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换盆底,换壶底,砸水桶,砸炉筒子了“。站在五站镇的大街上,这一阵阵的吆喝声,是那样的亲切和熟悉,从久远的时空中传来。</p><p class="ql-block"> 五站镇是黑龙江省肇东市下辖的一个乡镇。位于肇东市东南部,东邻万宝镇,南靠松花江。清乾隆元年(1736年)为北部边驿站第五站,故得”五站“。1911年(光绪二十七年)建五站镇。有二百余年历史。</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上世纪三十年代,由于山东水灾且兵荒马乱,我的祖父用柳条筐,挑着我的父亲,领着全家从山东登州(今山东逢莱)闯关东来到了这里。在五站镇一个叫“扬家窝棚”的村子里安了家。</p><p class="ql-block"> 爷爷哥四个。有一个哥哥和一个妹妹,一个傻弟弟。还有卧床不起的太祖母。大爷(祖父的哥哥),在山东教了几天私塾,到东北后找不到工作,全家生活都靠爷爷一人劳作(当时祖父的兄弟姐妹都生活在一起)。</p><p class="ql-block"> 爷爷虽没有文化,但无师自通,学会了画画和砸洋铁。靠给人家画牌匾和干洋铁活维持一家人的生活。</p> <p class="ql-block"> 到五站镇后,为了生存 ,仅有十四岁的父亲就跟着爷爷挑着担子,走街窜巷砸洋铁。</p><p class="ql-block"> 一百多年前,隨着西方先进机械制造传入我国,“小五金“走进百姓日常生活,有了“铜匠“,”银匠”,并应时而生新的匠种”白铁匠”,也叫“洋铁匠“。</p><p class="ql-block"> “白铁匠“的工具十分简单,一把钳子,一把剪子,一把钢直尺,一把圆规,一把小锤子。最笨重的一样是铁砧,是用废旧钢轨做成的。</p><p class="ql-block"> 父亲从小天姿聪慧,勤奋好学,不长时间就自已独揽重担了。挑着装满工具的大箱子,挺着瘦弱的身躯,使劲放着嗓子,在街头巷尾留下了他少年的回忆。</p> <p class="ql-block"> 父亲的白铁手艺是精湛的。在我懂事的时候 ,看到父亲砸炉茼子场景依然历历在目:</p><p class="ql-block"> 他弯下腰,用右手拿着圆规,左手拿着钢直尺,右手把圆规打开,在直尺标定尺寸,然后在一张薄铁皮画个圈 ,用直尺再画几条长方型,画好后,从地上拾起大铁剪子,按照画好的线条,剪出不同型状的几何体,放到铁砧上“咬口“,一个直角形炉茼子拐脖就在手上成型,套在炉子上严丝合缝。</p><p class="ql-block"> 五站镇的老一辈人都还纪得那个砸洋铁的小伙子。并向我讲述那段遥远,且令我心酸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那年,父亲给五站镇伪警察所做水壶,在向伪警察所讨要工钱时,伪警察气急败坏地将父亲的工具箱一脚踹翻,一个耳光将父亲打倒在地,遭到一顿毒打。</p><p class="ql-block"> 父亲的老叔患有精神疾病,伪警察常以扰乱社会秩序罪名,将他的老叔扣押,勒要赎金。为赎求老叔,父亲将用血汗换来的钱被迫交到警察所,使本来困难的日子雪上加霜。</p><p class="ql-block"> 在五站镇上,有一户没落的富农家庭,赵氏家族。家中的小女,已经十七八岁了,出落得亭亭玉玉,到了出嫁的年令。当时,正值东北刚解放,赵家仅有土地和房屋被重新分配,生活也很窘迫。无奈经人介绍与父亲相识。</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父亲家房无一间,地无一垄,孩子又多,极其贫困。姑娘极不情愿。迫于家境,姑娘下嫁给了父亲。这就是我的母亲。</p><p class="ql-block"> 结婚那天,姥爷在亲属家借一辆马车,送小女出阁。当姥姥把母亲抚上车上那一刻,母女俩抱头痛哭。</p><p class="ql-block"> 奶奶患有骨结核疾病,脖子上鼓出大包,由于骨结核疾病造成双手弯曲,干不了重活。在家是掌上明珠的母亲,嫁给父亲后洗衣做饭,持候长年卧床奶婆婆(祖父的母亲),尝到了人间辛苦,一个如花似玉的年龄,瞬间变得芲老,艰难地和父亲俩支撑这个家庭。</p> <p class="ql-block">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全國掀起了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建设高潮,各行各业方兴末艾。国家做出了林业大开发的决定</p><p class="ql-block"> 年青的父亲带着翻身做主人的喜悦,怀着投身国家建设的崇高理想,带着家人来到了林区南岔。分配到东北林业总局南岔第二制材厂。</p><p class="ql-block"> 林区火热的建设场景,点燃了父亲的工作激情,他忘我地工作,年年被评为劳动模范。在实际工作中他深深体会到,光有革命的热情,没有革命的本事,适应不了时代的需要。于是,他在工作之余,报名参加了工厂举办的职工夜校。从A,B,C学起,如饥似渴,孜孜不倦。</p><p class="ql-block"> 文化知识使勤奋好学的父亲如虎添翼,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他将所学知识与实践相结合,针对制约生产的技术难题,大搞技术革新改造,有效提高生产效率。