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3年 3月28日下午,我校语文教研组在会议室召开了“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为主题的语文教研组活动。</p> <p class="ql-block"> 培养小学生语文阅读理解能力是小学阶段语文教育的重点。学生阅读能力的高低决定着学生语文素养与能力的高低。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更应该打好基础提高语文阅读理解能力,我们教师应当寻找突破点,对学生进行语文阅读理解强化训练,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儿童研究专家舒华教授公布:很多孩子的学习问题是由阅读问题引起的,很多智力正常的孩子存在不同程度的阅读困难,严重的已经发展成阅读障碍,阅读困难不仅会使孩子的语文学习产生困难,也会影响到其他学科的学习。那么,怎样才能培养低学生的阅读能力呢?杜康镇小学中心校的全体语文老师针对这一问题开展教研活动,各位老师积极发言,根据自身的学习和教学经验出谋划策。</p> <p class="ql-block"> 田艳萍老师认为阅读理解的前提一定是大量的阅读。因此首先要关注的是如何从小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呢,各位老师认为至少要经历三个阶段:</p><p class="ql-block"> 第一个阶段先让孩子喜欢上读书,哪怕他喜欢读的只是一些小故事或者轻松搞笑的小笑话,漫画等。我们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学生。</p><p class="ql-block"> 第二个阶段尽可能大量的给学生推荐各类书籍。这时可以“好读书不求甚解”。同时在提供给学生的读物中一定要有意识地增加一定比例的非虚构类的内容,包括人物传记,没有经过演绎的历史故事,科学科普类等。</p><p class="ql-block"> 第三个阶段到了精读的阶段,我们可以让学生就某一本他非常感兴趣的书多读几次,同时可以和孩子深度的来就书中的内容进行探讨,让他们说说自己看了这本书以后的想法和认知。</p><p class="ql-block"> 学生阅读文本、理解文本的能力是语文考查的重要方面。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不仅需要大量地阅读,还需要老师的指导。老师应该根据文本的特点进行分类,有针对性的指导学生阅读。小学常见文章类型有写人类文章、记事类文章、写景类文章、壮物类文章、说明文、童话、寓言、哲理散文、现代诗歌等,老师应该根据文章类型,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逐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p> <p class="ql-block"> 提高小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是我们一线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只要我们明确阅读教学目标要求,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积极开发一切可利用的教学资源,注重培养个性化阅读模式,持之以恒,争取使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p><p class="ql-block"> 总之,教师要灵活地指导学生学习阅读方法,运用“读”、“说”结合的系列教法,教室里定能形成“书声琅琅、议论纷纷”的学习氛围,同时要求学生在大量阅读的实践中合理运用。学生一旦掌握了一定的阅读方法,就可以说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读书和理解能力,他们就会读更多的书,吸收更多的语言精华,阅读理解能力由此得到进一步的提高进而为课堂教学效率的不断提高,为教学和教育目标的顺利完成创设条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