛教认为地藏菩萨是“大孝”和“大愿”的象征。</p><p class="ql-block">九华山自山麓至天台峰,名刹古寺林立,文物古迹众多,尚存化城寺、月身宝殿、慧居寺、百岁宫等古刹78座,佛像1500余尊,藏有明万历皇帝颁赐的圣旨、藏经及其它玉印、法器等文物1300余件。</p><p class="ql-block">我们大多数人一路敬畏游览化成寺、月身殿、百岁宫等寺院,过地藏洞,登顶天台峰,拜谒天台寺。少数人登顶花台,一览自然风光。</p> <p class="ql-block">九华山自然风光拾零</p> <p class="ql-block">九华山的建筑掠影</p> <p class="ql-block">九华山月身殿</p> <p class="ql-block">大殿精美的木雕</p> <p class="ql-block">16.木坑竹海</p><p class="ql-block">木坑竹海位于黄山黟县塔川东南1.5公里,距宏村4公里。小众化景点,适合打卡拍照。漫山的竹林,郁郁葱葱,游客不多,非常安静,让人心旷神怡。是卧虎藏龙竹林打斗地的拍摄地。木坑以竹海而著名,地处桃源山村东大门,为黄山入黟第一寨。清雨薄雾中,我们玩儿的十分开心,是此行的又一个惊喜。</p> <p class="ql-block">17.宏村:古称弘村、七侠镇,黄山市黟县辖镇,位于黟县东北部。</p><p class="ql-block"> 宏村镇有“一袭烟雨罩江南,两袖清风论古今”之称,是徽文化的集中发祥地和古徽商的重要聚集地之一。宏村古民居群是徽派建筑的典型代表,现存完好的明清民居四百四十多幢。我们在濛濛春雨中走马观花的沿圳水逆流而上,踯躅于汪氏祠堂,为传说中的女主人的善良、才华与远见唏嘘不已,在她的画像前留下敬佩的目光。</p> <p class="ql-block">18西递;别称西溪、西川,隶属于安徽省黄山市黟县。始建于北宋庆历七年(公元1047年)。素有中国古代和现代历史的衔接点、明清古民居博物馆、桃花源里人家、古民居建筑的艺术宝库等美誉。是“中国最值得外国人去的50个地方”。</p><p class="ql-block">宏村遇雨,大家有些畏难,嘟囔着西递和宏村景色应该差不多,就不去了吧!木坑竹海和西递的票是联儿票,钱都花出去了,还是去吧!去了惊呼:不虚此行!共同的感觉,西递比宏村好玩儿,游客也没有宏村那么拥挤。</p> <p class="ql-block">西递村后山坡有一观景台,站在小亭里俯瞰西递村全景,美的让人沉醉。</p> <p class="ql-block">西递镇拥有世界文化遗产地西递古村落,西递古村落的整体布局、环境建筑风格等方面完好地保存了明清时期的古朴风貌。全村有14-19世纪祠堂3幢、牌坊1座、保存完好的明清古民居建筑224幢(其中124幢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徽派建筑错落有致,砖、木、石雕点缀其间,大量的砖、木、石雕等艺术佳作点缀其间。两条清泉穿村而过,99条高墙深巷使游客如置身迷宫。所有街巷均以黟县青石铺地,古建筑为木结构、砖墙维护,木雕、石雕、砖雕丰富多彩,巷道、溪流、建筑布局相宜。村落空间变化韵味有致,建筑色调朴素淡雅,体现了皖南古村落人居环境营造方面的杰出才能和成就。</p><p class="ql-block">印象最深刻的是小雨中像镜面一样的青石板铺就的巷路。</p> <p class="ql-block">19.黄山</p><p class="ql-block">名闻遐迩,蜚声海内外。“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黄山以其“五绝”的奇景和博大的徽文化蜚声海内外,被誉为“天下第一奇山”,这里不赘述。我们31人以顽强的毅力,游览了不一样的黄山。</p> <p class="ql-block">怪石、奇松、峰林飘浮在云海中,可领略“海到尽头天是岸,山登绝顶我为峰”的境界。</p> <p class="ql-block">光明顶,黄山第二高峰海拔1860米,比最高峰莲花峰1864米低4米,莲花峰高,光明顶平,天都峰险。我们走的光明顶。</p> <p class="ql-block">20.徽州古城</p><p class="ql-block">徽州古城,又名歙县古城,古称新安郡。位于黄山市歙县徽城镇,古城始建于秦朝,自唐代以来,一直是徽郡、州、府治所在地,故县治与府治同在一座城内,形成了城套城的独特风格。徽州古城分内城、外廓,有东西南北4个门。此外还保留着瓮城、城门、古街、古巷等。</p><p class="ql-block">城内景区包含徽园、渔梁坝、许国石坊、斗山街、陶行知纪念馆、新安碑园、太白楼等七处。覆盖了新安理学、徽派朴学、新安医学、新安画派、徽派版画、徽派篆刻、徽剧、徽商、徽派建筑、徽州“四雕”、徽菜、徽州茶道、徽州方言等徽州文化。</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徽州古城是中国三大地方学派之一的"徽学"发祥地,被誉为"东南邹鲁、礼仪之邦"。</span></p><p class="ql-block">徽州古城是保存完好的中国四大古城之一。