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心理

Kadima

<p class="ql-block"><b>案例分析:15岁,初三、女,她为什么考试焦虑?</b></p><p class="ql-block"><b>家谱图是家庭系统治疗的一个很重要的手段,通过家谱图,看清家庭关系,能更清晰的进行分析:</b></p><p class="ql-block">家谱图,源于系统家庭治疗,是以图的形式描述家庭从祖父母到自己三代人的血亲关系和婚姻关系,可以帮助心理咨询与治疗工作者对来访者及其家庭系统保持一种系统观。</p><p class="ql-block"><b>家谱图说明:</b></p><p class="ql-block">形状代表人,线代表关系;</p><p class="ql-block">1、每一个家庭成员都用一个正方形或圆形表示,正方形表示男性,圆形表示女性;</p><p class="ql-block">2、横实线表示婚姻关系;横虚线表示同居关系;</p><p class="ql-block">3、竖实线表示血亲关系,竖虚线表示收养关系;</p><p class="ql-block">4、一条实线表示关系正常,两条实线表示关系亲密;</p><p class="ql-block">5、折现表示关系紧张,在横实线上加双斜线表示离异;加单斜线表示分居;</p><p class="ql-block">6、圆形或方形中间的数字表示其年龄,旁边可标注其职业、人格特质、特点等。</p><p class="ql-block">通过家谱图,探究当事人和他主要社会关系之间的连接方式是否会影响其情绪反应。</p> <p class="ql-block"><b>案例:</b></p> <p class="ql-block">案主所在的家庭系统中,女性都是家庭妇女,男性都是企业主,她们家是男尊女卑的状态,在男女失衡的家庭中,案主在家庭系统中处于弱势,而且案主跟爸爸的关系不怎么好,跟妈妈的关系过度亲密;</p><p class="ql-block">案主的爸爸妈妈之间的关系不好,妈妈跟婆婆关系也不好,妈妈是家庭主妇,在家庭中没有地位,原生家庭也给不到支持,自己没有办法在事业、亲密关系中获得优势;所以,妈妈紧紧抓住这个女儿,想通过把女儿养好,证明自己的价值;妈妈自己的日子过的不好,又牢固的抓住女儿,把自己的感受投射在女儿的身上,女儿过度的跟妈妈链接,妈妈承受的很多苦痛,女儿也在承受,女儿身上出现替代的创伤;</p><p class="ql-block">案主还有一个比她大三岁的表哥,案主刚上初三,表哥已经上大一了,而且表哥是男性,她是女性,这也是给案主带来考试焦虑的一个原因;</p><p class="ql-block">案主不仅扛着自己的压力,还替妈妈扛着压力;<b>父母过度跟孩子的链接,对孩子的成长是不利的,对孩子来说是双重的负担。</b></p><p class="ql-block"><b>家庭关系的系统观,任何一个人都不是一个个体,他生活在一个关系中,对这个关系和生活中重要他人的分析,能更立体的、生态化的描述当事人的心理现状,解决问题会更加的有针对性。</b></p> <p class="ql-block"><b>家庭关系系统问题透析及解决之道,给大家5点建议:</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1、【聚焦当事人的困扰与目标】</b></p><p class="ql-block">在咨询的过程中为当事人负责,像案例中,我们只聚焦在15岁初三女孩的问题和症状,为了进一步分析,看她的家庭系统:我们去探究,她跟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关系,但是千万不要把当事人这个焦点忘记;</p><p class="ql-block">这个案例我们发现,这女孩的问题可能跟她的妈妈有关,她的妈妈在这个家庭中生活的很不容易,那是不是要先从妈妈那里进行调整,然后在解决她的问题呢?</p><p class="ql-block">我们家庭教育心理顾问的理念和技术是聚焦当事人本身,不是帮着解决整个家族的问题,我们要为当事人负责,要清楚当事人本身到底存在怎样的困惑?我们在找寻咨询的动力,动力一定是来自于问题,来自于想改变现状的愿望,同时也要弄清楚当事人的目标是什么?是解决自己心理问题还是个人成长,或是想处理别人问题;虽然是家庭系统观,但是我们要聚焦当事人。