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红色文化教育中的家园合作 ——珞珈山街幼儿园 文卉苑园区

<p class="ql-block">  《纲要》中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p> <p class="ql-block">  家校社共育的合力作用被提到了一个新高度,家长是幼儿园的重要合作伙伴,幼儿的学习经验能够在家庭中得到延续、巩固和发展,而幼儿通过家长获得的经验能够在幼儿园的学习活动中得到应用和相互影响。为此,我们教研组进行了一次深入的探讨与相互学习,希望通过家长进课堂活动,提高家长参与幼儿教育教学活动的积极性,把家长进课堂活动有效的与家校社相结合,真正的做到促进家校社共育的目标,<span style="font-size: 18px;">体现家校社共育的良性发展。</span></p> 开心一刻 <p class="ql-block">小三班柳梦琴老师为我们带来的游戏——<span style="font-size: 18px;">传情画意</span>。</p><p class="ql-block">游戏的规则:</p><p class="ql-block"> 每人一张白纸,由第一名玩家抽取题目后根据主题作画,第二名玩家需根据第一名玩家的画猜测题目并在自己的纸上作画,第三名玩家参考第二名玩家并如此循环,由最后一名玩家猜测选题(每位玩家作画限时五秒)</p> 理论加油站 <p class="ql-block">线上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p><p class="ql-block"> 老师们学习之后都发表了一些自己的想法与感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林立老师:家校共育是教育孩子的最好方法,学校和家庭是一对相辅相成的教育者。每一个孩子的成长过程,离不开学校教育,但学校教育必须有家庭配合,教师的努力才不会打折扣,作为教师的我们,既要关心孩子的成长,也要指导家长做好家庭教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柳梦琴老师:家庭、学校、社会,只有在孩子教育的问题上团结、协调并融合起来,切实履行职责,才能发挥最大的教育作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周辰老师:作为既是教师又是家长的我,感受良多!让大家充分意识到家庭教育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孩子的教育不光是家庭的事情,更是影响国家的大事。家长应和学校联合,共同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周佩老师: 家庭教育,重若千钧。《家庭促进法》的颁布于个人、于家庭、于社会、于国家,都可谓"善莫大焉",由此开启的"依法带娃"时代,值得我们期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胡涵琪老师:作为一名教师,在学习之后给我的启示是要大力加强、促进家校合作与交流。学校教育反过来也影响着家庭教育,我们要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能够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取得教育的最好效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韩青稣老师:以往的家庭教育只是宽泛地讲“德智体美劳”,现在已经具体到了“德育”“育人”、“能力”。学校教育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家庭教育在儿童成长的作用也日渐突出。我们应尽可能地给予一些帮助,帮助家长主动去探究家庭教育的方法,多关注孩子的个性变化,及时调整家庭教育方式。家校合作是永不过时的教育加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陈倩老师:好的家风离不开好的家庭教育,而家庭教育是孩子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的起点,父母应该把孩子看作平等的人,有独立个性的人,尊重孩子的个性发展,找到适合孩子的成长规律,才能够更好地培养孩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汪梦老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课堂,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孩子的个性形成和发展。这唤醒家长的责任,为家长赋能,让家庭教育“有法可依〞。家校携手让孩子从小就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石曼老师:父母承担着对末成年人实施家庭教育的主体责任,我们应该用正确思想、方法和行为教育孩子养成良好思想品行和习惯。所以,父母要以身作则,做好孩子的榜样,同时也要不断学习新的育儿知识和教学理念,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p> 今日讲坛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胡涵琪老师分享</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 ——家长进课堂 “育”见美好</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家长进课堂后的感受与收获分享</p> <p class="ql-block">  如何引领家长走进幼儿的学习活动,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形成教育合作伙伴的关系,针对这一问题,老师们开动了脑筋。从教师对家长参与活动的引领、家长在学习活动中的陪伴、家长的专业领域等等入手,最大限度放大家校社协同育人的效果。每个年级组也分享了对于家长进课堂活动的前期准备与实施内容</p> <p class="ql-block"> 各个班经过家长自荐以及沟通初步想法,尽可能的面向各个行业,从各个领域中让孩子们获得更多的生活经验、社会经验。利用不同的形式提高幼儿的自理能力,有效的将红色基因的劳动教育与足球体育活动相结合,有的还进行了班与班的联动,以足球比赛的形式让更多的家长能参与其中。</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通过家长进课堂的教育方式促进幼儿发展的同时,也让家长了解到幼儿学习、发展的特点和存在的差异性,有助于家长科学实施教育的意识和能力,与幼儿园的教育达成共识,从而保持步调一致,增强“家校社共育”的合力。 </p> 头脑风暴 <p class="ql-block">话题:英烈凭吊的家园合作</p> 专业引领 <p class="ql-block"> 黄园长、彭园长以及郑莎莎老师对今天的教研活动表示充分的肯定,也对今天的教研活动提出了一些建议:家长进课堂活动是珞珈山街幼儿园一直在开展的常规活动,但是不是按部就班?其实还是要花时间动脑筋,大胆创新。并且所有的活动都应以孩子的兴趣点出发,明白幼儿是主体,而不是老师也不是家长,充分挖掘孩子的兴趣点,是孩子需要什么我们就给予什么。任何事要做足充分准备,所有行业都要回归到“服务”二字,服务孩子、服务家长、服务家庭!</p> <p class="ql-block">撰 稿:周辰</p><p class="ql-block">初 审:林立 汪梦</p><p class="ql-block">终 审:郑莎莎</p><p class="ql-block">定 稿:</p>

家长

家庭教育

孩子

教育

老师

家校

幼儿

课堂

共育

玩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