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人生多坎坷,当一个人独在异乡为异客时,或因贫穷无助、被迫远离家乡去讨生活之时,更或官场失落、遭贬放逐、身处逆境之时,那种凄苦、那种无助、那种思乡、那种孤独,有几人能够逃脱而不沉沦?更有谁人能淡定从容、随遇而安、坦然面对呢?历史上身处逆境最超脱的当数苏轼了,他几次遭贬受难却“一蓑烟雨任平生”,安慰激励了后世多少遭遇不幸、流落异乡的人。然而这样一位心胸开阔的人,却舍下身段推崇一个身处逆境却豁达坦然的女子,女子一句“此心安处是吾乡”让苏轼钦佩不已,大加赞赏,专为她写下了《定风波》这篇不朽诗词,成为流传千年的佳话。女子何许人也?苏轼好友王巩(字定国)的爱妾一一宇文柔奴。</p> <p class="ql-block"> 宇文柔奴只是王巩家中的一名歌女、小妾,要不是苏轼因“乌台诗案”牵连到王巩,历史恐难留下柔奴的芳名。</p><p class="ql-block"> 震惊北宋朝野的“乌台诗案”是苏轼人生中最早、最大的劫难,此案发生在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当时,朝中御史台监察御史何正臣等人突然上表弹劾苏轼,奏其在上任湖州后的谢恩表中,用语暗藏讥讽朝政,随后又搜罗出大量的苏轼诗文为证,断章取义,添油加醋,恶意引深,百般构陷,从而坐实其罪名,押送至御史台受审。御史台衙门内有柏树,有成群乌鸦栖于树上,所以御史台又被称作“乌台”。这一案件就被史称“乌台诗案”。</p><p class="ql-block"> 乌台诗案是宋史上典型的“文字狱”,是新旧党之争造出的冤案,苏轼就被投入监狱中。御史台坚持要判杀苏轼,好在新旧党争中苏轼的政敌王安石上书宋神宗:“安有圣世而杀才士乎?”点醒宋神宗,让苏轼保往了一条命,被贬谪黄州做团练副使。</p><p class="ql-block"> 苏轼大难不死,和他私交甚好的朋友甚至家人多被卷入诗案,遭到牵连责罚,如当朝的司马光、黄庭坚还有他的弟弟苏辙等人。其中和他莫逆之交的好友王巩受到责罚最重,由秘书省正字被贬谪到了最远的岭南宾州(今广西宾阳)。</p><p class="ql-block"> 北宋时期岭南是蛮荒之地,气候恶劣,瘴疠肆虐,生活艰辛,路途遥远。当王巩被定案后,人人避之不及,连他的妻妾家人都没有愿意同行者。唯独家中歌女亦是小妾的宇文柔奴在王巩落难之时却不离不弃、毅然相随,陪伴他去不毛之地,度过人生最凄苦的岁月。</p> <p class="ql-block"> 据史料, 宇文柔奴是一个命运多舛的女子。她出生在洛阳,父亲是宫中御医,家境应是不错的。故她从小识文断字,琴棋书画也能入学。岂料乃父不小心遭人陷害被投冤狱,死在狱中,母亲受不了这横祸的突然打击,病死床头。家道中落,柔奴成了孤儿,却又雪上加霜,被狠心的叔叔卖到了京城行院。</p><p class="ql-block"> 行院不是妓院,卖艺不卖身。宋代行院多是文人骚客去的地方,常把自己或朋友的诗词带去,让艺女们和歌吟唱、寻欢作乐。柔奴从小受过良好教育,再加上天资聪颖,清丽可人,被行院老鸨看好而不惜血本培养,使其吹拉弹唱、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成了行院头牌。当时王巩正是才华横溢、风流倜傥的青年,他善诗文,功绘画,连苏轼都对其诗作赞叹不已。以当时文人的风行作派,王巩自然少不了去行院会柔奴,一来二去,两人便生出爱慕之情。尤其柔奴被王巩的才华和对自己身份的理解关爱所深深吸引,明知王巩家中已有妻室,却宁愿作王巩的歌女、小妾也要追求真爱。正当此时,柔奴父亲的好友陈太医偶然得知她被卖行院,随及花钱将其赎出行院,并潜心教她医术。即使环境、身份变了,柔奴却不改初心,仍作了王巩的歌女、小妾。</p> <p class="ql-block"> 王巩带着唯一愿意陪他受贬的宇文柔奴到了宾州,遇到了难以想象的艰难。气候潮热难适,生活拮据无助,亲人朋友躲避,精神压力巨大,带到身边的一个儿子死掉,另一个留在家中的儿子也死掉,王巩自己也染上瘴气差点丧命异乡。一系列的不幸让王巩悲伤沮丧,陷入人生低谷。</p><p class="ql-block"> 面对如此苦难,柔奴发挥出惊人的坚韧与毅力,不垂头丧气,不埋怨认输,用她特有的温柔来温暖王巩的身心,上山采药为他治病调理,精心照顾他的饮食起居,用歌声陪伴他解忧。得知苏轼一直对王巩无故受牵连而内疚,来信安慰时,柔奴适时开导夫君多读书创作写诗文,寄与苏轼点评。她还自己采药,免费为当地民众治病,周围瘴疠之病得到救治,颇受民众受戴,被百姓誉为“神医”,从而把遭贬带罪之人的凄凉环境变成受人尊重爱戴的和美环境。</p><p class="ql-block"> 在柔奴的精心陪伴慰藉下,王巩越来越振作起来,身体越来越好,性格也越来越旷达。他在被贬中愤发著作,留下了传世作品。就这样夫妻俩在贬谪之地,相知相守,把自己的生命和生活融入到当地风土人情之中,把日子过得有滋有味,坦然淡定,实乃稀世奇迹。</p> <p class="ql-block"> 王巩被贬四年之后获赦免,奉旨北上,官复原职,夫妻俩决定转道去看望好友苏轼。此时的苏轼已是“苏东坡”了。</p><p class="ql-block"> 原来苏轼被贬黄州后,虽然名义上有个团练副使,但官职卑微,俸禄极少,生活过得极为窘迫。友人马正卿不忍其困顿,设法帮他申请了一块十几亩的荒地,苏轼就在这里开荒种地,聊补家中无米之炊。