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在思考的旅程中,收获的愉悦里时光一晃即逝。3月22日至3月28日由安康学院承办的“中小学思政及法治教育教师培训”转眼就结束了,各位培训主讲讲师的分享让我享受到一次思政课方面的饕餮盛宴,收获颇丰,受益匪浅。</span></p> <p class="ql-block"> 首先分享两点感受:一是“副课”也要转正了。去年11月份我参加了小学科学教师培训,相隔不足半年又参与了中小学德法教师培训,目前还在进行劳动教育网络培训,这一系列的密集培训,不再单单是语文、数学和英语的培训了。在每次培训中专家都会分享中央近期出台的若干指导意见,这些意见中都无不例外提到了要认真落实中小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2022版《新课程标准》修订指导原则中指出“坚持德育为先,提升智育水平,加强体育美育,落实劳动教育”。都预示着课程再也没有正副的区别了。二是要做学习型教师。去年参与了科学教师培训,凡参与培训的老师一个共同的感受是科学教师必须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而且物、生、理、化必须样样精通。在本次德法教师培训中也让我们都感受到,德法教师不仅要有家国情怀,还得具备相应的法律知识。</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安康教研室副主任吴万强老师主讲的《道德与法治课程德育价值及实现路径》中指出思政教师应保持用敬畏之心对待课程,用仁爱之心对待学生,用工匠之心对待事业,用进取之心对待自己的四个初心。同时,指导了思政课程“大练兵”和省级教学能手评选的经验,分享了思政课教师专业成长的秘诀是要乐于工作、善于学习、敢于创新、勤于积累,为思政教师前进方向指明了道路。结合安康“三重融合,三全德育”的德育实践模式介绍了先进的德育教育管理方法。</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胡田庚教授主讲的《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修订的新突破与变化》,首先回顾了本世纪课程改革和思政课程改革的各个重要阶段,让我了解了思政课程改革的历史背景,思政课程的改革是为了满足时代变化的需要。其次讲解了新课程标准的变化。一是课程定位的变化。课程价值更加凸显育人功能;课程目标更加强调核心素养;课程特点更加明确政治性、思想性、综合性和实践性。二是课程核心素养的凝练和课程目标的变化。课程核心素养包含政治认同、道德修养、法制观念、健全人格和责任意识五个方面。课程目标主要凸显了目标结构的新总分设计、目标内容的素养导向和三位一体、目标设计的一体化构想。三是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的调整。以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导向;以道德与法治教育为框架,分学段按主题设计;强化中华民族传统美德、革命传统和法制教育;学段衔接、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四是提出了学业质量评价。五是教学方式和评价方式的变化。聚焦核心素养,着眼学生发展;倡导议题式教学,活动教学;改革学业水平考试。六是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探索。国家层面有政策要求;课程层面有规划设计;教学层面有实践探索。</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新时代基础教育育人方式改革的基本背景和基本精神》的讲解,我认识到基础教育发展已经进入了新阶段,面对基础教育还面临的一些突出问题,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要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回归初心。加强自身专业水平的提升。在教学中要思考如何将评价指南落到实处?如何基于核心素养评价教学?及时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吴老师和胡教授两位老师的讲座为我们奠定了德法课程教学理论基石,汉滨区汉滨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肖静老师《素质教育下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实践探索》的讲座则是更加侧重于德法课程教学的实践方法指导。围绕2022版《道德与法治新课程标准》分析了核心素养和学习主题两大板块。结合自身教学实践中的实例,以教材为背景重点分析教材各课时之间的联系,如何在每课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如何进行情感交流,甚至连板书课题时应板书目录中的课题这些细节都要求授课教师要关注。肖校长的讲座实践性强,可迁移性强,通过真实案例,运用已有的经验,告诉我们如何自然地、润物无声地设计好思政课程、讲好思政课程,各类学科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合理的融入思政课程。在讲座结尾肖校长总结一位好的思政教师一定要做到“三读一看”,即读《新课程标准》、读《教师用书》、读《宪法》和看时政热点要点新闻。</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教学评价对于德法老师来说是一个棘手的问题,面对学生德育的评价不知从何下手。安康市教研室赵玉萍老师的讲座《小学道德与法治新教学评价》正好为我们解决了这一难题。赵老师通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评价的内涵、依据、分类、原则、内容和方法六个方面作了指导。我认识到评价的重要性,在评价过程中既不能过于较真,又不能完全统一标准,要有针对性的多角度进行评价。要依据课标中指出的“立德树人教育的根本任务”、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代中小学思政课建设》等要求。在评价中要坚持以评促学,教、学和评的统一,坚持主体多元,注重激励。既要有对教师课堂教学的评价,又要有对学生学科学业质量的评价。赵老师分享了旬阳市评价具体细则,对我今后在对自己思政课程教学和学生学业质量评价方面有了初步构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西安市灞桥教师进修学校杨婉丽老师《新课标背景下的好课标准》讲座,从乡村教师梁俊带领学生登上央视的故事诠释了“苔花如小米,也学牡丹开”的真正含义,这也是教师应有的情怀。听了杨老师的讲座,我深深体会到一节好课必须是以学生自主发展、社会参与和具有文化基础的,让学生具有正确的价值观、必备的品格和关键能力,一节好课一定是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三有”时代新人。在课堂教学中教学目标要科学合理,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学生活动要真实高效,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教学评价及时有度。</span></p> <p class="ql-block"> 胡苗苗、曹倩、汪小立3位老师的示范课精心设计、在教学中和蔼的和学生的对话,以问题引领学生深入理解,通过课前让学生体验、以任务单的形式在课堂教学中走进学生心灵,让学生内心产生共鸣。通过教学实现了学生对家国情怀的认同,增强了学生责任意识。</p><p class="ql-block"> 汉滨小学谢鹏老师《信息技术支持下的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设计与案例示范》,让我在今后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应用方面有了大大的提升。</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安康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单林波教授从法理相关知识、宪法、民法基础知识三个方面用通俗易懂和案例结合的方式进行了讲解,让我以后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有了法理基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什么样的思政课教师才能成长为符合党和国家寄予厚望的标准呢?习总书记提出了“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这六项要求,为思政课教师成长指明了方向。参加了这次洗礼教育观念、升华教育理论、感悟教学艺术、思考教学问题、解决教学困惑的七天培训,我将在今后的思政课教学中践行以培养德才兼备的人为己任,当好学生扣好第一粒扣子的探路人。</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