</p><p class="ql-block">徽州古城不收门票,但府衙和城墙收门票。</p><p class="ql-block">另,古城新建的博物馆也不错👍</p> <p class="ql-block">徽州古城府衙的演出,</p><p class="ql-block">视频录制:清水</p> <p class="ql-block">21.新安江山水画廊</p><p class="ql-block">新安江发源于黄山,全长159公里。新安江山水画廊风景区位于黄山市歙县深渡镇,景区以中国独特的徽文化与自然风光、古村落的结合著称。两岸生态环境呈现“高山林、中山茶、低山果、水中鱼”立体生态格局,徽派古民居点缀在青山绿水之间,素有“东方多瑙河之称”的新安江穿行而过,似一幅流动的山水画卷,故称之为新安江百里画廊。</p> <p class="ql-block">22.阳产土楼</p><p class="ql-block">徽州阳产土楼建筑群,是徽派建筑又一奇葩,其坐落在安徽省歙县深渡镇千岛湖黄金旅游线上。</p> <p class="ql-block">阳产村是一个依山而建的山寨,房子以土楼为主,土楼群是阳产村最大的特色,一座座,一排排,密密麻麻,一幢接一幢。均以青石砌磅为地基,再建土楼,土楼与土楼之间有石板或石板台阶或青石铺地。无论是每一座单体土楼,还是整个村落的土楼群,它都有一种乡土的美感,体现出独特的画境美、意境美、雄浑美、气势美。土楼群依山就势、千姿百态、布局合理、错落有致,体现了人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具有浓郁的山区民居建筑特色,构成了神奇、古朴、壮观、美丽的画卷。</p> <p class="ql-block">23.龙川</p><p class="ql-block">龙川景区位于宣城市绩溪县龙川村,yu依山傍水,历史悠久、地灵人杰。景区内有源河北来南流的登源河和穿村而过的龙川溪,村落似船形,有如龙舟出海之势,堪称风水宝地1。景区内有徽派建筑三雕艺术精品:胡氏宗祠、奕世尚书坊和徽商胡炳衡宅。其中,胡氏宗祠内保存的木雕“四和图”成为和谐社会的象征;奕世尚书坊建于明代嘉靖年间,是徽派石雕的代表作。此外,景区还有龙山胡氏宗祠,素有“木雕艺术博物馆”和“民族艺术殿堂”之美称,1988年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24.新四军司令部旧址、皖南事变烈士陵园、新四军史料陈列馆。</p><p class="ql-block">司令部旧址(种墨园)位于泾县云岭,建于清末,宅院由三进四十七个房问和一座花园组成,整体结构呈船型,具有典型的江南民居特色。军长叶挺、副参谋长周子昆、国际友人史沫特菜、作曲家任光夫妇等都曾在此居住、办公。1939年春,周恩来同志视察云岭军部时,曾下榻在“种墨园〞内。司令部参谋处于1939年下半年也从‘〞大夫第〞迁至此屋厅堂。</p><p class="ql-block">皖南事变烈士陵园位于泾县城西2公里处的水西山南麓,依山傍水,松柏掩映,环境优美,为纪念“皖南事变”中殉难的新四军将士所建。新四军史料陈列馆与其相邻,</p> <p class="ql-block">25.谢眺楼与开元塔</p><p class="ql-block">谢眺楼为江南四大名楼之一(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谢眺楼),坐落在宣城市宣州区。谢脁-南北朝时门阀名士,曾担任宣城太守,在郡城之北的陵阳山修建一楼,称“高斋”。唐代时,为纪念谢朓,因而重建此楼,以其在郡署之北,改称北望楼,或作北楼。人称谢朓楼、谢公楼。</p> <p class="ql-block">26.敬亭山与广教寺双塔</p><p class="ql-block">敬亭山位于宣城市北郊,水阳江畔,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山,原名昭亭山,晋初为避帝讳,易名敬亭山。有“江南诗山”美誉。</p> <p class="ql-block">我们来敬亭山只为李太白😊体会一下“李谢诗魂今在否?”</p><p class="ql-block">独坐敬亭山(李白)</p><p class="ql-block">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p><p class="ql-block">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广教寺双塔:广教寺双塔,亦称敬亭双塔,位于敬亭山南麓。经考证双塔始建于北宋绍圣3年(公元1096年),双塔东西对峙,相距26.9米,形制相同,均为平面方形的仿木楼阁式砖塔。双塔为一对并肩比立、独特罕见的方形古塔,广教寺已经尽毁,只剩房基和寺院的高台,当地文保部门已做清理和保护并有考证鉴定的年代说明。双塔的实体虽然多有残破,虽经修缮,但因无双塔原始资料,塔刹无法复建。正因如此,双塔仍保留了北宋建造时的原貌。祸兮福所倚🙏</p><p class="ql-block">广教寺双塔,是一组较为独特的古建筑。