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作为教师,免不了家访和与学生谈心。总有家长叹息:“孩子怎样我行我素,难解父母苦心",也有学生埋怨:“父母如何唠叨啰嗦让人心烦;老师如何高高在上“威震”学生,令人惊恐不安”。针对这种情况,近年来,每学期我们都要组织学生给父母、老师写信交心活动。要求实事求是,有话就说,焦点访谈,实话实说,用手中的笔写出自己思想、学习、生活的真实。此举既有利于家长老师摸准学生真实所想,有的放矢,高效解决学生学习生活的实际问题,又利于沟通与学生的情感,增强亲子之情、师生之情,一举多得效果甚佳</p> <p class="ql-block">一、沟通思想,加深理解,增进情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p><p class="ql-block"> 按常理,子女与家长一日三餐,可见多面;学生与老师在学校共同“战斗",更有时间。我们与学生进行交谈方便而自然,有话不当面说却要写信来谈,似有故弄玄虚、画蛇添足之嫌。但事实上,由于种种原因,学生许多真心话对父母老师却难以启齿,无法或不愿说清。社会发展日新月异,思想观念更新不断,在许多“新”东西的理解和接受上,家长教师与学生之间确实存在一定的距离。(我们把这种距离叫做“代沟"),更有一些学生“天生胆小”惧怕父母教师“权威”,话到嘴边就是上不来,长此以往,便形成一种在思想上“老死不相往来”的局面。父母训导,老师说教,学生表面沉默接受,实则内心大多反感,甚至行动上消极应对坚决抵制。师长们的语重心长、苦口婆心变成了唠叨啰嗦,百无一用。日常生活中,学生们与自己的同龄朋友,口若悬河,无话不谈,而与师长之间却总是“话不投机三句多”。这种怪现象已经普遍存在,而且有愈演愈烈之势。难怪有些老师家长喊出了“我们孩子怎么啦!”“让孩子回到我们身边!”的心灵呼唤。</p> <p class="ql-block"> 培养健全人格、组织学生给师长写信交心活动则打破了这一僵局。通过书信交谈,大多数学生能把家长、老师当作知心朋友,能够如实畅谈自己的喜怒哀乐。在我们收集的学生书信资料中,里面写满了学生丰富多彩的生活。有欢乐忧愁,有幸福挫折,更有五味俱全的酸甜苦辣忧。在这些溢满纯真的书信中,跳动着一颗颗渴望成功色彩各异的真实心灵。面对此情,我们的家长和老师如果能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尊重孩子人格,从学生心理年龄着想,从各自的性格特点出发,找出突破点,结合生活实际与他们真心交流,真情沟通,放下架子与孩子写信笔谈。在严肃认真中,活泼真情中,以真情换激情,以爱心换信心。“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我们的孩子怎能不被浓浓的亲子之情,师生之情所感化?这样的真情交流,缩短了思想距离,增进了思想沟通。在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同时还有助于学生养成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的良好品德,培养健全的人格。作为老师,你会惊喜地发现:课堂上左顾右盼的学生少了;吵吵闹闹的自习课安静了;潦草的作业整齐了;教室的卫生也干净起来了。作为家长,你也会感觉到;原来一声不吭的孩子放学到家忽然主动向你问起好来;饭桌前的孩子话语笑容忽然多了起来;孩子的小房子自己收拾得干净了;晚上学习再也不用你“围追堵截”、“河东狮吼”了。变化是惊人的,却在不知不觉中。这就是沟通的魅力,而魅力的来源就在这平凡的书信沟通中</p> <p class="ql-block">二、培养动手能力,训练写作技法,提高学生素质。</p><p class="ql-block"> 每次写信,我们都会针对教学任务,学生实际布置有针对性的题目:比如《老师,我想对您说》、《老爸老妈,听我说》、《家长说得都对吗?》、《我说期中考试》、《老师该不该为学生排名次?》等等,既让学生有话可说,又让学生感到新颖真实,值得一写,切实从生活角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对于书信的行款格式,内容也做到及时讲评。比如学生署名时,要将“姓“名”同时写上,而给父母或关系密切的人写信,署名时大可不必正正规规,“姓”可舍,只写“名”,用小名、乳名更佳。既有人情味,又能增加亲切感。对于书信内容,我们都一一指导,并写出严肃活泼,情真意切,有针对性,有鼓励性的评语。既正确引导修正了学生的思想行为,又增加了可贵的师生情感。有名叫李明的学生,学习习惯、学习成绩双差,家长也忙于生意,无暇顾及。经过多次书信来往,既沟通了与学生本人的思想,又消除了与父母的误解,学习态度、学习成绩也发生了巨大进步。他的一篇作文《老师,您错了!》竟然发表在一份全国性的报纸上,“轰动”了整个班级。</p> <p class="ql-block"> 通过书信沟通交心,我们的学生不仅学会了语言在实际运用中的简明、得体,更懂得了用大众化的语言,用真情实感去沟通思想,增进理解的道理,也为今后走向社会交流思想、表现自我、解决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当然,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突飞猛进,沟通方式也会不断的丰富和新颖,但是书信沟通的效果和作用仍然不可替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