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学多思,追光前行——冯如小学教师赴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跟岗学习(二)

梦想启航

<p class="ql-block">  伴着润物无声的春雨,感受着春意正浓的美景,带着教学疑难困惑,怀着满腔学习热情,我们继续在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开启了第二天的跟岗学习之旅。</p> <p class="ql-block">  3月28日,8名学员兵分两路,4名学员留在华师附小观摩优秀课例,另外4名学员跟随着江伟英名师工作室去到广州市增城开发区小学送教下乡。</p> <p class="ql-block">  上午,在华师附小校本部的学员在阶梯室观摩了华师附小“青蓝工程”语文活动展示课,华附青年教师徐翌执教了一年级课例《荷叶圆圆》;曾律老师执教了六年级课例《为人民服务》。</p> <p class="ql-block">  徐翌老师执教的《荷叶圆圆》,把朗读作为语文训练的中心任务,在多样化的朗读中,学生与文本充分对话,以情动情,以声传情。整堂课的教学,学生始终沉浸在轻松活泼的散文诗中,感受充满童趣的夏天,触摸生机勃勃的荷叶,体味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鱼儿的快乐心情,使平面的文字真正立体起来。</p> <p class="ql-block">  曾律老师执教的《为人民服务》是学生接触的第一篇议论文,老师在论点、论据、论证方法,没有做过多介绍,而是通过思维导图梳理课文的论述思路,理清内部逻辑关系,渗透议论文的知识,让学生顺理成章、自然而然的明白议论文的写作方法,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并且在课堂上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中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主动地探索知识,落实新课标。</p> <p class="ql-block">  接着广东省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卜理敏校长作了《全面实施减负增效,助力学生主动健康发展 》专题讲座,向大家介绍了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管理的方法和艺术。他们的科研兴校、制度管理、凸显特色的务实做法,都值得我们学习借鉴。</p> <p class="ql-block">  在广州市增城开发区小学的4名学员观摩了陈柳老师执教五年级习作课《形形色色的人》。陈老师借助思维导图,层层深入,耐心细致地指导学生学会筛选典型事例,教会学生通过外貌、神态、动作、心理等方面表现人物特点,教学效果显著。</p> <p class="ql-block">  课例结束后,江伟英副校长为我们做了题为《谈导图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的名师专题讲座。江校长先简要点评了陈柳老师的课例,然后她从各学科2022年版新课标中关于思维导图应用的指引入手,通过既培养兴趣,又学习方法;转向外模仿,为向内探究;既学习知识,又训练思维;从班级授课,到自主学习;谈教学设计,先更新理念这五方面内容的阐释,让老师明白可视化思维工具在课堂教学中的必要性。</p> <p class="ql-block">  下午,大家继续深入课堂一线,观摩了华师附小“青蓝工程”邹琳老师执教的汇报课《快乐读书吧〈七色花〉》。老师亲和力强,学习氛围轻松活泼,学生充分沉浸在课堂之中。在教学中老师采用提问题的方式,紧紧围绕知识学习、阅读策略、文本分析、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为目标,是一堂精彩的示范课。</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学员心得</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span><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余毅瑜老师说道:</span><span style="color:rgb(1, 1, 1);">春归万物苏,美好向新生。这两天,我们跟随着冯校长在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度过了充实的学习时光:聆听专家报告,习得专业知识;观摩优质教学,感悟教学真谛;参观校园建设,感受文化氛围;置身其中,我们领略了百年名校的魅力与激情,见识了附小教师的活力与进取,感受了学子的灵动与快乐,我们在生气盎然的春天里,收获着知识,所遇皆美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两天里,我观摩了附小青蓝工程活动语文展示课,授课教师都非常年轻,尽管他们教学经验并不丰富,但他们在师傅的指导下,在科组团队的打磨和自己的努力下,紧扣新课程标准的核心,呈现出一节节精彩纷呈的优秀课例,老师们亲切的教态、扎实的基本功、巧妙的教学设计、新型的教学理念、恰当的教学评价、高效的教学效果,让我们耳目一新,豁然开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去年,张锦庭校长到恩平市冯如小学调研指导时,曾多次介绍了江伟英副校长将思维导图引入语文课堂,开创了“导图导学”教学法,开启学生学习的原动力,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收到良好的效果。3月28日上午,我慕名聆听了江校长的主题讲座《谈思维导图在教学中的应用》,她结合新课标关于思维导图应用的指引,从既培养兴趣,又学习方法;转向外模仿,为向内探究;既学习知识,又训练思维;从班级授课,到自主学习;谈教学设计,先更新理念五个方面,向我们详细讲解了思维导图在课堂教学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讲座中,江校长结合丰富的例子,广泛列举了鱼骨图、韦恩图、金字塔图、树形图等在阅读及写作中的应用的例子,让我们直观感受思维导图等可视化思维工具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搭建支架、整理思维、训练思维等方面的重要作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两天亲眼目睹了张锦庭校长、卜理敏副校长、江伟英副校长他们工作中的一点一滴,他们怀揣教育初心,做美好教育的领跑者,面对他们的敬业之心、豁达之境、大师之情,我的内心充满着无限敬仰,深切地领略到教师的生命底色,教育人最美的姿态,感触颇多,获益匪浅。