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钟声寒山寺 古韵今风姑苏城——2023年苏州马拉松南游记

凭栏观景

<p class="ql-block">微文撰写:彭城蜗牛</p><p class="ql-block">美篇编辑:凭栏观景</p> <p class="ql-block">  2023年苏州马拉松已经落下帷幕,回顾自己从报名时的坚定、到参赛时的忧虑、再到途中时的心态变化,直至安全玩赛时的坦然,让我对自己未来的跑马之路有了重新的思考和认识。</p> <p class="ql-block">  今年年初疫情过去,国内的马拉松如雨后春笋节节高。武汉的立新同学向我发出邀请,让我报名武汉马拉松,顺道去看望武汉的同学,我欣然应允。</p> <p class="ql-block">  武汉马拉松2017年获准加入“中国马拉松大满贯”,2019年被授予国际田联铜牌赛事,2020年升级为世界田径银标赛事,另外武汉马拉松在国内口碑非常好,我预感今年武汉马拉松的报名中签几率将会是“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一是原本就是一票难求;二是由于三年疫情原因,预留前几年报名已中签的名额。因此,我对报名武汉马拉松中签的希望不大。</p> <p class="ql-block">  1个多月前,我报名武汉马拉松后,又同时报名了苏州马拉松。之所以报名苏州马拉松,主要是基于苏州马拉松是政府主办的首届马拉松,中国田协认证赛事,赛事的组织、服务、补给、安保等方面有保障;其次苏州的经济实力在江苏省“十三太保”中是“大哥大”Number one,2022年GDP达到2.4万亿,有钱的城市办赛事不会差;第三自古以来苏州就享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美誉;第四苏州马拉松是首届,报名中签率估计大一些;第五验证一下新冠疫情对自己的身体和跑步到底影响如何。</p> <p class="ql-block">  综合以上几个方面的考虑,于是我毫不犹豫报名了苏州马拉松。古人云“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而这一次正好与之相反,一切在我的预料之中,结果是武汉没有中签,苏州中签了。</p> <p class="ql-block">  平时多流汗,赛时少留憾。抱着这样的理念,我开始了备战苏州马拉松的训练。在得到苏州马拉松中签消息后的一个多月内,星期一至星期五每天10公里或13.14公里,周六休息,周日30+。2月19日星期天31.13公里,用时3小时06分,平均配速559;2月26日星期天32.23公里,用时3小时08分,平均配速550;3月5日星期天30.13公里,用时2小时59分,平均配速556,日常训练不再一一赘述。有了连续三周3次30+的训练成果,为备战苏马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顿感信心满满。</p> <p class="ql-block">  白驹过隙,时光荏苒。转眼间已到3月25日苏州马拉松开赛的前一天,11点30分,我乘上了南去苏州的G2611高铁,这趟高铁有点绕路,经宿迁、淮安等,历时3小时20分钟才到苏州站。出站坐地铁4号线转5号线,直奔苏州市奥体中心领物现场,到达领物现场时已接近下午4点。领物现场是搭建的临时白色帐篷,里面人很多,主要是志愿者小哥哥小姐姐多,领物的跑友不多,估计苏州本地的跑友前两天就领过参赛物了,外地的跑友大多也是提前领过了,领物现场号码分区醒目,秩序井然有序,前后几分钟就把领物、带手环、芯片验证等环节搞定。从领物区帐篷里出来,即苏州马拉松集市,就是所谓的“薅羊毛”区,此时的我宛然已无“薅羊毛”的心,早已是饥肠辘辘,前胸贴后背,为了赶时间没有吃午饭,抓紧撤、回宾馆住下再去吃饭,中饭晚饭“一锅烩”。</p> <p class="ql-block">  从领物区到5号线地铁站口大约15分钟的步行路程,5号线地铁到南门换乘4号线,到察院场下,从2号出口即观前街方向,按照赵琪军老师事先发给我的定位,一番周折找到了预订的观前街布丁酒店,该酒店不起眼、没有门头,此时是下午6点,已近黄昏。