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趣事 赶集

薛采高

<p class="ql-block">  我的老家在六塘河边。</p><p class="ql-block"> 静静东流的河水,日复一日地潮涨潮落,记载了我童年的许多往事。</p><p class="ql-block"> 记忆里最清晰的,莫过于赶集了。</p> <p class="ql-block">  一个冬天,家里的日常生活用品消耗的差不多了。春暖花开了,奶奶说明天李集逢集,正好又是星期天,按惯例,要带上我去集上看看。奶奶一向威严,弟弟妹妹不敢缠着也要去,但看我的眼光里,无疑透露着满满的羡慕和嫉妒。</p> <p class="ql-block">  李集街虽然离老家不远,有个四、五里路吧,没有交通工具,只有靠“11号”步行。这也是奶奶无法带弟弟妹妹来的原因。吃完早饭,我就换上唯一的白球鞋,主动帮奶奶拎着篮子,在弟弟、妹妹满是期待的目光中出发啦!越往前走,路上的人越多,乡里乡亲的,都和奶奶认识,一边听她们拉呱着家长里短,不一会儿就到了集上。</p> <p class="ql-block">  那时的集上,虽然也是人头攒动,热闹非凡,但是比现在的要安静多了。讨价还价、吆喝叫卖,都是原声,此起彼伏但不算嘈杂。完全不像现在商户都用高音喇叭,震的人耳朵疼。</p> <p class="ql-block">  “近水楼台先得月”,跟奶奶上街,最实惠的一定是先吃点好东西!奶奶好像洞穿了我的心事,到集上第一站就来到了香气四溢的油条摊位边。早市已过,摊位上已经不炸油条,改为油锅炸馓子了。锅边早已围着一圈大人和孩子,眼巴巴地看着翻滚着热油的大铁锅。</p> <p class="ql-block">  摊子是个夫妻档,案板上两人不紧不慢地忙碌着。眼看着面团被揉成长条,盘成一圈一圈的圆形,男的用两手伸到中间的圆洞了用手一阵拉伸,一支馓子的雏形就出来了。女的双手各执一根竹签,麻利地从男人手中挑着接过来,放在已经翻滚的油锅里,一边拉,一边翻,细面条慢慢变粗,颜色也魔术般地从白色变成了金黄。</p><p class="ql-block"> 夫妻俩紧锣密鼓地炸了一阵,积累了一大堆成品馓子才开始售卖。一会儿就到我家了,奶奶接过老板递过来的刚过完秤的馓子,顾不上付钱就递给了我一支,我也不管热还是不热,忙不迭地就往嘴里送,上下牙一咬,“咯吱”一声,馓子就碎在嘴里,一股香气透过味蕾,直冲脑门,那滋味,期待已久,天下无双啊……</p><p class="ql-block"> 囫囵吞枣,一会儿就把一支下肚了。奶奶已经把馓子包好放进篮子里,手里拿着一支又递给我,手里还端着一碗热水,怜爱地责怪:“喝点水,再吃一支吧,慢点,别噎着!”看着旁边还没买上的孩子咽着口水的囧状,那感觉真是好极了!不过长大后回忆起来,每次都没有看到奶奶吃过一根。</p> <p class="ql-block">  吃了馓子解了馋,奶奶自己去采购了,说好晌午我在街头的说书摊等她,我就自由活动了。小人书摊,那可是我每次赶集必去的地方!“千里走单骑”、“大战逍遥津”、“卧薪尝胆”、“完璧归赵”这些一、二年级书上还没有的历史知识和成语,可都是从这里学到的。</p> <p class="ql-block">  小人书我家里也有十几本,是爸爸和爷爷这几年在街上新华书店给我们买的,零零星星的,内容很杂。平时已经被兄弟姐妹和邻家孩子翻看的破破烂烂,我当然看的滚瓜烂熟,连每一本残页上被翻烂的字我都能记得清清楚楚。</p><p class="ql-block"> 摊子很简单,一个住在街上有钱的大男孩,把一块塑料布铺在地上,整齐地排列着一本本五颜六色的连环画,琳琅满目,真不知道他家怎么舍得花这么多钱买这么多,要是爸爸给我买这么多,那多神气啊!有单行本如《小兵张嘎》、《鸡毛信》,也有成套的如《西游记》、《隋唐英雄传》。</p><p class="ql-block"> 就和现代人追剧一样,那时我特别迷恋《东周列国传》和《三国演义》两套小人书。