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著名学前教育专家陈鹤琴先生说过,玩是孩子的天性,游戏是孩子的生命!孩子在玩的过程中获得各种能力,如良好的规则意识,提高幼儿的沟通能力及协调合作能力,因此给孩子有准备的游戏环境很重要。</p> <p class="ql-block"> 为了促进幼儿游戏水平的发展,充分发挥游戏蕴含的教育价值,我们童梦队开展以“快乐建构 共促成长”为主题的建构区研讨活动。</p> <p class="ql-block"> 本次活动由张老师主持,老师们通过观看幼儿游戏视频,记录了孩子们在建构区游戏的过程,以及观看视频之后自己的发现和见解。</p> 楚老师讲解视频 <p class="ql-block"> 今天建构区非常的热闹,孩子们用软积木搭建了一个冰激凌商店,伊一和陌陌小朋友是小店员,拿着软积木做的冰激凌进行售卖,伊一对跳跳说:“你要的冰激凌我做好啦”,跳跳假装吃了起来。过了一会儿跳跳说“病毒来啦,病毒来啦,我的家里进病毒了”,其他小朋友也纷纷说了起来,这时瑞瑞扮成病毒凶狠的模样,吓唬其他的小朋友,一会儿之后孩子们说:“病毒走啦,病毒走啦”,他们又恢复了卖冰激凌的游戏。</p> <p class="ql-block"> 观看完小朋友游戏的视频后,老师们交流了自己的看法。</p> 张萌萌老师 <p class="ql-block"> 托班下学期,幼儿的思维开始从直觉行动思维向具体形象思维转变,活动中幼儿在做冰淇淋时,会根据平时的经验认为紫色的是蓝莓味,粉色的是草莓味,尖尖的三角形是蛋筒,半圆是冰淇淋,这体现了幼儿的直觉行动思维。但在活动中幼儿要通过不停的摆弄积木来进行游戏活动也证明幼儿开始向具体形象思维发展。</p> 姜晶晶老师 <p class="ql-block"> 幼儿在建构搭建的时候主题目标不明确,有两个小朋友不知道该干什么,瑞瑞小朋友从搭建时,过渡到了娃娃家,通过积木颜色来想象成冰激凌。由于我们托班孩子年龄小,我们可以区域游戏前,可以先与孩子讨论今天的主题游戏目标,让孩子知道搭建什么,幼儿有明确的目标,搭建游戏会更有趣。</p> 杨翠秀老师 <p class="ql-block"> 区域活动是一个让幼儿获得知识的教育场所,更是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多方面自我能力提高的契机。幼儿的主观能动性在区域活动中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发挥,区域活动的内容大多来自于孩子们的生活经验。</p> 张立娜老师 <p class="ql-block"> 一直以来,积木都是幼儿比较喜欢的游戏材料之一,建构区也是幼儿最喜欢光顾的游戏区之一。托小班幼儿受生活经验和思维水平的限制,搭建兴趣不浓,搭建水平也比较低。在游戏过程中,他们显示出了托小班幼儿搭建技能单一、爱模仿、注意力爱转移的年龄特点。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要急于介入或直接告知,而应慢慢介入幼儿的游戏,默默支持他们的探索,培养幼儿观察、思考的习惯,引导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丰富幼儿各领域经验并促进他们构建能力的发展。</p> 总结反思 <p class="ql-block"> “玩”是孩子们的天性,也是孩子独特的成长方式。如何寻找幼儿游戏中的教育契机,支持引导幼儿“玩”出成长,这是幼教者不朽的话题。通过本次研讨教师们各抒己见,谈收获、讲认识,分享了自己对于游戏新的思考,不仅总结了经验,又加深了对游戏的理解,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注入了新的动力。</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东昌府区实验幼儿园 童梦队</p><p class="ql-block"> 制作人:张立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