工厂所需的板金工作无须向外加工,由他一人承担。同时,他又承担了蒸汽机(当年大带锯和小带锯的动力是用蒸汽机带动的),大小带锯维修等任务。其中蒸汽机传动系统改造曾获省林业总局奖励的殊荣。</p> <p class="ql-block"> 1964年5月1日,父亲光荣出席了黑龙江省群英大会。</p><p class="ql-block"> 一个沿街砸洋铁的苦孩子,有生以来第一次走上了出席台,戴上了劳模奖章,手棒金色劳模证书,他泪流满面。”感谢党和人民给我怎么高的荣誉,我只有用拚命工作来报答“。他在座谈会上如是说。父亲用自已的辛勤汗水,迎来了他人生的高光时刻。</p><p class="ql-block"> 同年,他光荣地加入了党,两年后,被工厂提拨为南岔木材水解厂机修车间党支部书记。</p><p class="ql-block"> 文革期间,父亲被打成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被关进牛棚。</p><p class="ql-block"> 1974年父亲恢复了工作,担任南岔木材水解厂电站车间党支部书记。为解决燃煤不足的问题,他主持实施了“煤改油“工程,有效解决了工厂电力缺乏的难题。</p><p class="ql-block"> 1975年,父亲被伊春市革命委员会任命为南岔木材水解厂革命委员会副主任(副厂长)。1978年文革结束后,被伊春市委重新任命为“南岔木材水解厂副厂长。同年12月份,被伊春市委任命为“伊春锦山发电厂筹备处副主任“。</p> <p class="ql-block"> 在伊春市乌马河区与翠峦区中间处,有一个叫锦山村的地方。上世纪七十年代,这里只有十几户村民,周围是荒芜的踏头地。父亲带领发电厂筹备处同志,在这茫原上建起了帐逢,点起了篝火,量土地,找水源,测标高,开启了紧张的前期勘测工作,仅用半年时间就实现了“三通“,为如期建厂奠定了基础。之后,他跑“部“进京,请资金,定设备,组建施工队伍。在杂草丛生荒凉地,竖起了交手架,机声轰鸣,人声鼎沸,展开了一幅热火朝天的施工图景。</p><p class="ql-block"> 那年,我从部队探亲,特意去工地看望父亲。父亲在帐棚里用酒精灯,上面支个盆子,盛了一下子水,把拳头大的一块羊肉切成小片,又放进了十多颗切好的酸菜,大家围在吃了一顿丰盛午餐。</p><p class="ql-block">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三年后,伊春锦山发电厂如期投产发电 ,大力缓解了伊春市用电紧张的困扰,为振兴伊春经济提供了充足的电力。投产那天晚上,父亲按耐不住喜悦,提笔给我写信,告诉我电厂投产的喜讯,并为未来发展做了详细的描绘。</p><p class="ql-block"> “五年内建设10拣家属楼,建设托儿所,学校,商店,粮店,医院,职工文化宫,生活区全部铺上水泥路,建一处公园……。“希望我退伍后来电厂工作。</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八十年代初,由于南岔木材水解厂纤维板车间发生一起震惊全国的重大事故。伊春市委又将父亲调回南岔木材水解厂,任党委常委,副厂长。这其间,父亲主持了“水解车间技术改造,中密度纤维板项目引进“等一系列重大项目。</p><p class="ql-block"> 淡泊名利,高风亮节。为推进企业领导干部年轻化,知识化,做到后继有人,人才备出,父亲在他52岁,正值年富力强的时候,急流勇退,主动让贤,抚持年轻干部,走上企业的领导舞台。</p><p class="ql-block"> 离岗不退色,心系企业情。退二线后,他仍然心系企业。针对水解车间工业剩余物“木素”,影响环境的问题,他提出并自已设计了“木素砖“生产设备,既减少了污染,又解决了职工烧材问题;围绕提高企业综合效益,他献策加快第三产业,增加农业的投入;结合企业改革和发展,他撰写招商引资方案。初心不改,发挥余热。</p><p class="ql-block"> 一尘不染,两袖清风。他当了8年的副处级领导干部,主持过设备招商引进 ,负责过企业大项目和大工程,但从不伸手。在赴国家有关部委跑项目中,他在北京一天三顿面条解决饥饱。父亲双眼在文革中被造反派打坏留下后遗症,他领着我坐拉原木的火车,赴佳木斯二院治眼晴,并睡在火车站候车室。他去世时留给我们的家产,就是父母结婚时,母亲娘家赔送的一对木制箱子,一套他做白铁匠时的工具。</p><p class="ql-block"> 来自基层,本色不变。父亲不善与上级领导交往,却喜欢与职工交友。南岔木材水解厂工程处老职工,厂级劳模王冠美,扬朝礼都是他的至友,逢年过节常相聚。王冠美有病,他用工资买补养品去看望,扬朝礼家房子漏水,他协调企业房产部门,为扬朝礼家解决住房。一些健在的水解厂老同志,每逢提起父亲的往事都娓娓道来,称誉有加。</p><p class="ql-block"> “人间正道是沧桑“,这是父亲的口头语,也是他的人生哲学。他时常教诲我们要踏踏实实工作,老老实实做人。退休后,他订阅了一些杂志和报刊,把一些古代和近代名人的廉政格言剪裁下来,每当我们兄弟回家递给我们阅读,潜移默化地为我们敲响警钟。这也是父亲给我们兄弟留下的,受用一生的精神财富。</p><p class="ql-block"> 斯人驾鹤乘风去,留下思念滚滚来。父母虽然已经离开我们多年,但他们思想的光辉,仍在我们的脑海中闪光,激励我们前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