</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2、【看见重要的关系和反应模式】</b></p><p class="ql-block">我们要清楚当事人要解决问题当中,她遇到的障碍是什么,要把这个障碍找出来;</p><p class="ql-block">童年最主要的抚养人,爸爸妈妈和祖辈,因为这些人的行为反应模式,有可能投射到当事人身上;前面我们讲过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要实现自我分化,但是自己如果没有分化好,那么就会接收到他人的投射,他们会严重影响到当事人的思考问题的模式;当然我们还要通过表观遗传学,遗传的来自爸爸妈妈、祖辈的这些人的情绪、情感反应模式,因为固有的东西特别多,或者换句话说,因为先天的比例要大于后天的学习、历练的比例;</p><p class="ql-block">当事人做心理咨询时,我们一定要关注这个人的重要社会关系、反应模式,因为当事人不是一个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所以这些都是我们要关注的内容;</p><p class="ql-block">比如这个人来找你,你帮忙把问题解决了,过段时间她又来找你,又有新的问题,因为个体没有发生改变,解决这个事情的效果是有限的;所以要看清关系、看清情感反应模式,尤其是来自于上一代和上二代的情感反应模式;如果你碰到这个事情,你会怎么解决呢?你的妈妈(爸爸、爷爷、奶奶)会怎么解决呢?这就是看见反应模式的重要性。</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3、【换位解析各自的动机与应对】</b></p><p class="ql-block">我们跟来访者之间建立了一个咨访同盟,那既然我们一起面对这件事情的时候,我们需要彼此相互的理解,我们需要共情来访者,其实也是相互共情的过程,我们对来访者更多的觉察和认识,那来访者对咨询师也是有很多的觉察和认识,这样两个人的劲儿能往一起使,这就是换位思考的能力;</p><p class="ql-block">对对方的动机有明显的觉察,对应对模式有更多的了解,就会发现每一家都有应对事情的范式,跳出自己来看,我们可能会看到不同的东西,尤其是挖掘其动机和应对模式。</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4、【挖掘自身的目标、力量与资源】</b></p><p class="ql-block">把人和事情分析清楚后,要怎么解决呢?挖掘来自于自身和自身周边的目标、力量与资源,盘活资源很重要,进入一段关系或者事业,靠自己的努力、勤劳的双手可以把事情做好;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发现,要把一件事情做好,是多因多果的,是很多要素交织在一起,这件事才能做成,那否则这事看着好像很美,实际上坍塌的也特别快;所以对一个个体而言,面对如此激烈的变化,那么在这些激烈的变化中如何找到稳定的东西,其实就是自己;</p><p class="ql-block">一个人对自己的看见很重要,然后挖掘外在的资源,整合跟自己相关联的目标、力量与资源,我们在家庭系统中不只是站在一个个体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我们可能经常换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这样我们对这件事情看的能更加清楚;很多事情不是靠自己一己之力完成的,我们要建立团队、对接资源、找到更有利的支持者,怎么对这个目标进行拆分,量化可复制的指标。</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5、【采取微行动来促成改变】</b></p><p class="ql-block">一件事情想的很清楚,可能放在自己的身上去实施时跟想的完全不同,我们建议在所有的家庭关系中系统的视角下,我们最后都可能让来访者有一个微行动:一件很小的事情,结果也不确定,就根据当时的情况,然后我们来看哪些事情是对的、哪些是不对的;这就是所有心理问题的解决,从当事人出发,促成当事人的改变;</p><p class="ql-block">家庭关系的系统观,实际上是指每个人才是最重要的,在咨询、收集症状时,聚焦最重要的对象就是当事人,不管其他的因素的影响;然后看情绪、情感反应模式的遗传,我们对一件事情不仅是外在的、还有内在对这件事情的理解模式,结合具体的案例进行具体的分析,在关系中对个人有更深的看见,然后我们让可视的范围不断的扩大,看到一个人重要的社会关系对她自己产生的影响;最后的结论是希望促成行为的改变,从微行动开始,看见自己的成长和收获;</p><p class="ql-block">一个人追求人生意义、工作价值观、预测个人成长的路径,这些不是通过传统的咨询模式能够实现的,建议大家在关系中如何能够彼此的相互看见,可以通过家谱图加深对对方的了解,我们站在对方的角度看他人的成长路径,自己的收获也会很大。</p><p class="ql-block">在关系中,要站在系统的视角去面对问题、解决问题,不是就事论事,他只是所有逻辑中的一个环节而已,希望大家能够觉察和认识到,扩宽视野,不聚焦来访者提出的问题上,看看这种情况在当今社会,何以发生,然后在推测在后台有怎样的隐形规则和资源可以使用。</p><p class="ql-block">亲子关系中,我们看待这个关系时,用多角度、多视角、多维度的方式对我们自己的研究方案进行进一步的调整、提升,这样我们可能能对家庭关系中治疗的要素有更深的看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