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谈道德经(十二)

邓振峰

<p class="ql-block"> 第十一章</p><p class="ql-block"> 三十辐共一毂,若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p><p class="ql-block"> 三十根条幅和车轮的毂,共同组成一个车轱辘,当把这个毂的中间掏空后,就可以装上车轴,再安装上车箱辕杆等,就组成一个车,用来运送各种东西。埏埴即用泥巴做陶器,和了一堆泥巴,把中间给掏空,就可以成为一个有用的器物。凿户牖,在土崖上掏一个窗户和门洞,然后再把里边的土掏空,才可以成为一间能住人的窑洞。这几个比喻是说,凡是能够成为有用的东西,必须先让其虚空,先成无的状态,才可以使用它。</p><p class="ql-block"> 故有之以为用,无之以为利。这是说当一种事物处于有的状态下,必须还要有一个与之相随的无的状态。有什么了,可以带来便利,但还不可以使用,还需让这个有虚着、空着。</p><p class="ql-block"> 客观现实中有了,我们在主观意识中会产生怎么去用的想法,而在客观实际中把这个有用了,变无了,就是给我们带来了利益。从这个层面上讲,有和无就是一个从认识到实线的过程。</p><p class="ql-block"> 有中有无,这种事物才会成为一个有用的事物。有可以提供一定的有用条件,而无可以创造便利作用的空间。有可以创造利用价值,无可以提供使用价值。</p><p class="ql-block"> 比如,一张白纸,有的状态下,你可以用它在多方面发挥作用,写字、画画、擦桌子、叠纸鹤等等用途。一旦用了,画成画,或写成字,这张白纸的空白状态变成“无”了,变成了字画。写字画画的过程让你的水平提高了,还成就了一幅作品,给你带来了练习、欣赏的“利”。白纸无了,变成了画,可以欣赏、送礼、卖钱,无带来了利。</p><p class="ql-block"> 再举个容易理解的例子,比如金钱。有钱了,可以产生多种用途:买房、车、米面油。有之以为用,有钱了可以用了。无之以为利,把钱花出去了,钱没有了,无了。但却可以产生住房,坐车、吃饭等利益。</p><p class="ql-block"> 如果再按有无这两个概念继续往下推,房子有了,有之以为用。这时候的用是房子可以提供多种用途:结婚,生子,休息。那么无呢?无之以为利,无在这里就是房子车给你带来一系便利的过程中逐步变无的过程。陈旧以致破落,以致变无。这个变无的过程就是给你创造利益的过程,即娶妻、养育儿女、日常生息等利益。</p><p class="ql-block"> 如果有兴趣可以一直推下去,房子变陈旧了,同时你结婚了,生子了,又变成有,有妻子儿女。有,可以产生各种用途,妻子儿女一家其乐融融。有了工作挣钱,但却在慢慢变老;时间一点点没了,变成了各种乐趣和收入。总之有无、有无是一个无限循环的概念,任何事物都是如此。相互依存,相互转化,以至无穷,在推动着天地万物的发展变化。</p><p class="ql-block"> (注:有和无的相互转换,是推动事物前进的动力)</p><p class="ql-block"> 第十二章</p><p class="ql-block">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仿。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p><p class="ql-block"> 五色,繁纷的色彩使人眼花缭乱,会分不清事物的真面目;五音,嘈杂的音调使人听觉混乱;五味,丰盛的饮食可以刺激口感;放纵狩猎使人放荡不羁,情绪发狂;一些贵重的货比较难得,过于去追求,会使人们争相竞争抢夺,以致引发更多的社会动乱和不稳定因素。</p><p class="ql-block"> 这几句话表面上是单纯是从人的感官角度去讲,它包含的更深层次的内容是食色五味,名利财宝,都容易引起人的贪婪和私欲,最易令人昏庸淫乱的因素。过于追求,必然导致人的言行举止失之偏颇,走向错误言行,甚至招来灾祸。更严重的引起社会不安。</p><p class="ql-block"> 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为腹,是讲的生存实际需要。为目,是指那些眼花缭乱的虚荣之物。故去彼取此,所以有智慧的人,聪明的人讲究实际。</p><p class="ql-block"> 圣人,即有智慧、首领、领导者等等。这些人讲实效,讲求群众的切身利益,不提倡追求那些虚荣、奢侈等贪欲不知足的需求。为腹,不光是吃饱穿暖,还包括群众必要的娱乐、学习等精神食粮。不为目,不是不让看好看的东西,而是指那些不切实际的表面东西。在搞好人民大众物质生活条件的同时,不断提高民生中必要的文化娱乐艺术等精神享受,这样才能保持社会的和谐安定,长治久安。</p><p class="ql-block"> 这章的内容还是强调一个根本的问题:人们的生活,以根本的生存问题为主,不能过多的追求与生存关系不大的华丽外在的内容,越接近自然越好。</p><p class="ql-block"> (注:仍然是说什么是本)</p><p class="ql-block"> 第十三章</p><p class="ql-block">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身为天下,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p><p class="ql-block"> 宠,是上宠下。得宠,仍是处于下人的位置上。辱,是失去宠而感到侮辱、羞辱,也是处于下的位置,无论宠辱都是处在下的位置,你就觉得很吃惊,很不自在。得了宠,上司重视了,重用了,就非常惊喜。而受到耻辱了,失宠了,又很是惊怕。