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3年3月29日上午,语文研修体主持人贺利萍老师,如约到高陵区职教中心语文组随机听课!</p> <p class="ql-block"> 刘克生教学校长、教务处邓鑫主任、教师发展处姜来存主任与贺老师一起,随机走进幼教1班程静老师的课堂,开心听完她执教的拓展模块第二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中的《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一文。</p> <p class="ql-block"> 邓鑫主任主持评课会。她从学校要求出发,就课件内容、对教学内容把握程度简单点评了程老师的课,简洁且直击要害!</p> <p class="ql-block"> 贺老师担任主评老师。结合听课实况,她就教材编者意图、课堂环节安排等做微报告《诗词教学与课堂常规安排思考》。她首先肯定程老师喜庆从容的教态与课堂环节安排合理;接着采用诚恳与老师们商讨。</p><p class="ql-block"> 她说,语文教学尤其是诗词教学,最本质是要求是读懂、会读。读懂包涵内容理解了、手法掌握了。程老师从“意象把握”入手,分析温庭筠《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一词的“动作描写—艺术手法—人物形象—主旨探究”,课堂环节安排大体合理,细究有待重新调整,有些地方甚至需要修补漏洞。</p><p class="ql-block"> 就诗词教学而言,老师们常用的教学思路是:一读整体感知——二读意象赏析(人象 物象 事象)——三读情感把握——四读手法鉴赏,有的名师还设计20多次的诵读,让学生理解内容,体验手法。程老师的课堂上,缺少了诵读,学生仅仅读了一次文本;教学环节的安排,逻辑思路也需要一些调整,比如“动作描写”可归拢在“艺术手法”范围,“人物形象”可放到“意象把握”环节,因为人物在意象范围之内。一节课,如果教学环节出现混乱,教学效果就大打折扣啦!青年教师的成长,一定是在借鉴中一路发展的,在“拿来”时一定须“内化”成自己的思想,切忌“不加辨析”的照搬。</p><p class="ql-block"> 贺老师继续说:这节课还有一个细节需要研讨。程老师在“鉴赏手法”环节,提了一个问题是“1、2句用了哪些感官?”没有学生回答,老师提示说“视觉、听觉”并且文本举例进行解说,这些都很好!但是,后来用PPT呈现出来的却是“肖像描写,比喻,视觉听觉”,而且留时间让学生“写在笔记本上”。这个答案与老师所提问题是不相符合,把这样的“基础知识”储存在记忆中,学生只会更加糊涂的!值得我们年轻老师思考一个问题,如何“拿来”别人的课件为自己使用?答案是,教材,学情,考评。</p><p class="ql-block"> 说到“教材”,贺老师从“编者意图”出发,与老师们研讨这首词的教学思路。她说:程老师选择的教学材料是“拓展模块”第二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编者意图很明显是“诵读”。可以在诵读中,让学生“找寻意象”——在诵读中找寻“人象”(鬓云 香腮 峨眉 妆 面 绣罗襦)——在诵读中找寻“人象”的动作(度 起 画 弄 梳 照 贴)——在诵读中找寻文本写了什么“事情”——在诵读中赏析文本的手法——在诵读中检查学生的“理解”(背诵)等等。这样下来,就完全实现了课教材编者的意图,即“诵读”。语文课堂重要要求是“书声朗朗”,而诗词教学有为看中这一点。</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贺老师与会场老师一起面对面答疑解惑!</p><p class="ql-block"> 有老师问:职中的学生,基础很差,他们从初中就不听课,不读书,不认字,就是不喜欢学习,对此有啥好办法?</p><p class="ql-block"> 贺老师说:让学生先喜欢你。上课时,先聊一聊社会现象,人生话题,然后再在合适的时机进去教材,每次教材任务要上,当堂能掌握就行,慢慢循序渐进,让学生爱上我的课堂!</p><p class="ql-block"> 有老师问:我班学生好差不等,爱学习的常给布置课外数目阅读,差一些的布置简单作业。怎么才能消除这种不均衡现象?</p><p class="ql-block"> 贺老师介绍道:课堂上,让掌握了的帮助还没掌握的学生;下课了,让会了的学生教不会的学生,假以时日,慢慢好坏不均就好一些啦!一刀切消除,是不符合社会现象的逻辑的。</p><p class="ql-block"> 有老师问:我班学生不愿做笔记,课堂上我也给了办法,比如呈现PPT,板书,强行让他们“写在笔记本上”,但是,还是不写不记。软硬兼施之后,能坚持两三天,但过后又是老样子。怎么改变这种现象?</p><p class="ql-block"> 贺老师笑着说道:笔记是老师让他写的,学生觉得与他没有多大关系。因为他一直不做笔记一路走来,来到了职中,照样有学上呀!所以,学习认识不提高,他们是不会记笔记的。来到职中的学生,他们不足是缺少“爱”而学习内驱力几乎没有,最大优势是“情商极高”。发挥学生情商优势,让学生先“亲其师”再“爱其道”。这些学生缺少的就是“爱”。怎么爱?赞扬他,那怕一个小小的细节,老师要无限的夸大表扬,最好在不同场合拿出来反复说,让本人产生“我有这个美好品德”的思想,让其他学生产生“我要学他”“我也想让老师表扬”的心理。他们的心理正能量多了,自然就会接受老师的要求!</p><p class="ql-block"> 另外,老师们要学着培养学科的骨干分子,发挥这些骨干的力量。生生互帮互助,生生互教互学,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至学生“两三天的坚持”的问题,老师一定要清楚,学生16年的不良学习习惯,在你的教导下能坚持两三天已经不容易啦!表扬自己吧,鼓励学生吧,你的目标一定能实现!</p> <p class="ql-block"> 这是教师发展处姜主任的记录手稿!</p> <p class="ql-block"> 答疑解惑其乐融融,相约研讨一起成长!研讨过后,贺利萍老师与大家一起照相留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