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毛主席的词作【蝶恋花•答李淑一】首次被搬上舞台是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当时上海评弹团的青年演员赵开生用苏州评弹的曲调把这首词编写成了弹词开篇并由他本人在一次演出中首唱,但是反响并不大,也未引起重视。后来在评弹团多位前辈艺术家的指导下进行加工修改,把这首作品交给青年女演员余红仙演唱,没想到,就此一炮而红,此时的余红仙还是刚出师不久的新人,赵开生却已经小有名气,可是这首为伟人的《蝶恋花•答李淑一》词谱曲的弹词开篇好像注定要用女声演唱才能声声入耳,才会引起共鸣。</b></p><p class="ql-block"><b> 说起余红仙的评弹生涯,还真的有点传奇色彩。余红仙祖籍浙江,1939年出生于上海,天生一副好嗓子,从小喜欢沪剧,十二岁那年恰逢上海沪剧团招收学员,她前去报名,高高兴兴来到报名处,填写了相关信息后进入现场面试,那个年代报考这类艺术团体只要人长得五官端正,嗓音条件好就行,一套流程走完,就回家等消息去了。大约一周后邮差送来了录取通知,余红仙看着录取通知书上的落款——上海市评弹团,百思不得其解,我报考的是沪剧团呀,怎么拿到的却是评弹团的录取通知书?在忐忑不安之中,按照录取书上的地址前去一看,这才恍然大悟,原来评弹团和沪剧团在同一个大院的两幢房子里,那天去报名时走错了门,又恰好评弹团也在招收学员,就这样阴差阳错、歪打正着。虽然余红仙没能成为沪剧舞台上的角儿,却成了评弹界的响档。</b></p><p class="ql-block"><b> 弹词开篇《蝶恋花•答李淑一》以弹词曲调为基本骨架,又增强了歌唱性,曲调优美新颖,吸收了戏曲板式变化的手法,使曲调层次分明,跌宕起伏,加上余红仙嗓音清越,音色华美,演唱富于激情,生动地展现了革命家的伟大情怀,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因此一经她的演唱马上响彻大江南北、享誉全国,就连听不懂“吴侬软语”的各地群众也拍手叫好,赢得了大家的喜爱。此后,这首毛主席的不朽词作被谱成歌曲或地方戏曲调,频频在舞台上演唱,这其中,由京剧“程派”传人张火丁演唱的京歌《蝶恋花•答李淑一》最为著名,张火丁用她那独有的“程派张韵”完美地呈现、演绎了伟人高尚的情怀,成了脍炙人口的经典,是京剧艺术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我在学唱这首京歌的过程中更深切地感受到了京剧“程派”的无穷魅力,对国粹艺术的热爱也因此与日俱增!</b></p><p class="ql-block"><b> 2023.3.30</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