“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而心向往之”,自己在以后的教学生涯中要以名校长们为榜样,对工作多一份投入,多一种学习,多一些反思,多一点执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span><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冯明珠老师表示:</span><span style="color:rgb(1, 1, 1);">今天是我跟岗学习的第二天,听的都是真实精彩的课堂,见到的是趣味真实的课堂,感受到的是真真切切的教学教研活动。这对于我来说,是一次高效、真实、直接的洗礼。</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上午,听了江校长的专题讲座《谈思维导图在读写教学中的应用》后如醍醐灌顶。江校长指出: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巧妙地使用可视化思维工具,让孩子们可以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构建自己的思路,只要自己可以看得懂、能够帮助自己下笔即可。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我也能更好地实现专业发展与突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陈柳老师执教五年级《形形色色的人》一课。陈老师从激发孩子兴趣出发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利用思维导图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引导学生筛选典型事例突出人物特点、鼓励学生修改事例等,极大激发孩子内驱力,从作前思考、要素确定、作后修改、口头分享等,进行细致有效的习作指导,让孩子们在参与与分享中获得收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下午,听了邱琳老师执教二年级《七色花》一课。邱老师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注重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本节课以提炼信息为主,加上“讨论交流、读写结合”等多种方法配合帮助学生全面达到教学目标。</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杨秀琼老师说道:</span> 今天是跟岗学习的第二天,我们继续走进华师附小课堂,就如何开展新课标背景下的高效课堂向名校的老师们学习。听课后,我感受颇深。</p><p class="ql-block"> 1.生字教学注重新课标中“教——学——评”一体化设计。一年级的徐翌老师在课例《荷叶圆圆》指导学生书写“美”字时,先是范写一遍,再让学生书空,然后让学生在本子上练习。在学生准备练习时,老师出示评价表让学生自评:是否“头正身直足安”,在随后的写字中,还有自评“是否按笔顺书写”,互评“是否书写工整”,整个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对学生的学习表现及时提供反馈和帮助。</p><p class="ql-block"> 2.注重大单元教学设计的整体性和递进性。六年级曾律老师的课例《为人民服务》中,教师在引导学生分析、理清作者的表达思路后,通过递进式的思维导图让学生感受议论文是如何围绕观点展开议论的。在随后开展的训练中,老师让学生阅读语文书71页的《十里长街送总理》,其目的是让学生再透过其他课例感受为人民服务的本质,充分体现了新课标中大单元设计的理念。</p><p class="ql-block"> 3.邱琳老师的课例《七色花》让我看到了思维导图在语文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就昨天和今天的课例来看,华师附小的课例都比较注重提炼、归纳信息,并形成思维导图,重在培养孩子的发散性思维。课例中的思维导图以色彩、图像等直观形象地呈现了思维的过程,这样的特点与儿童形象直观的思维特点非常相吻合。也许对于天性喜欢涂鸦的儿童而言,画思维导图能让他们乐此不疲。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构思如何将思维导图融入课堂,让学生爱上这种学习方式。</p><p class="ql-block"> 教研之路漫漫而修远兮,明天还要继续努力学习!</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冯海燕老师谈到:</span>今天是跟岗学习的第二天,我们又满怀期待的踏上了华师附小的学习之路,受益匪浅。</p><p class="ql-block"> 徐翌老师讲授的《荷叶圆圆》是一篇优美的散文诗,全文字里行间洋溢着童真童趣。课上,老师注重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引导学生感受描写荷叶的四个小伙伴: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鱼儿的生动语言,落实《新课程标准》提出培养学生朗读能力的任务,引导学生读出画面,帮助学生感悟夏天的美好。此外,课堂评价也是教学过程中十分关键的环节。徐教师课堂中的评价都是非常具体化的,她善于运用评价语言鼓励学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p><p class="ql-block"> 曾律老师的《为人民服务》别有一番风味。这是一篇议论文,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对于初次接触议论文的学生来说,是枯燥的;对教师来说,也是一个挑战。但老师构思精巧,运用思维导图阶梯式层层深入,很好地帮助学生解决了问题。这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下午,邱琳老师的《七色花》,则用极富感染力的语言,带来了不一样的阅读体验。教师巧用七种不同颜色的花瓣卡纸设置任务,抛出问题: 主人公用七色花实现了哪七个愿望?引导学生用思维导图梳理归纳信息,大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p><p class="ql-block"> 总的来说,今天的三节课例引发了大家的思考,并给大家带来别样的收获。</p> <p class="ql-block">撰稿:岑素环</p><p class="ql-block">一审:杨秀琼</p><p class="ql-block">二审:余毅瑜</p><p class="ql-block">三审:冯奕安</p><p class="ql-block">责任编辑:司徒嘉明</p>

学生

导图

思维

老师

教学

课例

学习

附小

课堂

华师