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吉诃德与桑丘的人物形象分析

也似泛轻舟

<p class="ql-block">世界文学史的不朽名著《堂吉诃德》,是塞万提斯的巨著,该书展现的是文艺复兴时期的历史,在此作品中,衣着破烂、瘦骨嶙峋的老骑士骑着马儿,举着长矛,而其仆人桑丘·潘沙则矮墩墩地在一旁。作者用一胖一瘦、一高一矮,塑造了这对永远在路上的骑士形象。作者塞万提斯笔下的堂吉诃德,这个看似荒诞、看似癫狂的小人物。他坚持了他的操守,即使这个操守看起来很可笑。可他的内心是火热的,义无反顾的,虽然显得滑稽,但堂吉诃德并不虚伪,他只是相信自己的崇高而已。作者塞万提斯既对这个滑稽可笑的人物行径投下了轻蔑的一瞥,却又对这个荒诞躯壳下那伟岸的精神而深深地鞠躬,让读者感受到其背后的心理特征和人性的纯洁。</p> 堂吉诃德人物形象分析 <p class="ql-block">①堂吉诃德是个矛盾、复杂的人物。他一心要匡正这个社会,却一厢情愿地把骑士小说的描写当成现实生活。他无视已经发生变化的时代,企图以游侠行为来复活过时的骑士制度,把打抱不平当作主持正义、改造社会的途径,成了一个“最讲道德、最有理性的疯子”,一个可笑可叹的人物。</p> <p class="ql-block">②堂吉诃德是个为了维护正义,拯救世人,甘愿牺牲自身生命的勇士。他痛恨专制残暴,同情劳苦大众,向往自由,把保护人的正当权利与尊严,锄强扶弱,消除人世间的不平作为自己的人生理想。他见义勇为,从不胆怯。主张“一切东西都平等”,他心地善良、幽默可亲,学识渊博。</p> <p class="ql-block">③堂吉诃德是理想主义的化身,他执著于他那理想化的骑士道,从不怕人们议论与讥笑,更不怕侮辱与打击。虽然四处碰壁,却越战越勇,百折不悔。他的进步思想,闪耀着资产阶级人文主义的思想光辉,他的失败,是一个人文主义者的悲剧。</p> <p class="ql-block">④堂吉诃德是一个悲剧性人物。他迂腐、固执、脱离现实、耽于幻想、行动盲目,他想入非非,丧失了基本的理性,丧失了对现实的感觉和判断,他行为荒唐、卤莽,不会吸取经验教训,这样的人注定只能碰壁,害人害己。</p> <p class="ql-block">⑤小说围绕堂吉诃德为了完成见爱人达辛尼亚的使命而展开,堂吉诃德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自己的爱人杜尔西内娅,当桑丘劝他别管杜尔西内娅,为米口开口娜公主夺回国家,便可以成为美丽的公主的丈夫时他十分恼怒,被公爵所设计的侍女苦苦追求却仍然不心动,听到有人发表不利于达辛尼亚的言论便会勃然大怒、与之决战到底。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堂吉诃德对于爱情的忠贞不二,对理想的执着精神。</p> <p class="ql-block">⑥信仰坚定高洁,勇于行动,敢于以生命捍卫真理,是一个勇敢的战士形象。</p><p class="ql-block">⑦是一个充满童心、智慧,颇有趣味的人。</p> 桑丘人物形象分析: <p class="ql-block">桑丘·潘沙是一个现实得不能再现实的现实主义者,又是一个充满幻想、权力欲望极大的客观主义者。他是一个模样矮胖、朴实善良、机灵乐观,但目光短浅、狭隘自私、胆小怕事的贫苦农民。为了好处当了堂吉诃德的侍从。骑头灰驴,(驴子是西方通俗喜剧中常用的意象,它和桑丘这个人物同时出现带有一定的象征意味,暗示桑丘的性格基础——倔强愚笨。)陪伴左右,忠心耿耿。谚语俗话,张口就来。即天真、可爱又实在。</p> <p class="ql-block">在行侠途中桑丘经常一问一答,表现得头脑灵活清楚,充满智慧。他是封建宗法制度下小户农民的典型。满脑子是功利实际的考虑,胆小怕事、目无短浅,贪小便宜。</p> <p class="ql-block">但性格中也有不少优点:</p><p class="ql-block">1、朴实善良、忠心耿耿,有同情心和正义感,有应对日常生活的经验和智慧。</p><p class="ql-block">2、他容易轻信,但却有判断的才能。不论堂吉诃德有怎样的臆想,把事情说得怎样玄,他都有自己的判断,一切从切身利益出发,明白客店不是城堡,风车也不是巨人。但他是主人的随从,他不能有拂主人的意志。</p><p class="ql-block">3、他能主持公道,同情弱者,并仇视与嫉恨不平世道。这集中体现在他当“总督”时所实行的仁政上面。作者在这里告诉人们,一个农民远比那些达富贵人更能治理好国家。如他在一个叫做“布拉它留”的“海岛”,坐堂审案,对三件案子(一件是裁缝为雇主的纠纷、一件是借钱还没还的纠纷、一件是诬告强奸案)的处理,简直是高明极了。这在昭示西班牙人民:渴望的一个良好的社会理想,只有在人民自己的努力下才能实现。他离任时两袖清风,并说明他是一个例外的“总督”。</p><p class="ql-block">4、桑丘的性格还有发展的特点。</p><p class="ql-block">桑丘·潘沙是一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他与耽于幻想、迂腐固执的堂吉诃德形成鲜明的对照。在陪伴游侠堂吉诃德的过程中,他受主人的美好理想的感染,价值观上有与堂吉诃德“趋同”的倾向,性格上则与堂吉诃德构成互补,心胸逐渐开阔起来,在堂吉诃德完成第三次冒险,我们将会看到一个堂吉诃德与桑丘完整结合而形成的白玉无瑕般的完美形象。</p> <p class="ql-block">通过对骑士小说典型情节的滑稽模仿,暴露出骑士文学荒唐之处。塑造堂吉诃德与桑丘潘沙两个人物形象时,又采用对比和夸张手法,使他们从形体身份到性格思想,处处形成有趣的对照;又往往夸张人物身上的某种特征,使之趋于极端,更强化了幽默和讽刺的效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