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佳节倍思亲, 疫情三年,都没有回家过年了。随着解封的消息传来,我们姐妹赶快买好车票,一起回家过年。其中印象最深刻的还是年初六那天村了的大型活动——转灯。 <h3 style="text-align: left;"> 初六上午,一些年高望重的老人们在盘灯场</h3> 灯场对面的公路上,一些人正在排练秧歌,有孩子,有青年人,有老人,很多人都是临时从外地赶回来过年的,村里一声通知,大家都踊跃参与了进来,虽然天气很冷,风很大,但是人人脸上露出幸福的笑容,欢声笑语,认真的排练着。<br><br> 望着他们忙碌的身影,不由的想起小时候村里转灯的场景,那个时候大家都不富裕,所需的灯都是用土豆挖一个洞或者用面捏成窝头形状的,然后放入煤油,插入灯芯,再套上灯罩。每家每户根据自己的家人多少做好相应的数量送到灯场负责人哪里。 到了晚上,全村男女老少都出动了,随着秧歌队,一起热热闹转灯。结束的时候,每家都会端一两盏灯快速跑回家,这个过程中,要保持灯不能灭,还要小心不要被灯油烫伤,想起来真很怀念当年那份热闹。随着时间的推移,村里的年轻人基本上都外出了,留守的老人再也没有精力去举办这项活动,所以一年一次的活动改为几年一次。今年运气不错,居然赶上了。<br><br> 我一直对转灯的由来有很深的兴趣,但是基本上没机会去了解。借助这次机会,我特意去请教了村里的几位老人,听他们讲述了灯场的设置规律、由来以及一些注意事项。<br><br> 转灯又叫九曲黄河阵,又名观灯、灯油会、闹老教等。主要流传于黄河流域,但又不局限于华北、西北,可以说,整个中国大地,到处有此习俗,不过陕北更流行、更隆重些,是陕北一带最为隆重、最为热闹的群众性娱乐活动。陕北正月闹秧歌,参与的只是少数的“把式”,虽然有沿门子习俗,秧歌队要排门逐户到每家院里走过场,唱吉庆秧歌,有时主人也会抱着孩子加入队列在自家院里扭扭,但这毕竟是少数人的娱乐,广大村民总觉得心有缺憾。而转灯恰好就是能让全村人都参与进来的皆大欢喜的娱乐活动。那一天,十里八村争先恐后,家家户户扶老携幼,上至九十九,下至刚会走,都要参加,甚至连生病的人也由家人背着转灯。从“转九曲,活九十”“游了九曲阵,满年不害病” “抱老杆,活百三”的俗语就可看出人们对它的重视。<br><br> 因与闹秧歌密切相关,转灯的时间一般选在秧歌结束那天,因为有“初一不出门,初二拜丈人”的讲究,转灯的日子最早也在正月初四五,最迟在二月二(我们村的在正月初六,小年夜那天),以正月十五的最多。因为那天是上元灯节,转灯最适宜;因为要观、转、游的都是“灯”,所以得在夜间。有的转灯是由庙会主办的,日期与庙会有关,时间相对固定。<br><br> 一、转灯的历史<br><br> 秧歌是由两千年前春秋时期的迎神驱邪的宗教活动而来,清朝中期后发展定型,但其中一些形式古已有之。五十年代初,绥德米脂等县出土的大批汉画像石证实,远在东汉时期,陕北就有了相当丰富的古代乐舞和百戏活动; 1984年,绥德出土的一尊汉舞俑,姿态很像当今陕北秧歌“踢场子”中“挎鼓子”(男角)的“金鸡独立”动作。转灯的习俗应该在秧歌定型之后。“观灯”一词,见于《旧唐书•中宗纪》“丙寅上元夜,帝与皇后微行观灯。”宋代高承《事物记源•岁时民俗•放灯》:“《史记•乐书》曰:‘汉帝以正月上辛祀太一甘泉,以昏时祀到明。’徐坚谓今人正月望夜游观灯,是其遗事。”此处的“游观灯”,虽不能等同于转灯,但足以说明,正月十五观灯习俗由来已久。<br><br> 最早记录转灯习俗的明《帝京物略•春场》里这样写着:“正月十一至十六日,乡村人缚秸作棚,周悬杂灯,门径曲折,藏三四里,入者误不得径,即久迷不出,曰‘黄河九曲阵’。”<br><br> 明代许仲琳《封神演义》第50回回目是“三姑计摆黄河阵”。有人说,是许仲琳设计的黄河阵;也有人说,是先有了黄河阵,后有小说。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转灯的起源最迟在明代,这是不争的事实。