其外观仍仿照唐代方形楼阁的形式,内部结构和细部以砖代木做成、枋、斗拱等,辅以半木结构,既沿袭了唐代的风格,又具有浓厚的宋代建筑特征。在中国现存宋塔实物上,沿用唐式四方形平面的仅此一例,具有极其珍贵的艺术、科研、历史、价值,亦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同时,广教寺双塔是中国可登临双塔的最早实例,也是研究中国古代建筑和历史发展的一个较重要的实物。它的建筑构造也为中国它类建筑的演变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p> <p class="ql-block">27.采石矶</p><p class="ql-block">上午敬亭山,下午采石矶。一天走了两万五千多步的山路,只为那位诗词中的李白!走过才发现,好诗还需要好素材啊!敬亭山和采石矶这两个现代的小众景点深藏着大美山水。</p><p class="ql-block">采石矶又名牛渚矶,位于马鞍山市西南的翠螺山麓,与城陵矶、燕子矶合称“长江三矶”,而采石矶以其险峻山势、绮丽风光、众多古迹为三矶之首,有“千古一秀”的美誉。我们马不停蹄的在采石矶内游览翠螺湾、太白楼、谪仙园、林散之艺术馆、三元洞、万竹坞,登上三台阁,俯瞰万里长江及两岸盛开的金色油菜花和翠绿的冬小麦,以敬仰之情参观李白纪念馆,完成了追逐太白诗仙的夙愿。</p> <p class="ql-block">28.琅琊山</p><p class="ql-block">琅琊山位于滁州市琅琊区西郊,享有“蓬莱之后无别山”“皖东明珠”之美誉。琅琊山以其山水之美,更因有千古名篇《醉翁亭记》和琅琊寺、醉翁亭等名胜古迹而传誉古今。自宋代以来,琅琊山一直是皖东有名的历史胜境。</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这是我们行程的最后一站。重点游览了醉翁亭、琅琊寺、琅琊阁。</span></p> <p class="ql-block">琅琊山古称摩陀岭,唐大历六年(771年),滁州刺史李幼卿搜奇探胜,听闻传说琅邪王司马伷曾率兵驻此,因名,又称琅邪山。后因欧阳修的《醉翁亭记》而名扬天下。</p> <p class="ql-block">感谢领队东北虎先生赋诗,感谢清水、劲风、白姐、小草、众友、独来独往、夏天雪等同伴提供部分照片和视频,本人因身体原因,大多止步于核心景区而望顶峰兴叹!</p><p class="ql-block">如同行伙伴有喜欢的照片或文字,烦请发给我,编入回忆,与大家分享,先致谢意🙏</p> <p class="ql-block">最后以一个悟字结束记述,同时同样的旅行,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感受和感悟,喜欢的就是好的。唯独对这十几天的回忆是我们31个人共同的完整的财富,缺一不可。</p> <p class="ql-block">沈阳徒步网发布的印象安徽活动帖节选:“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三月不来皖东南你就辜负了美妙的春天。是时候了,疫情过后,一起去安徽逛逛。</p><p class="ql-block">安徽大地,有黄山之瑰丽,九华之灵秀,皖江之浩淼,淮水之涛涛,引得一大批文人墨客为之倾倒。让我们迎着三月春风,一起体验皖西大别山的的伟岸雄奇怪,尽览皖南徽州的秀美风光,畅游在皖东的山水文化之中。</p><p class="ql-block">【简约行程】</p><p class="ql-block">第一天(15日)~沈阳北站T244~17:10发车</p><p class="ql-block">第二天(16日)~13:17到合肥~包公园、李鸿章故居~住合肥</p><p class="ql-block">第三天(17日)~安徽名人馆~渡江战役纪念馆~三河古镇~住潜山</p><p class="ql-block">第四天(18日)~潜山~天柱山~住安庆</p><p class="ql-block">第五天(19日)~安庆古城(迎江寺、陈独秀、严凤英纪念馆等)~住九华山</p><p class="ql-block">第六天(20日)~九华山~住黄山汤口</p><p class="ql-block">第七天(21日)~黄山~住汤口</p><p class="ql-block">第八天(22日)~汤口~宏村~木坑竹海~西递~徽州古城</p><p class="ql-block">第九天(23日)~徽州~新安江山水画廊~阳产土楼~绩溪龙川</p><p class="ql-block">第十天(24日)~绩溪~新四军军部旧址~泾县皖南事变纪念馆~敬亭山~住宣州</p><p class="ql-block">第十一天(25日)~宣州~马鞍山采石矶~住滁州</p><p class="ql-block">第十二天(26日)~滁州琅琊山~滁州送站Z366次17:17发车</p><p class="ql-block">第十三天(27日)~9.31沈阳北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