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源实验学校(小学部)数学1组第八周教研活动

下雪

<p class="ql-block">  3月30号,我们思源学校数学1组迎来了本学期第8周教研活动。本次教研公开课由孔素娟老师精彩呈现。</p><p class="ql-block">课题:《数学广角—推理》</p> <p class="ql-block">  数学组全体教师都参加了本次教研活动。真正发挥学科组、教研组的作用,老师们之间团结协作,互相促进,共同进步。</p> <p class="ql-block">课前活动:手舞《小花朵》</p> <p class="ql-block">《数学广角—推理》是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内容,逻辑推理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思维性较强,也较抽象。纯“文字”推理,容易让学生迷糊,失去兴趣。怎样激发孩子的学习欲望?让课堂教学生动、有趣又有效呢?孔老师在这节课中,设计了“猜一猜”、“写一写”、“连一连”、“画一画”等环节,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在玩中学,玩中思,玩中悟,整堂课学生学得有味又有效。</p> <p class="ql-block">一、在“猜想”中感受</p><p class="ql-block">课堂伊始,孔老师就抛出了“猜一猜”,猜老师早上吃的什么早饭,学生兴趣高涨。在这一环节,分两个层次让学生猜想,先让学生“随意”猜,猜老师吃的包子还是油条,结果有两种答案,还不能确定;通过再次提示,老师吃的不是油条,学生很快猜出了正确的答案,再顺势引导学生总结方法(排除法)。这样层层紧接,环环相扣,让学生感悟到了“猜想”要根据前提条件去推理。这个猜想导入,为本课教学做好铺垫,让学生领悟到简单逻辑推理中条件与结果的密切联系。</p><p class="ql-block">二、在“活动”中体验</p><p class="ql-block">《新课标》指出:“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等活动中逐渐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钟老师在探究新知的过程中,先引导学生找题中关键信息,说思考过程,通过让学生写、连、画来直观呈现推理过程。使推理变得简单易懂。学生在“找一找”、“说一说”、“写一写”、“连一连”等数学活动中主动参与,亲身经历,充分积累经验。体验简单推理的过程,获得了对简单推理初步的理性认识和情感体验。</p> <p class="ql-block">三、在“游戏”中领悟</p><p class="ql-block">在巩固内化环节,孔老师巧妙设计了有趣的问题。根据信息,先确定,再排除,可快速推理出结果;问题的条件设置从显性逐步过渡到隐性;从简单易得,到深度思考;由浅入深,渐入佳境。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合情推理的理解和感悟。同时也使学生明白,信息的获取,可以多元化,不仅可看,还可听。使知识的运用从课堂延伸到课外。</p> <p class="ql-block">  回顾整节课,始于猜想,重在活动,玩中领悟。教师善于引导学生提出猜想,从猜想中去寻找数学的真谛。同时也关注与培养学生数学表达能力与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整个过程设计上深入浅出,层层推进,思维敏锐,有重点,有深度,有广度。</p> <p class="ql-block">  每一次的教学展示和研讨都是青年教师专业的成长和进步,也是我校对“双减提质”的课堂教学的有益探索和改革。</p><p class="ql-block"> 优化策略,提质增效,思源小学的数学老师们正在努力;以课促研,课研结合,思源小学的教育人正在努力;诲人不倦,砥砺前行,思源小学的数学课堂朝着有思考、有逻辑、有创新的方向继续前进!</p>

学生

推理

老师

猜想

数学

教研

思源

活动

体验

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