<br><br> 绥德米脂转灯的记载见于地方史志。<br><br> 明末清初《延绥镇志•岁时》:“正月…十五日,上元,天官诞辰,俗所尤重。街市遍张灯火、花炮及火场,倡优戏乐,士女聚观焉。是夜,用面为不托,名灯盏,注油燃灯至。”<br><br> 清光绪《绥德州志•风俗》:“十五日,曰元宵。人户及阛阓各设灯烛,并以煤块积垒如塔,至夜燃之,光明如昼。……是夜,金吾不禁,乡民装男扮女,群游街市,以秧歌爲乐,谓之灯节。”清光绪年修《米脂县志•风俗》:“十五日元宵,街市遍张灯火花炮,铺户聚石炭垒作幢塔状,俗名‘火塔塔’,朗如白昼;十四、五、六三日,阖邑僧众于十字街做斋醮;关城外,以高粱秆围作灯市,娓曲回环,游者如云,俗名‘转九曲’。”可见此俗由来已久,早就深入人心。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九曲黄河阵示意图</h3> 二、转灯的历史渊源<br><br> 主要有三种说法:<br><br> (一)起源于战争。认为九曲是古代的战阵。<br><br> 1. 源于《封神演义》里的“黄河阵”。<br><br> 赵公明被陆压的钉头七箭书射死,申公豹挑唆赵公明的妹妹云霄、碧霄、琼霄为其兄报仇,三位仙姑各带宝贝下山,摆下“九曲黄河阵”,用混元金斗困住十二大仙。元始天尊和老子协助周武王作战,合力破开九曲黄河阵,收伏了三位仙姑。三位仙姑后来被姜子牙封为圣母。民间传说黄河阵就是今天的九曲阵,所以,九曲又叫九曲黄河阵。<br><br> 2. 源于战国孙庞斗智的八卦阵。<br><br> 据说孙膑和庞涓都是鬼谷子的学生,庞涓才智远不及孙膑,所以常常使坏,欲加害于孙膑。孙膑与之约定,自摆一阵,若庞涓破得,自己甘拜庞涓为师,情愿永不出山。孙膑受《易经》八卦图启发,阵势为大将居中,四周各布一队正兵,正兵之间,再布四队机动作战的奇兵,构成八阵,八阵散布成八,复而为一,分合变化,可组成六十四阵。庞涓进阵,晕头转向,左冲右突,始终不能出阵,只得认输。此阵就是后世所传“九曲黄河阵”。<br><br> 3. 源于三国诸葛亮的八阵图。<br><br> 《三国志》:“(诸葛)亮性长于巧思,损益连弩,木牛流马,皆出其意:推演兵法,作八阵图,咸得其要。”《三国演义》八十四回有“孔明巧布八卦阵”。诸葛亮曾在四川奉节用石头布设八阵方位,教练将士演习阵法,名曰“八阵图”。唐代大诗人杜甫《八阵图》诗:“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民间传说九曲阵就是八阵图,也叫八卦迷魂阵。<br><br> (二)源于道教鼻祖老子。<br><br> 黄河阵是从阴阳八卦演变而来,根据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的易理,以三百六十五根杆为点,连成乾、坤、艮、兑、震、离、坎、巽八宫,八宫之外,又设中宫,构成复杂的八卦九宫图,实则是九个小太极图合成一个大太极图。<br><br> (三)源于地理。<br><br> 1. 源于黄河。<br><br> 《河图》:“黄河出昆仑山……河水九曲,长九千里,入于渤海。”唐人卢纶《边思》诗:“黄河九曲流,缭绕古边州。”刘禹锡《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颠自天涯。”俗语有“黄河九曲十八弯”,陕北民歌《黄河船夫曲》:“天下黄河九十九道弯”。九为阳数。九,又代表多数。俗语有“三不六九”表多而频繁。所以,九曲黄河只是概数,以“九曲”代其弯多,全阵以灯盏相连象征弯弯曲曲的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br><br> 2. 源于九州。“九州”是中国的代名词,转九曲相当于逛中国。“九曲”代表黄河中下游一带的幽、冀、雍、青、豫、荆、兖、并、扬九州。上述三说,以源于道教最可信。因为源于战阵的三种阵法无一不带阴阳八卦色彩。在中国北方有不少地方称转灯为“闹老教”,“老教”即老子创立的道教。