从心态上非常重视,非常在意,如同身患重病一样,宠辱都是表现出一副失去自我战战兢兢的样子。</p><p class="ql-block"> 为什么老子认为宠辱若惊不好呢?宠是上司看中你,实际你是处于下位,而你感到惊喜,已经失去自我。辱更是处于下位,而感到惊怕,无论荣还是辱,都不是你的根本,都是过眼烟云,却看得十分重要。荣辱皆惊,都那么在乎,如果身体上遇到大患大难,不是更在乎了吗?</p><p class="ql-block"> 所以重视荣辱的人没有认识到,最大的祸患不是身外之物,而是自己的身体。贵大患若身,最重要最危险的大患是身体的生存和健康。那么从道德角度讲,人之所以患得患失,包括身外之物,最怕的莫过于自己的身体。</p><p class="ql-block"> 如果不在乎荣辱得失,甚至不吝惜自己的生命的情况下,还能有什么祸患呢?再大的祸患也无所谓,俗话说死都不怕还怕什么?及吾无身,何患之有?</p><p class="ql-block">那么,具备了这个思想境界,就可以为天下做大事、谋大业,不惧怕任何艰难险阻。</p><p class="ql-block"> 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把自己的生命交给人民,一心一意为人民谋福利,人民大众的希望就会寄托在你身上。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以爱自己身体的心态管理天下,时刻把老百姓的幸福、苦乐看得比身体还重要,天下的所有大事完全可以交给这样的人去领导去管理。</p><p class="ql-block"> 此章先是从人生得失的高度,讲到荣辱身体的重要,还是舍身行道的重要,如何确定自己的选择。如果能完全抛弃这些常人患得患失的做法,而以大无畏、不怕死的精神为了人民的人,就可以担当起为天下谋福利,领导和管理天下的重任。</p><p class="ql-block"> 能够做到舍身为民的人,一切得失都变得非常渺小,在大是大非、艰难困苦面前,身先士卒,以民意为己意,以民心为己心,以民命为己命,这就是古圣贤的高贵品质,也是遵循道的原则,在为民服务中全心全意。做到无我,最后还是回到“无”这个核心上来。</p><p class="ql-block"> (注:这一章开头有一个前提,即一些人患得患失,宠辱皆惊…)</p><p class="ql-block"> ! 第十四章</p><p class="ql-block">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徼,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p><p class="ql-block"> 夷,透明、无色、视之不见。道是透明无色的,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视者夷,听者希,搏者微。就是说从人的感官上是感觉不到她的踪影,是三者不可诘,诘,细究。不可深究,只能领悟、意会,从整体上领悟它的存在。如何领悟呢,大致是这么个状况:“其上不徼”,上不见光亮,不清晰;“其下不昧”,下面不明显。昏暗看不透,“绳绳无可明”,像一根无头无绪的绳子,没办法弄清楚;总归还是空空无物,“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是一个没有形状的形状,没有任何物体表象的物象。“无状之状,无象之象”。是谓恍惚。就是一种朦朦胧胧、恍恍惚惚、似有似无、似无还有的一种感觉中的东西。这个东西前不见头、后不见尾、似见非见、不明不暗,只可意会,不可言传。</p><p class="ql-block"> 其实,按我们今天所认识到理论来讲,老子说的道不是形而下的物化了的东西,是人的认识上的形而上的东西,是一切事物共有的一个共性。它是万物都有的特性,又不是万物本身。他大而无外、小而无内、不生不灭、与万物共存。如果把这个东西硬要进行物化的表述,就容易使人迷茫。而要是从物的属性角度来讲,就比较容易理解,万物都有属性,其共同的属性,就是对立统一,就是阴阳、相生相克。</p><p class="ql-block"> 对立统一属于人们对大自然的认识范畴,它不属于任何物,但任何物都离不开这个属性。所以先贤老子在表述中多次提到道,既是物又不是物。既育生物又不主宰物,看不见,摸不着,却又处处存在。老子站在“物”的这个角度解释为:迎之不见首,随之不见其后。实际上是万事万物都有的一个共同属性。</p><p class="ql-block">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这一章的最后一句,大意是说,古人在观察认识大自然中发现并总结出道的基本含义和用法,而我们今人完全可以在现实生活中予以发挥应用。我们能够按照古人对道的认识运用到我们的现实生活,这样做应该成为我们严格遵从的一个原则。</p><p class="ql-block"> 从这段话中我们也能领略到一个事实:道的认识是古代先贤们一代代观察分析总结出来的宇宙自然科学观,老子最终成为集古先贤真知灼见的于一体的一个伟大的集大成者。道德经是古代先贤们观察宇宙的集体结晶,我认为这样对老子是客观的结论,而不是盲目的将老子加以神化。</p><p class="ql-block"> 这一章老子从多角度拟物化的形容道,无色、无形、无声、无开始、无结束、无明、无暗。究竟是什么?似乎很长,绵绵不断无尽头,到处都有,但什么也看不到,摸不着。这是古先哲在认识客观世界时发现的一种普遍规律,这种认知度已经达到或在某些方面超过了人们今天的认知高度。尤其是在阴阳相生相克方面,早已超越了现今的科学研究水平。</p><p class="ql-block"> (注:道德经是历史长河中人类集体智慧的结晶) (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