这块地正好在黄州城东不远处的一个坡上,苏轼将其称为东坡,还在这块地上修建了房舍,自己就干脆号称“东坡居士”,磨难中仍不失情趣。从此历史上有了大名鼎鼎的苏东坡。后人不少以为苏东坡一直从容旷达地面对劫后余生,其实初到黄州的他也曾心灰意冷。他的诗句:“谁思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魂影”、“有恨无人省……寂寞沙洲冷”,“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真实地表达出他当时的心境。但苏东坡毕竟是心胸开阔坦荡、世事洞明的贤达之士,才能在遭贬受难中写下了气吞山河、意境宏阔的《念奴娇 赤壁怀古》丶《赤壁赋》等千古名篇,成为古今绝唱。</p> <p class="ql-block"> 当苏轼得知王巩夫妇要来看望自己时,当然极为高兴。以己切身经历想象,老友可能会磨难受苦而心身欠佳,更何况柔奴这般纤纤柔弱的女子呢!岂料三人见面之后却让苏轼大为惊讶。发現从烟瘴之地归来的王巩,不仅性情更为豁达,而且没有身历磨难的憔悴之色;起身给他敬酒的柔奴,更是容颜妩媚清丽,歌声更加婉转动人,显出经历苦难后的从容淡定。于是苏轼便用试探的口吻发问:“岭南的风土应该不是很好吧?”这句问话中伏着言外之意,为何你们归来还如此光彩照人。柔奴莞尔一笑,回答道:“此心安处,便是吾乡。”此一回答让苏轼大感意外,深受震撼,钦佩赞叹之心由然而生,于是动情地为这奇女子写下了流传千古的词章:</p><p class="ql-block">《定风波 . 海南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p><p class="ql-block"> 王定国歌儿曰柔奴,姓宇文氏,眉目娟丽,善应对,家世住京师。定国南迁归,余问柔:“广南风土,应是不好?”柔对曰“此心安处,便是吾乡。”因为缀词云。</p><p class="ql-block">常羡人间琢玉朗,天应乞与点酥娘。尽道清歌传晧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p><p class="ql-block">万里归来颜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p><p class="ql-block"> 这首传世之词赞美柔奴(即酥娘)溢于言表。上半阙描写柔奴的外在美,下半阙刻画柔奴的内在美。一句“此心安处是吾乡”,看似云淡风轻,却包含了柔奴千帆过尽后的淡然心境,温暖隽永而又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p> <p class="ql-block"> 我年轻的时候读这首词,虽然很感动,却怎么也难理解此心安处便是吾乡。那时,我已远离家乡在宝鸡求学,后来工作,总认为家乡家乡就是“我家”所在的地方,家与乡血肉相连,我家所在便是吾乡。无论我走多远,“我家”就是父母所在的那个地方,心目中母亲就是家的化身,家就是妈。妈就是家,妈在哪里,家就在哪里,吾乡就在哪里。虽然后来自己也成立了小家,总感觉那只是大树伸出的枝叶,吾家、吾乡仍就是陕北离黄河不远处那块长城根下鸡鸣三省的地方。每逢春节,心心念念地就是“回家”,不管路途遥远,不怕车马劳累,背负大包小包的东西,甚至携妻带女,挤车赶路,风尘仆仆赶回家去。那时从不认为其他地方会是吾乡。</p><p class="ql-block"> 人生路漫漫,光阴不回头。人生路上走着走着妈先走了,再走走,父亲也逝了。从此那种心心念念赶着回家的激情没有了着落。不知不觉,我家成了“老家”,吾乡成了“故乡”。再回去已经不是回家而是作客了。渐渐地原来自己的小家变成了儿孙们的“我家",逢年过节,全聚拢来,成就了全家福。敢问吾乡在何方?</p><p class="ql-block"> 半个多世纪,自己一直在关中的宝鸡、西安两地工作生活,安家落户,生女育孙,生活习惯,风土人情,还有那点点人生成就也全都融入了这块沃土。儿女们的工作,孙辈们的入学也全落在这块地方,我的家已深扎在这里了。真应了那句“人生是一粒种,落地能生根”的老话。如今,我和老伴早已退休,生活安定,岁月静好,终于悟出“此心安处是吾乡”的人生哲理来,心安之处,便是心灵寄托之所,安之若素之地,便是吾乡。</p><p class="ql-block"> 停笔之时,猛地想起同居一城的那些千千万万的打工族,那些农民工们,他们融入了这座大城吗,他能认同此处便是吾家吗?大城生存离不开他们,他们为生存也离不开大城,但有多少人能实现“此心安处”呢!家里有老弱,有留守儿童,如何能在此安得下心?大概只能勉为生存暂栖身了。現今这人口大流动的社会,多少人背井离乡,但愿世人能超脱些,常怀有苏东坡、宇文柔奴那样豁达之心,笃定此心安处是吾乡。</p><p class="ql-block"> 作於癸卯年三月</p><p class="ql-block">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 鸡鸣三省</p> <p class="ql-block"> 故乡府谷县城</p> <p class="ql-block"> 故乡风光</p> <p class="ql-block"> 宝鸡日出东方</p> <p class="ql-block"> 西安明城墙</p> <p class="ql-block"> 西安昆明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