另外陕北转灯前,所唱秧歌有点五方的内容,也是从道教而来。<br><br>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盏盏灯光闪烁</h3> 三、转灯的主要内容<br><br> 第一,摆灯山。<br><br> 转九曲是民间秧歌与祭祀活动明显结合进行的一种民俗活动。首先要摆灯山,即在灯场的东或北边宽阔的地方放一张高桌,高桌上放炕桌,炕桌上扣只斗,斗上扣升子。然后在每层的四边放满灯碗,同时点着,这样上上下下灯光辉煌,格外明亮,十分壮观。(注:斗和升、均为陕北盛粮的计量器具。)<br><br> 靠近灯山处再摆一张高桌,高桌上放一只盛满米的插香斗,斗的前边或两边放有酒盅、黄表纸。也有的还写神灵牌位,插于米斗中,这就是转灯时请来的诸路神灵就位的地方,称为神台。<br><br> 第二,九曲黄河阵。<br><br> 灯场又称“龙门阵”、“八卦阵”,它是用高粱杆横竖各倒栽十九行(有些地方会就地取材,用土或者雪堆成小土堆,然后在上面安放灯即可),加上门口四根共计三百六十五根,杆间相距约1.5—2米,杆顶(实则是杆根部圪垛)座泥,然后安上小灯(用面捏,或用萝卜、洋芋挖空,倒上清油,放上棉花捻子,也有的用小蜡烛),罩上五色纸灯罩,这就象征全年的天数(农历365天)。高粱杆栽好点灯后,从上向下俯视,不仅五光十色,明灯一片,而且成为一种四方阵图,阵内有九个城子,象征黄河九曲回环。九个城子以金、木、水、火、土、日、月、罗喉、计都摆设象征九个星宿,也象征九道门。大城套小城,城里有城;大弯套小弯,弯内有弯,万盏明灯银光闪,如同天空星座。亲们,想不想看看示意图是什么样子的? <div><br></div><div> 有没有想去现场转一转呢?转灯也有很多讲究滴,不能随便转,一不小心就转不出来。且听我细细道来。<br><br> 第三,转灯。<br><br> 转灯前首先要祭风,由秧歌伞头领唱祭风歌,祈求神灵将风压定,然后由唢呐领头,秧歌队,观灯者紧随其后,由彩门入口进入灯场,进场后绕规定路线走。 “伞头”手中的花伞,随着锣鼓的节奏,一起一伏,秧歌队员的彩绸不停地在空中飘动。人们扶老携幼,有的向左弯,有的向右拐,有的向东,有的向西,有的向北,有的向南,弯弯曲曲,使人眼花缭乱。方阵分五方,即东南西北中,每方中央插一面或置亮灯一盏,上写此方位。伞头到此方即唱一段古代人物事迹歌。点罢五方,走完九城即由彩门出口出场。秧歌队围住方阵,敲锣打鼓,让尾随其后的人顺利转完。<br></div><div> </div><div> 转灯是陕北劳动人民在漫长的生产劳动过程中所创造的具有鲜明地域色彩的民俗文化活动,是记载黄河流域人类早期文化活动的“活化石”。<br></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男女老少齐来到</h3> 四、转灯礼仪规矩<br><br> 在陕北人心目中,转灯是最舒心最惬意最神圣的活动。由于有众多的神灵护佑,而且是人神鬼共乐,所以,一定会心想事成,万事胜意(备注:万事胜意是赠予对方的良好祝福,祝福一切事情都有好意头。“万事”是 一切事,所有事。”胜“是”好“的意思,指什么事情都很好,近义词为万事如意)。人们普遍认为,只要转了灯,就能驱邪逐魔,消灾免难;就能无病无痛,增福增寿;就能家庭幸福,婚姻美满;就能求财得财,求子得子;就能六畜兴旺,五谷丰登……那365盏九曲明灯,预示着一年365天天天光明,灯场门口那四根立柱,预示着一年四季稳如泰山;那弯弯曲曲的九座城池,不能翻越不能钻,愣是闯了过来,最终顺利到达出口,意味着走遍中国处处通顺,也预示着人生那些个沟沟坎坎、磕磕碰碰,根本挡不住前进者的步伐!<br><br> <br> 那震耳欲聋的炮声,早已把先前的晦气轰除得一干二净;那火光冲天的火塔塔,也已把今后日子的红火热闹彰显得一清二楚;唢呐声、长号声就是进军号角;锣鼓声、铙钹声就是时代的鼓点。一切都是昂扬向上,催人奋进!所以才有这热闹非凡的场面。由于转灯与闹秧歌密切有关,历来的转灯都有庙会的会长纠首参与或主持。