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时间:2023年3月29日</p><p class="ql-block">地点:一楼书吧</p><p class="ql-block">主持人:高数组组长</p><p class="ql-block">主题:六年级《数学广角—鸽巢问题》单元集体备课</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教育教学效益的最大化是集体备课的价值取向,也是集体备课的目的所在。走进新课程,面对新教材,集体备课是校本教研的一种活动,长期坚持集体备课,可以使教师在教学的认知、行为方面向更科学更合理的方向转化,并对自己的教学工作进行不断的更新和全程优化。教师的素质历练,业务钻研、合作研讨、教法改进、自我反思的过程,就是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校本教研离不开大家的智慧,教师专业发展离不开集体的协作。因此,本周三下午我们六年级数学组(含分校)一起开展关于《鸽巢问题》这个单元的集体备课活动,目的是促进每位教师对单元知识有个系统的认识,对课标、教参、课本进行一次深层次的研究。符光顺副校长参与本次活动。</p> <p class="ql-block">按照上周安排有序开始</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首先,由陈雪辉教导分享关于《鸽巢问题》的单元教材解读。</p> <p class="ql-block">陈雪辉教导从以下七个方面进行分享:</p><p class="ql-block">一.单元教材分析</p><p class="ql-block">二.课标及核心素养</p><p class="ql-block">三.学生情况分析</p><p class="ql-block">四.单元教学目标</p><p class="ql-block">五.教学重点、难点</p><p class="ql-block">六.教法、教法采用</p><p class="ql-block">七.教学实施建议</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陈雪辉教导指出,本单元在新课标中是属于数与代数的范畴, 分课时讲授时,我们要让学生去历经“数学证明”的过程,要有意识的去培养学生的“模型意识”,引导学生判断每个问题是否用“抽屉原理”可以解决,如果可以再考虑如何寻找隐藏在其背后的“抽屉问题”的一般化模型。</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接着,由各个课时负责的老师进行分享教学分析。</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王晓娃老师解读的课题是《鸽巢问题》第一课时,结合新课标,王老师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方法,教学目标等方面分解, 其中在教学活动中,从抢凳子游戏中导入,吸引学生的兴趣, 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主动思考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对“枚举法”,“假设法”等方法进行比较,让学生思考每种方法的优越性和局限性,发展学生的分析问题和抽象思维能力,培养模型意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邢诗雅老师解读的课题是《鸽巢问题》第二课时,邢老师做了充分的准备,她围绕“抽屉原理”这个主题,分别从新课标、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等展开备课,能够做到目标明确,重点突出,知识点、能力点,情感点有机结合,且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和提升,同时能恰当的体现了新课程的先进理念,能够做到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进行教学。</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蔡笃贞老师解读的课题是《鸽巢原理》第三课时,结合新课标,蔡老师指出例3设置了摸球问题,解决问题的角度与前面两道例题不同,是抽象原理的逆向应用。立足于本班的学情情况,蔡老师提倡通过实物的一个演示操作,把红球和蓝球看成两个巢,让学生亲手体会,感受“鸽”,“巢”的理解,将实际问题数学化的过程,培养模型意识,感受数学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余梁贞老师解读的课题是《鸽巢问题》(练习十三),余老师点出,我们要引导学生把具体问题转化为“鸽巢问题”,再利用“鸽巢问题”反向来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进一步构建学生的推理意识,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体会数学的价值,习题过程详细的给出了学生提示、分析、讨论等环节丰富了习题的讲授,提高学生对习题课的兴趣。</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全组老师都在认真的聆听,主备分享完毕后,其他老师都各抒起见。交流中,我们深刻地感受到集体备课的益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倾听主备人分享时,我们感受到集体备课节省了大量的备课时间,减轻了劳动强度。过去是一个人独立思考,而现在,是几个人合起来,共同来完成同一项任务,这样可以让我们有更多的精力,从事教材、教法的研究。</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汇总几位主备人的资料时,我们感受到集体备课能使我们资源共享,提高教学效率。</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各抒己见时,我们感受到能扬长避短,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教学的质量。一次集体备课的讨论,就是教师间的一次思想碰撞,一次碰撞就会有一次的提升,大家群策群力,取人所长、补己之短,互相学习、互相促进,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充实教案,完善教法,在互动中提高了工作效率。</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最后,由组长做活动总结,蔡小平组长指出,集体备课有利于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做到知识共享;有利于准确把握教学的重难点,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有利于省时、省力,提高工作效率;有利于资料共享,提高教学质量。让我们不断前行,不断进取,不断成长。我们将在思索中感悟课堂艺术,在交流中升华教育思想,在实践中促进专业成长。相信在单元集体备课主题的引领下,高数组数学全体教师教学能力会更上一台阶!</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教乃研之基础,研乃教之利器。”本次单元集体备课活动凝聚了集体的智慧,展现了团体的风采,老师们打开了单元教学新的备课方向,对整体单元备课的理解和把握进一步加深。期待下次集体备课更精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