到宾馆与赵老师汇合,放下背包,一起去吃饭。我和赵老师来到一家中华老字号面馆“近水台”,不约而同都要吃面食,我点了一份“爆鱼素浇面”、赵老师点了一碗大馄饨和一份小笼包。实话实说,南方的面食比北方做的精致,味道也很好,数量还很实在。“爆鱼素浇面”有鱼有蘑菇和竹笋,汤的味道很鲜,小笼包甜甜的。相信我俩此时都已饿到了极致,三下五除二,就一扫而空。吃完了饭溜达溜达,欣赏欣赏观前街的夜景。观前街,类似徐州的户部山步行街,夜晚人山人海、热闹非凡,但大多数是帅哥靓妹,以年轻人为主。苏州观前街的命名由来是因苏州城内那历史悠久的玄妙观而兴起的,夜晚的玄妙观金碧辉煌,引得无数游人驻足拍照留念。三月的姑苏夜晚还是有些丝丝凉意,微风飘着路边樱花的清芬,轻轻地吹拂着路人的面颊与发鬓。我和赵老师走马观花,边走边聊,在一家现做现卖的食品店买了4个烧饼,作为明天的早餐,然后打道回府,早早睡觉。</p> <p class="ql-block">  长话短说,言归正传。3月26日苏州马拉松比赛日,5点起床,5点50从布丁酒店出发,此时同行的还有王林平和贾江两位兄弟,他俩昨晚入住的较晚,是到苏州之后才电话预订的布丁酒店,我们一行四人与乔华利大哥约好6点整4号线地铁口汇合。进入地铁站,都是赶场子跑苏马的跑友,看着装和鞋子不用问了。4号线转5号线华莲站下,地铁站出来就看到志愿者举着牌子引路,我们跟随人流往前走,脱下外套、存包,在24号存包车前,又偶遇了徐州长跑协会大文豪蔡平,6人合影留念,然后就分道扬镳,各自找各自的起跑区。苏马按选手报名成绩,起跑分ABCD四个区,全程半程却混在一起,25000人规模,其中全程10000人,半程10000人,家庭欢乐跑5000人。我在B区,号码是B06055,随机抽取的,这是苏马的一个亮点和创新,便于快捷发放选手参赛装备。</p> <p class="ql-block">  7点30分整,2023年苏州马拉松鸣枪起跑。跑过马的都知道,一开始,根本就跑不起来,特别是在A区以外区域的选手,我用了2分40秒才通过起点的大门楼子(枪声成绩扣减净成绩),按照30+的训练成绩和600配速,既定目标430开始了我的苏马之旅。第一公里用时7分35秒,第一个5公里用时31分57秒,一切在掌控之中,虽说配速控制的好,一边跑一边心里犯嘀咕,怎么不报半程,也不知道疫情过后,身体到底发生多大变化、还能不能跑下来全马,心里想着还是赵老师明智跑半程,苏马是我的第21个全马,这是自己跑全马以来从来没有的心理反应。20公里用时2小时06分,如果后半程不掉速430度目标完全可以实现,但我知道后面不可能不掉速,转念又想430能说明什么吗?成绩只是浮云,安全第一,安全玩赛,家才是马拉松的终点。于是,过了半程以后我放弃了430目标,放慢了脚步,以拍照赏景为主,事先我准备了卡片相机拿在手上,对了我就是为拍照而来的,这才是我的初衷;认真阅读“千年钟声寒山寺、古韵今风姑苏城”的美丽,用脚步丈量姑苏城的每一寸土地,用汗水浇灌自己的心田,这才是此次奔跑苏州马拉松的原动力。有了这样的想法,让我在后半程轻松了很多,也有了更多心情去欣赏穿越千年文脉、融古通今的姑苏城,护城河、大运河、金鸡湖、寒山寺、西园寺、平江路、东方之门等古今地标,尽收眼底,尽在机中。</p> <p class="ql-block">  跑过东方之门后,又先后偶遇了徐州跑友小昕和徐处,和徐处一起跑了大约1公里,他脚不舒服,让我先跑。40公里处,我请志愿者小姐姐为我拍了一张照片,经典留念,我知道终点拍照的人会很多,到了终点再拍照不一定方便。苏马的终点设在奥体中心田径场内,组委会这样的安排非常周到,充分考虑到选手的心情,这一点比徐州马拉松做得好,选手跑进场内和跑在场外是不一样的,跑进场内心情会更加震撼,更加激情荡漾,至少我的心情是这样的。在即将冲过终点,看到计时钟的那一刻,我情不自禁举起相机,“咔嚓”,时间定格在4小时53分31秒。苏马,是我人生的一次经历,一次阅读、一次修行,沉下心来,观止自思,我想以后的跑步必须要回归理性,回归跑步的初衷,无伤到老才是跑步的最高境界。</p><p class="ql-block">(彭城蜗牛拙笔于2023年3月28日夜)</p> <p class="ql-block">(说明:文中带有年月日的图片均由彭城蜗牛本人拍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