所以,其祀神、祭鬼、娱人的色彩十分鲜明。从古至今,神鬼之说根深蒂固,在许许多多的灾难面前,人们往往束手无策,只得寄希望于神灵的保佑,神庙于是应运而生。庙会期间,人们烧香、磕头、抽签、换符、上布施,甚至躺在神庙门槛,任由千人跷,万人跨;今日转灯,既怕风,又怕雨,更需要神灵庇护;凡人皆大欢喜,岂能不请众神分享?在这普天同庆的日子,人们也不会忘记长眠于九泉之下的列祖列宗,他们也该和后人一块共度良宵,共享欢乐;还有那些四处飘游不定的孤魂野鬼,得请他们也来赏灯,让他们吃点喝点,使他们高兴,求得眼前平安,免得将来作祟。于是,转灯就有了下面一些礼仪规矩。<br><br> 1.请神。<br><br> 如果起秧歌时谒过庙,请过神,转九曲时唱个秧歌,把诸神牌位移进神坛即可。不然,就得谒村里的神庙,恭请神灵到下界观灯;如果村里没庙宇,就到村口跪请,望空遥拜,用秧歌唱词请神们观灯。请什么神,没具体规定,伞头想到谁就请谁,玉皇、佛祖、菩萨、祖师、老爷(关羽)、二郎、娘娘、财神、阎王、龙王、门神,山神、土地……既可指着名儿一一去请,也可以笼统地用“七十二位诸神”代替。<br><br> 2.请故亡魂。一般在大路口跪请。除点香烧纸、磕头外,还要将带来的面疙瘩、捞饭、面卷等祭品,泼洒在路口,供鬼魂享用。<br><br> 3.安神。要把请来的神灵牌位安放在神坛的香斗里面供起来,左右摆上香纸,不时烧香纸,前边摆上烧酒、面卷、猪羊肉等祭品。<br><br> 4.围风。也叫压圈。由会长带队,秧歌队紧随其后,围着九曲场转一圈,然后唱一两首围风秧歌。为的是晚上观灯,安安稳稳,不致扫兴。<br><br> 5.祭风。在围风之后,如果起了风,就得祭风,用秧歌词请风神娘娘停止刮风,以保下界凡人观好灯。祭风之后如果继续刮风,就要再次祭风,有时连续祭好几次,务求“风尘不动雾腾腾”,这才能“保佑弟子观明灯”。<br><br> 6.祭灯山。灯山是摆给神鬼看的,唱的秧歌词也都是历史故事和戏曲内容,从一盏灯唱到二十盏灯(灯山共摆二十盏灯),有时还唱倒退灯。<br><br> 7.送神、送故亡魂。<br><br> 待转九曲活动全部结束,会长们和秧歌队还得把请来的各路神仙送回天宫,这就是送神;请来的列祖列宗,孤魂野鬼也要送它们各归各位,或上路,这就是送故亡魂。其仪式简单,各唱一个秧歌即可。秧歌唱毕,将诸神牌位一火烧尽,转九曲才徐徐落下帷幕。<br><br> 8.转圆满<br><br> 转九曲讲究连续转三年,据说,一年转(跑)龙头,二年转(跑)龙身,三年转(跑)龙尾, 这样龙才成形,起到保护作用,否则,会招致旱魃。<br><br>附:打花。<br><br> 铁匠将砸碎的生铁放入坩锅,埋进铁匠炉的炭火中,用风箱鼓风,待生铁融化成水,用坩勺舀出铁水,倒入木板上的沙凹窝;打花者迅速将其上抛,高约二三十公分,在铁水下落中,再用木板猛击,将其打散,顿时,铁水四散,从高处悬坠,犹如火山爆发;火花溅落时,流光溢彩,恰似火树银花,场面蔚为壮观。铁水是红色,后来人们又用黄铜、生铝炼成水,加入打花行列,色彩也增加到红、绿、白三色,真成了五彩缤纷。(现在全部都用烟花、鞭炮代替了。)打花极富技巧性、刺激性和观赏性。打花者的动作要快、稳、准,要做到恰到好处,非高手不行。为保护自身安全,打花者往往头戴湿草帽,身穿劳动布服装,外套老羊皮皮袄,万一溅上火花,也不致被烧伤。<br><br> 今天,这一技艺已基本没有传人。<br><br> 了解了转灯的要求之后,我们来看看怎么转灯。<br><br> 五、转灯。<br><br> 夜幕降临,明月初照,村里各家各户早就在自家门前挂上灯笼,关锁好门户,跑来转灯。灯场四周的火塔塔已经燃起熊熊火焰,彩门、各方星主的灯笼都已点亮;灯场里赤橙黄绿青蓝紫各色的灯,也点点闪闪,摇曳生姿;挤得水泄不通的人群早已急不可待,跃跃欲试。此时,秧歌队伍开始要进九曲门了。会长发令,大家立刻行动。进门之前,先唱点五方,点过五方,再唱门前秧歌:<br><br> 九曲弯弯一条龙,灯场本是龙门阵,九曲场里转一转,成龙变虎长精神。<br><br> 一转新春开门红,二转夏天雨水匀,三转秋天收成好,四转四季享太平。