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约与职中语文组一起成长——随机听课评课(2)

贺利萍高陵区

<p class="ql-block">  2023年3月22日上午,区高中语文研修体主持人贺利萍与成员郭娜老师应邀前往区职教中心,参加学校组织的“随机听课评课,促进教师发展”教学活动。</p><p class="ql-block"> 校长薛东升、书记曹海平、教学校长刘克生,教务处邓鑫主任与两位老师一起随机全程观摩了贺璇老师的“表达与交流”中“写作”部分的《书信》。</p> <p class="ql-block">  贺璇老师的课堂,从古代书信的作用引入;接着,给书信定义并梳理书信详细格式;接着,又范例举要,强化书信格式;最后,让学生给自己写一封信,练习格式。这个教学安排逻辑思路很清晰,课堂采用“知识+范例+写作+展示”模式,符合“写作课”的常规流程。尤其值得肯定的是:教学目标明确、具体,教学内容取舍比较符合学生实际。</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评课时,贺利萍老师与大家分享自己的一些做法,供大家商讨。</p><p class="ql-block"> 备课时,首先要研读教材。教材把《书信》安排在“表达与交流”板块的应用文“写作”中。其中介绍的实用文中的专用书信有,“感谢信”“表扬信”“慰问信”“邀请信”“求职信“申请书”“倡议书”等7种形式。与表达亲朋好友之间感情的一般书信相比,专用书信是指在特定的范围内因公务活动的需要而专门拟制并使用的公务文书。编者意图是比较明显的,让学生学会“写作”这些专用书信的。课堂上,老师给学生留时间“写作”了,但是,所“写”的是一般书信,与教材内容中提供的“专用书信”无太大关系。</p><p class="ql-block"> 其次,确定课时及任务。拿这节课“书信“来说,我会思考“这7种形式的专用书信,用几课时完成?”如果用3课时,哪几种放到同一课时比较合适?我会把“感谢信”“慰问信”“表扬信”安排在一起,因为受灾有难是要慰问的,助困帮难是要感谢和表扬的,让学生明确写作目的不同,选择的生活素材细节也不同;我会把“邀请信”“求职信”“申请书”放到一个课时,因为邀请求职都含有请求之意;我会把“倡议书”单独一个课时,因为教材中提供的例文是倡议书,可见其难度与重要。可惜,在这节课上,没有见到教材中提供的任何一种“专用书信”的形式,观课者所见到的是适用于家人朋友同学之间表达感情的“一般书信”,从“课时任务”这点来说,这堂课所选择的教学任务与教材内容是没有多大关系的。</p><p class="ql-block"> 第三,确定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确定的依据是课标要求,编者意图,考评要求及形式,学情等。比如,关于“感谢信”“慰问信”“表扬信”的教学,拟定目标为(1)熟记三种书信的格式及写作目的。(2)能捕捉生活细节,会用三种书信形式表达合适情感。</p><p class="ql-block"> 第四,设计逻辑思路舒畅的教学活动。比如,关于“感谢信”“慰问信”“表扬信”教学,可以安排的逻辑活动有“知识+范例+写作+展示”,也可以安排“范例+知识+写作+展示”,还可以安排为“习作展示+知识”,不论安排几个活动,逻辑思路一定要合理、流畅。</p><p class="ql-block"> 以上是我的一些做法,不妥当之处,请指正。</p><p class="ql-block"> 关于“表达与交流”板块,我经常思考一个问题,写作课的最终目标到底是什么?应该是学生“写会”或“会写”!课堂上“写了”,不一定“写会了”,也不一定是“会写了”。所以,要达到“写会了”“会写了”,我们课堂上,老师一定要让学生明白“哪些目标达成了,哪个目标还没有掌握”,尤其是“没有掌握的难点”,教师要运用明晰的“指令引导”语言,让学生知道“练习什么,怎么练习”,只有这样,才能解决“没有掌握的难点”问题。本节课,老师对学生习作中不足及解决方法,“指导”得有些少!</p> <p class="ql-block"> 最后,贺利萍老师就“表达与交流”板块的课型,与参会老师做了交流。她说:“表达与交流”板块,常见的有“指导课”、“导写课(也可叫习作课)”和“讲评课”。不论是哪种课型,课堂都应该用“写”来实现表达与交流的目标。 </p><p class="ql-block"> “指导课”是适用于片段练习的写作指导课。比如,强化练习各种文体的开头(鸡头)、中间(猪肚)、结尾(凤尾)、结构、思路等,比较适合用这种课型。我经常把这种写作课型,与“阅读与鉴赏”教学结合,阅读定指向写作,鉴赏也指向写作,在阅读中常写,在鉴赏中多写!</p><p class="ql-block"> “导写课”适用于“限时+习作”的练习。这种课型比较难操作,因为它是集“指导、写作、讲评”于一体的一种课堂教学。它教学的难点是“限时指导”,教学的重点是“限时写完”“即时点拨”。</p><p class="ql-block"> “讲评课”就是批阅学生习作之后的“反馈”课,它要求对习作进行“目标化评价”,目的让每个学生明白本次习作各自“目标达成情况”,即哪些目标达成了,哪些目标还需要继续“练习”及怎么练习。</p><p class="ql-block"> 贺璇老师的这节“表达与交流”课,是一节“导写课”,就是“指导”学生“写作”的课。本节课的重点是“写信”点拨“学生当堂习作存在的问题”并加以适当指导,这部分做得比较到位。但是,“指导的内容”上仅仅注意了“一般书信的格式要求”,几乎没能关注学生习作选材的点拨或指导。其实,大多时候,学生写作,选材的指导更为重要,因为选材牵扯到学生的认知水平的高度与深度!这个,我们老师今后需要多多关注!</p> <p class="ql-block">  美好瞬间,及时留存!</p> <p class="ql-block">  评课后,贺利萍,郭娜老师,聆听职中曹海平书记、刘克生教学校长、邓鑫主任后期工作安排!</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