也许是说书的老吴也擅长说这两个书目吧,每次我都认真地对照老吴说书的情节进度,选择相关的章节,有的甚至看了两、三遍,反正重复看一本不另收钱。二年级一年,竟然把一套四十多本的《三国演义》和三十多本的《东周列国传》看了个遍。唉!零花钱,都贡献给了书摊了。</p> <p class="ql-block">  小人书虽然好看,但我口袋里每次只有奶奶给的2分钱,只能看6本,一会儿就翻完了。意犹未尽,无奈只好站起身来,拍打一下屁股上的灰尘,和老板约好下次再来优惠我一本,才悻悻第离开了。</p> <p class="ql-block">  街头上有个小棚子,那是李集街号称“吴铁嘴”的说书老头的地盘,也是赶集的老头子们一呆就是半天地方。而我,每次看完小人书都去那里等奶奶,是唯一能呆的住而且听的津津有味的孩子。</p><p class="ql-block"> 吴老头大鼻子上架着一副老花镜,头上戴着一顶“三块瓦”帽子,身上背着一个泛白的帆布包,造型看着很滑稽。只见他站在一张小桌子后面,左手拿着一副夹板紧打几下,,右手小鼓慢敲几点,腔调拖的老长,开讲他最擅长的《七侠五义》:“讲的是呀,大宋朝的黑脸包青天……”</p><p class="ql-block"> 我真为他超强的记忆力、绝妙的表达能力折服,说他口若悬河一点不为过。随着小鼓的“咚咚”作响,声调时急时缓,还不时地夹杂着诗词唱段、文言对白,特别是学战马嘶鸣和鸡鸣狗叫,那叫一个绝!听起来比真的还像。我和大家一样,随着他的剧情时而兴奋,时而惋惜,时而愤怒,听到高兴处,爆发出一阵大笑……</p><p class="ql-block"> 听得正起劲,节骨眼上他却买起了关子:“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打开挎包,虾着腰一一鞠躬,不管给不给钱,都道声“谢谢!”不管收到没收到,收多收少,一圈过后立即继续开讲:“书接上回,讲的是啊……”</p> <p class="ql-block">  棚子里,弥漫着呛人的旱烟味。老人们的脚下塑料袋里都存放着一大把烟叶,这也是买烟叶的摊子都围着说书棚子摆放的原因吧!和我熟悉的几位老邻居还逗着我玩,把他的老烟袋递给我,我还真的接过来吸了一口,还没有咽,就一口呛的喷了出来,眼泪鼻涕都下来了,引得大家一阵哄笑。有时候,小人书上看到的内容和老吴说的有出入,还会煞有介事地插嘴与他争辩一番……</p> <p class="ql-block">  奶奶进了说书棚子,总是不忘给吴铁嘴抓上两把炒熟的花生。吴铁嘴也总是不忘送上一句:“老嫂子,你这孙子和别的孩子不一样,就冲听书这认真劲,长大一定有出息呀!”奶奶一边和听书的老头们打招呼,一边戏谑地回应:“你看好了,长大给你做徒弟,跟你学说书吧!”说书的、听书的都哈哈大笑起来,听者无心,我却被说的心里痒痒的,回家的一路上模仿起了吴铁嘴,一会儿学马嘶声、一会儿大将呐喊声,一会儿又念念有词:“话说汉寿亭侯,一把青龙偃月刀,胯下赤兔马……”</p> <p class="ql-block">  回到村口,弟弟、妹妹老远就迎了上来,每人都得到了一把花生,一支馓子,我当然无缘再消受了。她们边吃边走,簇拥着我们回到了家里。</p> <p class="ql-block">  中午,妈妈用馓子烧了一道菜,那鲜美的滋味至今还在我脑海里回味。剩余的馓子,奶奶用塑料纸包裹好,装在篮子里,挂在堂屋的梁上,告诉大家:“你哥考试考到一百分,大家才能吃到篮子里的馓子。”</p> <p class="ql-block">  弟弟妹妹每天望着梁上的竹篮流口水,一放学就缠着我:“哥,你们还没考试呀?赶快考个一百分,我们就可以解馋啦!”哈哈,奶奶的这一招真厉害,不考一百分,妹妹、弟弟也饶不了我,压力山大呀!</p> <p class="ql-block">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我每次考试都没有让她们失望;但遗憾的是,长大后也没有当成吴铁嘴的徒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