<br><br>转灯的规矩<br><br> 转九曲的队伍,会长纠首等神会人员走在最前,一人手提灯笼领头,其余人端祭品、献饭、香纸(吹鼓手紧跟其后,再下来是炮手、锣鼓手,秧歌伞头、秧歌队员,最后才是观灯的群众。入门时和每到一方入口,会长带头下跪,其余神会人员点香、烧纸、献饭、磕头、礼拜。吹手掌长号,炮手放三响铁炮,一串鞭炮,然后由伞头领唱秧歌,队员们拉后音。很多地方现在都省去了这一条,由秧歌队的背着锣鼓的人先行)。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秧歌队来到灯场门口</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伞头</h3> 秧歌队伍出了灯场,乡亲们还在灯场里,不能让他们悄无声息地在里面转,秧歌队就在锣鼓唢呐声中,围着灯场外面转呀扭呀,一圈罢了又一圈,一直要扭到最后一个人转完九曲走出彩门为止。早前转完的人,有的也不肯离去,他们等着端灯。端灯,也叫偷灯。据说,端红色九曲灯能养小子(男孩),端绿色九曲灯能养女子,那些新婚不久或是单男单女的夫妇,就按自己所愿选一盏灯,连同灯托,一路小心翼翼端回去,放在土神炉或灶王爷怀前,盼望能随心所愿。那些婚后久不开怀(生育)的夫妇则选择拔中方的子女旗。<br><br> 拔旗。据有人考证,中方的老杆是生殖崇拜的产物,象征的是男性生殖器。许多久不生育的女子,转到那里,总要抱抱老杆,祈求生得一男半子;有些硬不起来的男人,也想抱抱老杆,增加点阳刚之气;老年人抱老杆,寄可以寿比南山。所以,中方素来插有求儿女旗。拔麒麟送子旗不仅要付费,而且第二年还必需还回一面旗子。尽管如此,中方的旗还是很难抢到,得事先预约才行。这样的女人,往往女扮男装,走在会长纠首中间,以便抢先下手。当然也有人拔其它方插的旗。如求财旗、平安旗、婚姻旗、进学旗等,也一样要付费,只不过费用较求子女旗低了许多,来年下后也不必还旗。<br><br> 转黑灯。在正式转九曲之前,有的人为疾病,有的人为婚姻,也有人为求子女,趁着灯火还没有点亮,怀着自己的心愿,默默地摸黑转完九曲,这就是转黑灯,可谓心照不宣,但求心想事成。 <h3 style="text-align: left;"> 乡亲们手持点燃的香,排队准备转灯(注意每个人手里都要拿两根以上点燃的香,才能进彩门。)</h3> <br> 随着时代和科技的发展,许多地方已经将灯杆(或灯堆)换成钢管,将油灯变为灯泡;彩门上装饰有霓虹灯,从九曲阵中方老杆向四面八方悬挂许多彩旗和彩灯,看似富丽堂皇,实则毫无韵致。你想,原来转灯,人们既担心刮风,又担心下雪;既担心撞到灯杆,又害怕碰翻油灯,还得留心不能走错,一路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如临深渊,那才叫刺激!也更富哲理:人生的道路漫长而曲折,必须时时刻刻小心在意,走好每一步;走错一步,就要“变驴”(乡亲们说,转九曲如果翻越或偷钻灯杆要变驴),谁敢游戏人生。总以为“山重水复疑无路”,又谁知“柳暗花明又一村”! 原来偷灯习俗,也已荡然无存。现在一切变样,还要那么小心吗?传统文化如何传承和发扬,需要我们认真的去思考,去创新,不能一味的去追求形式。<br><br> 转灯结束后,乡亲们呼朋唤友,三五成群串门子去了。,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div><br></div><div>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种文化熏陶数代人。转灯活动演绎了一代又一代的黄土地人民的生活习俗,陕北人民,用这种民俗活动来敬畏神灵,缅怀先祖,感谢天地及母亲河的养育之恩,祈祷一年的风调雨顺,同时又起到教育和警示子孙后代的作用。祈愿乡亲们年年岁岁平平安安,健康长寿。</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