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春暖花开季,教研正当时。为了贯彻2022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精神,有效推进新一轮教学改革,引领大家将课程标准的教育理念和基本要求真正落实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学新课标,悟新理念,明新方向,3月30日下午,古城乡中心校组织开展了2023年小学“我对课标一点悟”教研活动,要求每位老师针对可标准中的一两个关键点,联系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学习心得,共有10位老师作了分享。</p> <p class="ql-block"> 勾素锋老师:我们的教学要重视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注重学习兴趣的激发,知识学习与生活实际的联系,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活动,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及对学生学习的过程性评价等。</p> <p class="ql-block"> 李瑞英老师:主要谈了对新课标的新认识,不仅是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更是教师教学方法上的改革。</p> <p class="ql-block"> 龙晓航老师:“基于单元,着眼整体”,主要提到了“单元整体设计”,并举例说明,可以整合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学习内容,放在一起进行教学,有利于促进对知识点的整体理解与把握。</p> <p class="ql-block"> 高淑雨老师:抓住了四个关键词“核心素养”“文化自信”“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群”,结合实际,具体分享了自己对它们的理解和落实。课标学习常读常新,并要在实践中应用和内化。</p> <p class="ql-block"> 高爽爽:主要从抓好识字写字教学,注重阅读教学、口语交际教学、写作教学,创设丰富的教育情景等几方面具体谈了要加强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及在教学实践中的落地。</p> <p class="ql-block"> 乔雪维老师:乔雪维:数学课程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发挥空间,让学生在教学情境中体验数学的趣味,在生活实践中体验数学的价值,建立起学生主动学习的生本课堂,真正享受到数学带来的快乐。</p> <p class="ql-block"> 王利娜老师:2022版数学课程标准,相较2011版课标有了一些变化,同时带来了教学上的变化。一个重大的变化就是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世界。“只有经过自己的思考才能学会思考,只有自己参与做事情,才能学会做事情”,强调了只有学生参与其中的教学活动才能很好地实现课程目标。</p> <p class="ql-block"> 赵婷婷老师:学习任务群就是我们之前说的群文阅读和大单元学习,有三个要素:真实的语文情境、统整的学习主题、典型的实践活动,“群”不用多说,指的是多篇文章,即多文本。而“学习任务”是指真实情境下的语言文字运用。举个例子:比一比,完成组词(燥-躁)如果改成学习任务的表达形式:请给小明的一段话进行修改,并告诉他如何记住燥和躁。再比如:请学生回忆故事的情节,改成学习任务的表述: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课文并向小组成员介绍故事的情节。</p> <p class="ql-block"> 李晓莹老师:上以学生为主体,上学生积极参与,上学生感兴趣的数学课,让学生享受“快乐数学”。</p><p class="ql-block"> 刘慧芳老师:主要谈到了新课标给我们的语文教学带来的一些变化。</p> <p class="ql-block"> 徐瑞娜老师以“悟透课标以纲为本,读懂教材以理服人”的话题为我们本次活动作了很好的总结,谈话式的交流如沐三月春风。</p> <p class="ql-block"> 新的课程标准为我们教师的教学注入了新的血液和活力,同时也是新的挑战。新理念的确定,给我们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认识到新课程标准在教学中的重要性,更新课程观、学生观、质量观,提高自身素质,掌握新理念指导下的新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新课程为我们教师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我们不应一味照搬新课程标准的建议,应好好领悟其内涵。</p><p class="ql-block"> 通过此次活动的开展,让我们清楚了以后的教学方向,要不断地学习,深入钻研教材教法,领会课标精神,不断地提高自身专业知识技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